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金花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主题

  • 3篇当下中国
  • 2篇审美
  • 2篇审美化
  • 2篇文化
  • 2篇文化意义
  • 2篇媒体
  • 2篇媒体奇观
  • 2篇美化
  • 1篇大众
  • 1篇大众文化
  • 1篇电视
  • 1篇电视选秀
  • 1篇叙事
  • 1篇叙事技巧
  • 1篇元小说
  • 1篇社会
  • 1篇思维
  • 1篇女声
  • 1篇网络恶搞
  • 1篇网络恶搞现象

机构

  • 6篇新疆大学

作者

  • 6篇赵金花

传媒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乌鲁木齐职业...
  • 1篇徐特立研究(...
  • 1篇钦州学院学报

年份

  • 4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最后一秒钟思维告白的秘密——《我的名字叫红》的叙事技巧解析被引量:1
2008年
高超而含蓄的元小说的故事叙述手法和立体拼贴的结构逻辑,再加上不定点透视的故事叙述视角,《我的名字叫红》不仅以大胆的创新叙述凸现出与众不同,而且让读者再一次领略了新的讲故事方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让读者领略了新的读故事方式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赵金花
关键词:《我的名字叫红》元小说
超级媒体奇观:当下中国的媒体选秀现象简论被引量:2
2008年
2005年到2006年,从报纸到网络,从中央电视台到各个地方电视台,当下中国的各类媒体选秀不仅渗透到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罅隙,而且已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超级媒体奇观和文化现象,它在为人们呈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像体验过程中,不仅悄悄地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性别观念、审美观念,而且也使原本属于高雅艺术的审美悄悄地日常生活化。
赵金花
关键词:审美化
论当下中国的电视选秀文化
中国的电视选秀节目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更确切地说,是1996年广东电视台在其栏目《青春热浪》中推出的《生存大挑战》专题节目,它开创了中国电视选秀的先河。2005年,湖南卫视在《生存大挑战》类电视选秀节目的基础...
赵金花
关键词:电视选秀文化属性文化意义
文献传递
网络“恶搞”现象的后现代特征解析被引量:1
2007年
当下,网络"恶搞"以复制、拼贴、戏仿、反讽和颠覆、滑稽、戏谑的后现代影像表达来解构权威、解构艺术,已经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而且呈现出一系列文化的后现代特征: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人们沉溺于解构主义的反讽、戏谑和东拼西凑的大杂烩之中,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感到欢欣鼓舞,艺术生产者的原创性特征衰微了,仅剩下一种日常生活的假设-艺术不过是重复或粘贴后的后现代心灵鸡汤!
赵金花
关键词:网络恶搞后现代解构
超级媒体奇观:当下中国的媒体选秀现象简论
2008年
2005年至2006年,明显已经泛滥于当下中国的各类媒体选秀,不仅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罅隙,而且已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超级媒体奇观和文化现象。它在为人们呈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影像体验过程中,悄悄地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性别观念、审美观念,而且也使原本属于高雅艺术的审美逐渐日常生活化。
赵金花
关键词:审美化
《超级女声》:被创造的大众文化文本及其文化意义被引量:1
2007年
从2004年的“年度创意TV秀”到2005年的收视冠军再到2006年疯狂的追逐与热烈的讨论,湖南卫视的娱乐综艺节目《超级女声》由于广大电视观众积极而热情的参与,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从一个单纯的地方电视娱乐节目演变成被数以亿计的中国观众在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内部创造并流通具有意义与快感的的大众文化文本,其文化意义在于它表征了大众文化的自由、民主对传统(精英)文化的社会规训的抵制、颠覆和反叛。
赵金花
关键词:超级女声大众文化文本文化意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