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车文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显像
  • 5篇脱氧
  • 5篇脱氧葡萄糖
  • 5篇发射型计算机
  • 4篇PET/C
  • 4篇PET/CT
  • 3篇心肌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3篇肺癌
  • 3篇SPECT/...
  • 2篇单光子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搭桥术
  • 2篇心肌灌注
  • 2篇诊断肺癌
  • 2篇全身
  • 2篇全身骨显像

机构

  • 15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车文军
  • 14篇赵晋华
  • 11篇汪太松
  • 11篇邢岩
  • 4篇乔文礼
  • 4篇张闻瑞
  • 3篇陈香
  • 3篇宋建华
  • 2篇彭寿行
  • 2篇宋康声
  • 2篇何之彦
  • 2篇陆荣华
  • 1篇薛松
  • 1篇肖明第
  • 1篇张黎铭
  • 1篇王凤琴
  • 1篇袁忠祥
  • 1篇郑健
  • 1篇阮征
  • 1篇刘长存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计算...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核医学杂...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首届全国肿瘤...
  • 1篇第二届全国核...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静息门控法DISA心肌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CABG术前心肌灌注、功能及存活状态
目的应用门控法99Tc-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及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核素同时采集(dual isotope simulataneous acquisition,DISA)心肌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搭桥...
赵晋华汪太松车文军陆荣华张闻瑞
文献传递
血清CA15-3水平及其倍增时间对^(18)F-FDG SPECT/CT检测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价血清CA15-3水平及其倍增时间(DT)对18F-FDG SPECT/CT探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转移的影响。方法:对43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18F-FDG SPECT/CT显像,每位患者均接受>2次的血清肿瘤标志CA15-3测定,并计算其倍增时间。结果: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或>1年的临床随访,43例患者中有21例最终诊断为复发或转移。按患者例数计算,18F-FDG SPECT/CT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64%、74%、69%和82%。18F-FDG SPECT/CT显像阳性患者的血清CA15-3水平高于18F-FDGSPECT/CT显像阴性患者,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 d180 d及DT<0的患者18F-FDG SPECT/CT阳性率与阴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血清CA15-3水平升高或其倍增时间较短的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18F-FDG SPECT/CT显像探测复发或转移的价值更大。
邢岩赵晋华汪太松乔文礼车文军
关键词:氟脱氧葡萄糖F18
食管鳞癌FDG PET/CT显像病灶长度、SUV最大值与肿瘤病理分级及Ki67表达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FDG PET/CT显像病灶长度、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最大值)与病理分级及肿瘤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食管癌患者113例,术前行18F-FDG PET/CT检查,测得食管癌病灶长度及SUV最大值,检查1周内外科手术,取得食管癌标本,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HE染色确定病理分级,分析病灶长度、SUV最大值与病理分级及Ki67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病灶的平均长度分别为(6.30±2.44)cm、(5.24±2.20)cm和(5.81±2.63)cm,经统计学分析,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1>0.05)。高、中、低分化鳞癌组病灶的平均SUV最大值分别8.29±3.91、10.45±4.56和12.13±4.04,经统计学分析,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病灶长度与Ki67指数在相关性散点图上无直线相关关系,统计学分析证实二者之间无相关性(r=0.049,P=0.604>0.05)。病灶SUV最大值与Ki67指数在相关性散点图上存在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统计学分析证实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719,P=0.000<0.05)。结论:食管癌病灶长度与病理分级及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关系;而食管癌病灶SUV最大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病理分级,间接评价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
刘长存邢岩吴珊宋建华陈香车文军林军赵晋华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病理
冠状动脉搭桥术术前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测定心肌存活及预测术后心功能改善的价值
赵晋华肖明第薛松袁忠祥汪太松邢岩车文军乔文礼
在研究过程中,在显像方法学方面,课题组对患者的显像前准备、采集参数、步骤的优化、图像处理的最佳参数选择以及定量软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在临床研究方面,发现一日法DISA心肌灌注/代谢显像与门控法心肌灌注显像...
