赵淑娥
- 作品数:19 被引量:2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地震沉积学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被引量:45
- 2009年
- 地震沉积学可以定义为:以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以精细沉积学模式为指导,通过综合应用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在等时地层格架内研究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其演化的一门学科。在地球物理技术方面,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可以自动追踪所有的等时沉积界面、基于导向体的地层切片生成方法及频谱分解中的时频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地震沉积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应用地震沉积学进行沉积、构造和储层的一体化研究,进行有利区带和储层预测的新思路。
- 林正良王华李红敬姜华方欣欣赵淑娥陈思
-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分频解释地层切片
- 南堡凹陷东营组同沉积构造活动性与沉积格局的配置关系研究被引量:44
- 2011年
- 应用构造-层序地层分析的思维,通过构造格架与地层格架的关联分析,对南堡凹陷东营组沉积充填样式与过程、控制要素进行了综合研究。通过沉降史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古近纪可划分为4个次级构造幕。凹陷内断裂发育,同沉积断裂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对凹陷内结构和沉积体系类型及其展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控凹断裂直接控制了局部构造带的可容纳空间变化和古地貌形态,从而形成不同的沉积展布特征。高柳断层是南堡凹陷内最为重要的二级断裂,其活动始于Es1沉积时期,在东营组沉积时期活动最为强烈。在东营组沉积时期,高柳断层将凹陷分为南、北两个独立的沉积系统,尤其在Ed3沉积期其强烈的翘倾作用使高柳地区成为一个孤立的湖盆,直接影响到了高柳地区的沉积充填。根据东营组沉积时期同沉积断裂组合样式划分出4种断裂坡折带:断崖型、断坡型、同向断阶型和反向断阶型,为研究南堡凹陷东营组同沉积断裂对沉积格局的控制作用提供了有利的指导,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 王华姜华林正良赵淑娥
- 关键词:南堡凹陷东营组构造活动性
-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古近系双层结构形成机制被引量:8
- 2015年
- 以北部湾盆地区域构造分析为基础,在福山凹陷构造活动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福山凹陷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了凹陷东部地区古近系地层中双层结构的形成机制问题.研究认为:福山凹陷在平面上受红河断裂的左行走滑和海南隆起顺时针旋转的双重作用,流三段沉积期凹陷在旋转-拉分作用下发生强烈的水平伸展,为东部地区下构造层中的反向断层提供动力源,海南隆起的快速隆升作用形成了上构造层中的重力滑动生长断层,渐新统早期在流二段泥岩中发育的火成岩侵入体在凹陷的东部地区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最终形成双层结构.结果表明,双层结构形成过程可划分为裂陷雏形期、下构造层伸展断裂期、中部塑性层发育期、上构造层形成期以及双层结构定形期5个主要阶段.
- 林正良王华李红敬马庆林李媛赵淑娥
- 关键词:福山凹陷北部湾盆地石油地质
- 南堡凹陷馆陶组火山事件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南堡凹陷新近系馆陶组地层沉积时期凹陷内火山活动剧烈。通过测井分析及地震解释表明,火山喷发物的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形成于新近系早期。平面分布上具有东北薄、西南厚,纵向上具有多期叠置发育的特点。综合分析认为,大量的火山物质改变了凹陷的地貌形态,影响了后继河流相沉积地层的空间分布,在西部地区形成大量的地层圈闭。由于火山事件的热作用,改变了凹陷内的地温场分布,导致烃源岩的异常热演化,对凹陷内油气生成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火山岩体的封隔作用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圈闭,对后期油气的运移、聚集及分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
- 林正良王华姜华赵淑娥徐德英康海涛曹中宏
- 关键词:火山事件油气地质意义馆陶组南堡凹陷
- 南堡凹陷古近纪幕式裂陷作用及其对沉积充填的控制被引量:54
- 2009年
- 通过构造格架和层序地层格架的分析,结合区域不整合对比,将南堡凹陷地层与中国东部其他盆地进行对比,进行大型构造幕的确定,确认南堡凹陷古近系地层为区域可对比的裂陷Ⅲ幕和裂陷Ⅳ幕沉积。在此基础上,应用区域不整合规模的对比和火山活动期次研究,将南堡凹陷古近纪沉降划分为4个构造幕,并对各个构造幕的构造活动特征及其控制的沉积充填特征进行了分析。南堡凹陷的幕式构造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即裂陷Ⅰ幕、裂陷Ⅱ幕),完全受到边界断裂活动的控制;在第二阶段(即裂陷Ⅲ幕),高柳断层开始活动,在南堡凹陷东部地区形成了陡坡断阶坡折带控制着沉积发育;而在第三阶段(即裂陷Ⅳ幕),高柳断层发育为控边断裂并控制着其下降盘的沉积充填。
- 姜华王华林正良方欣欣赵淑娥任桂媛
- 关键词:南堡凹陷古近纪沉积充填
- 南堡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作用对沉积充填的控制
- 应用断裂坡折带的基本概念,通过构造格架和地层格架的分析,进行了南堡凹陷古近纪沉积充填的综合研究。同沉积断裂及其时空配置关系对凹陷内结构和沉积体系类型以及沉积体系域的展布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南堡凹陷古近纪可划分4个构造沉降...
