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 作品数:20 被引量:38H指数:4
- 供职机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急诊PCI时应用抽吸导管1例
- 2006年
- 陈少伯姜铁民赵季红梁国庆赵鹏李玉明
- 关键词:抽吸导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5-氮胞苷不同时点对骨髓间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 2006年
- 目的对比研究5-氮胞苷(5-aza)在不同时点对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雌性Wistar大鼠MSCs,分为6组.每组n=12,每次诱导均加入10μmol/L5-aza作用24h。分组及各组诱导开始时间点为:A组,原代培养第72h;B组,传5代后72h;C组,传10代后72h;D组,传15代后72h;E组,原代培养第72小时诱导1次,传5代后72h再重复诱导1次,共诱导2次;F组,空白对照组。诱导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心肌特异性结构蛋白,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阳性表达率。结果MSCs经诱导后,表达肌球蛋白重链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A、B、E组间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C、D组比较阳性率较高(P〈0.05),C、D组间无差异。结论MSCs在体外诱导后可表达心肌特异性结构蛋白,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定向分化能力明显降低。作为移植种子细胞,以3-5代MScs较好。
- 赵鹏李玉明庞伟周欣
- 关键词:骨髓细胞干细胞
- 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老年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与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对比,观察Boomerang血管封堵器在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股动脉止血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优势。【方法】2007年4月-2008年4月在我科住院,经股动脉行PCI的老年患者81例,其中26例采用Boomerang血管封堵器(观察组),55例采用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止血时间、制动时间和股动脉局部并发症。【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抗凝治疗方案一致。观察组制动时间(4.6±0.8)h与对照组(6.4±0.9)h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止血时间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出现3例皮肤溃破(P<0.05),血肿和假性动脉瘤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与YM-GU-动脉压迫止血器相比,Boomerang血管封堵器更安全,术后制动时间短,对皮肤损伤小,尤其适于老年体弱不能强力压迫局部软组织的患者。
- 岳继华董军亚赵季红赵鹏田军陈少伯姜铁民
-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冠心病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4年
- 赵鹏李玉明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冠心病CABGPTCA支架内再狭窄
- 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概况、争议与展望
- 2003年
- 赵鹏李玉明
-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学
- 113例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应用分析
- 目的评价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短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 113例冠心病患者Firdbird支架置入的即刻效果和短期临床随访结果。结果 113例患者处理144处病变, 共置入162枚...
- 赵鹏姜铁民岳继华赵季红张建起吴振军陈少伯杨宁
- 文献传递
- 瓣膜置换术后部分心肌切开植入心外膜永久起搏器一例被引量:3
- 2006年
- 赵鹏姜铁民梁国庆岳继华王振国杨学勇
-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心包
-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创伤修复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创伤修复的影响,为临床MSC移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离培养同种异体MSC.术后第7天,心肌梗死区植入20μL用BrdU标记的MSC[(0.5~1.0)×105/μL].3周后,免疫组化检测梗死区BrdU,对梗死范围、梗死区心室游离壁厚度和胶原容积分数进行图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C移植后3周,梗死区可见大量BrdU染色阳性细胞.处理组梗死面积为(24.91±3.62)%,低于对照组的(40.41±4.55)%;梗死区心室游离壁厚度(2.45±0.39)mm,较对照组(1.65±0.41)mm增加;胶原容积分数(57.11±3.42)%,较对照组的(81.36±5.31)%减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移植后可促进心肌梗死后创伤修复过程,改善梗死区结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鹏李玉明
-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心肌梗死创伤修复心脏损伤
-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特点。方法716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其中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40例作为观察组,冠心病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7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多支病变高于对照组(56.2%比34.6%,P〈0.05),C型病变高于对照组(54.1%比24.5%,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广泛且复杂。
- 杨宁赵季红赵鹏姜铁民李玉明
- 关键词:冠心病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造影胰岛素抵抗
- 血清炎性介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性的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从临床、造影和血清炎性介质方面综合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心肌酶变化、冠脉造影结果,207例住院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30例、不稳定心绞痛组(unstable angina,UA)9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table angina,SA)36例和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N)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和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结果】AMI组肌红蛋白(myoglobin,MYO)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肌钙蛋白(troponin I,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 isoenzyme of creatine kinase,CKMB)无明显升高。AMI组HsCRP和PAPPA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YO和HsCRP、PAPPA无明显相关,HsCRP和PAPPA呈正相关(r=0.57,P=0.03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组炎性介质水平升高,早期检验对预测斑块稳定性有一定意义。
- 董军亚张丽红蔡伟陈少伯赵鹏张梅姜铁民
- 关键词:血清炎性介质斑块稳定性高敏C反应蛋白妊娠相关蛋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