关键词: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
^(18)F-FDG hPET/CT显像在原发性贲门癌中的应用
2006年
背景与目的:dPET/CT检查价格昂贵、而hPET/CT显像检查虽在准确性尚不及dPET,但其性价比较高,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在原发性贲门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原发性贲门癌患者进行18F-FDG双探头hPET/CT显像。图象分析采用视觉及半定量方法,同时与近期CT结果比较。结果:①双探头hPET/CT检出原发性贲门癌的灵敏度为92.3%(24/26例),2例假阴性患者均属印戒细胞癌,原发肿瘤直径<2 cm(T1期)。②19例手术患者中,贲门局部淋巴结转移15例,双探头hPET/CT检出8例,其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1.4%、100%和53.3%,CT检出3例。③双探头hPET/CT检出远处转移7例,CT仅检出3例。结论:18F-FDG双探头hPET/CT诊断原发性贲门癌较为灵敏,检出贲门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可能优于CT。因此hPET/CT显像对贲门癌的术前分期和手术方案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王剑云宋康声车文军彭寿行张闻瑞
关键词:贲门癌脱氧葡萄糖
^(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对淋巴瘤的疗效评价
2006年
目的评价多次氟-18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判断淋巴瘤疗效的价值。方法对4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在诊疗过程中进行2~5次18F-FDG显像,判断疗效。患者分为2组:第一组,27例初次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第二组,15例淋巴瘤手术切除后患者,两组均于化疗前后进行多次18F-FDG显像。结果第一组27例患者中,根据18F-FDG显像结果,15例判断为化疗有效、病情缓解,5例为病灶复发,1例病情进展,1例合并右肺腺癌,4例为良性病变18F-FDG摄取。第二组15例患者中,1例复发,4例发现手术区外的其他淋巴瘤浸润病灶及肿瘤残余病灶,化疗后疗效判断为13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结论在恶性淋巴瘤诊疗过程中,多次18F-FDG符合探测显像可协助临床监测疗效,及早发现复发及术后残余病灶,指导临床及时修正治疗方案。
赵晋华汪太松车文军邢岩
关键词:淋巴瘤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双探头符合线路^(18)氟-脱氧葡萄糖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术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初步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DHC)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显像与CT同机图像融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44例确诊为NSCLC患者1个月内均行^(18)F-FDG DHC-SPECT/CT显像及胸部增强螺旋CT检查,2周内完成外科手术和病理学检查。^(18)F-FDG DHC-SPECT/CT显像经过全能量X线衰减校正,并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法(COSEM)迭代重建后,将同机CT图像与符合线路图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PET)进行图像融合,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断层图像。再采用视觉分析法和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的半定量分析计算病变淋巴结(L)与周围纵隔组织(N)的摄取比值R(L/N)。将^(18)F-FDG DHC-SPECT/CT显像及胸部增强螺旋CT检查对肺癌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结果均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摄取比值R≥1.5为判断标准,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75.0%(15/20例)、特异度为91.7%(22/24例)、准确率为84.1%(37/44例)、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15/17例)和81.5%(22/27例)。15例^(18)F-FDG显像为阳性的转移淋巴结的ROI分析最大摄取比值为9.4,最小为1.6。结论^(18)F-FDG DHC-SPECT/CT显像对肺癌的纵隔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和疾病分期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张闻瑞郑健赵晋华阮征孙湘君何之彦车文军汪太松陆荣华
关键词:^18氟-脱氧葡萄糖图像融合肺癌
^(18)F-FDG SPECT/CT诊断肺癌骨转移的价值:与全身骨显像比较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18)F-FDG SPECT/CT肿瘤代谢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2例肺癌患者分别进行^(18)F-FDG SPECT/CT显像和^(99)Tc^m-MDP全身骨显像,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其他影像学和临床随访结果为确诊依据,比较两种方法诊断骨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11个病人共48个病灶最终诊断为骨转移。^(18)F-FDG SPECT/CT诊断11个病人有骨转移,^(99)Tc^m- MDP全身骨显像诊断10个病人。按病灶分析,FDG和MDP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4%、71%、89%、92%、77%和83%、64%、79%、89%、53%。^(18)F-FDG SPECT/CT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99)Tc^m-MDP全身骨显像(P<0.05)。结论:^(18)F-FDG SPECT/CT显像在诊断肺癌骨转移方面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99)Tc^m-MDP全身骨显像。
邢岩赵晋华汪太松车文军
关键词:SPECT/CT肺癌骨转移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改变,并对骨密度与其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61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正位腰椎及左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并对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绝经年限、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中骨质疏松症为32例(45·7%),非糖尿病组中骨质疏松症为23例(37·7%);糖尿病组骨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提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绝经年限以及总胆固醇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健康老年人高,因此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骨密度测定,严格控制血糖等影响因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降低骨折危险性,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意义。
邢岩赵晋华张黎铭车文军
关键词:糖尿病双能X线骨密度骨质疏松症
^(18)F-FDG PET/CT在探测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中的应用
2008年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在探测头颈部肿瘤治疗后复发及转移的价值,并与单独的PET和CT进行比较。材料和方法:对20例头颈部肿瘤病人行回顾性分析,以病灶为观察对象分析PET/CT、PET及CT对头颈部肿瘤复发转移灶诊断的灵敏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行卡方检验比较诊断差异。结果:20例病人中11例有复发转移,共有105个复发转移灶,其中PET/CT检出102个,遗漏3个病灶;PET检出77个;CT检出68个;PET/CT、PET及CT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7.1%、100%、97.6%;73.3%、60%、71.2%;64.8%、40%、60.8%。20例病人中的4例因PET/CT的结果而改变治疗方案。结论:PET/CT对治疗后头颈部肿瘤的复发转移灶的诊断准确性高,优于单独的PET或CT,尤其对术后解剖结构紊乱和不愿行活检的病人。PET/CT还能指导临床及时更改治疗方案。
陈香赵晋华宋建华邢岩汪太松乔文礼郭李雷车文军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肿瘤复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