- 姜华王华林正良方欣欣朱正茂赵淑娥任贵媛
- 关键词:南堡凹陷古近纪同沉积断裂沉积充填
- 基于小波变换的高精度层序地层定量划分研究及其应用被引量:35
- 2013年
- 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及其内部沉积旋回类型的判别是层序地层分析的重要基础.在沉积地层中沉积层序旋回的形成是海(湖)平面周期性变化的结果,并通过沉积物岩性、粒度以及地层厚度等特征表示出来,在地震信号中表现为时频特征的规律变化,在测井曲线中表现为多个不同周期旋回信息的叠合,而层序界面则多响应为地震信号的频率拐点和测井曲线幅值的突变,这为层序地层单元的定量划分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利用基于连续小波变换的井旁地震道时频分析和基于二进小波变换的测井多尺度分析,进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定量划分及其旋回类型的判别,验证了其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南堡凹陷W1井东营组一段的层序地层划分,结果表明该方法划分的准层序组和准层序与实际的地质资料相吻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为高精度层序地层的定量划分及其内部特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 任金锋廖远涛孙鸣赵淑娥刘小龙宋广增
- 关键词:层序地层小波变换
- 自适应最优核时频分布在地震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提高时频分辨率是频谱成像技术研究的重点。自适应最优核时频分布采用随信号特征自适应变化的核函数,在模糊域对远离原点的互分量进行抑制,并尽可能的保留集中在原点附近的自分量。通过理论模型验证,该方法较好地抑制了交叉项干扰,同时较连续小波变换和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等方法具有更高时频分辨率。最后在营尔凹陷长沙岭地区的实例应用中,利用自适应最优核时频分布对该区目标储层进行了频谱成像处理,并结合沉积相特征对长沙岭地区进行有利区带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实际地震信号的时频分析,对储层刻画优于传统方法,且对研究区储层预测具有有效性。
- 刘小龙王华赵淑娥陈建军魏军刘强
- 关键词:高分辨率频谱成像储层预测
- 基于匹配追踪算法的频谱成像技术及其应用被引量:11
- 2010年
- 本文研究了Liu等提出的基于Morlet小波的匹配追踪(MMP)算法,并将该算法中固定的尺度参数k改进为可灵活变化的自由尺度,形成了具有自由尺度参数的EMMP算法,提高了算法的实用性和灵活性。理论模型验证及实际资料应用结果表明:①EMMP算法较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小波变换(WT)等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时频分辨率;②EMMP算法中的原子结构具有自由尺度,原子结构更加灵活,解决了MMP算法中难以确定最优尺度的问题,从而使时频原子库对非平稳地震信号具有更强的匹配能力;③利用EMMP算法、MMP算法对QK凹陷ZH区及JH区地震资料的频谱成像结果说明,EMMP算法较MMP算法具有更高的横向分辨率,对应火成岩反射主频率的分频切片能清晰地刻画火成岩储层边界。
- 刘小龙刘天佑王华赵淑娥
- 关键词:频谱成像分辨率火成岩储层
- 歧口凹陷古近纪东营期古物源体系重建与应用被引量:30
- 2009年
- 以沉积盆地分析、层序地层研究和油气勘探实践中急待解决的古物源体系分析为切入点,以歧口凹陷东营组研究为例,阐述了古物源体系研究的途径、方法与技术路线;初步总结出应用轻-重矿物时空配置关系、地震前积反射结构特征、古地貌恢复与沟谷展布特征、盆地内部骨架砂体形态与时空配置以及盆地边缘及内部层序界面上大型下切谷的空间展布特征,即"五位合一"法来判断沉积盆地的古物源体系.该分析方法可为同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作用.
- 王华白云风黄传炎严德天刘彦博陈思向雪梅廖计华夏存银赵淑娥
- 关键词:歧口凹陷东营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