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文峰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移植
  • 2篇器官
  • 2篇腹部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团队
  • 1篇大学生团队精...
  • 1篇多囊
  • 1篇多囊肝
  • 1篇多囊肾
  • 1篇多囊肾疾病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学生团队
  • 1篇学生团队精神
  • 1篇移植物
  • 1篇移植物排斥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 1篇肾疾病
  • 1篇肾联合移植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邓文峰
  • 4篇于立新
  • 4篇王亦斌
  • 4篇付绍杰
  • 4篇徐健
  • 4篇杜传福
  • 3篇苗芸
  • 2篇叶俊生
  • 1篇蔡开灿
  • 1篇李川江
  • 1篇樊俊
  • 1篇罗敏
  • 1篇余玉明
  • 1篇叶桂荣
  • 1篇周忠信
  • 1篇魏强
  • 1篇肖露露
  • 1篇刘小友

传媒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2011年广...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抑制型KIR基因组合型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抑制型KIR基因组合型(AA类型)传导通路在尸体肾移植受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应用PCR-SSP方法,检测24对肾移植供受者的KIR基因组合型,分析供受者AA类型和非抑制型KIR基因组合型(BB,AB类型)与肾移植术后AR的相关性.结果:24对供受者中AA类型供者9例,受者10例;BB类型供者3例,受者4例;AB类型供者12例,受者10例.AA类型受者AR发生率10%(1/10),BB和AB类型受者AR发生率64%(9/14)(P<0.05).供者是AA类型受者AR发生率11%(1/9),供者是BB和AB类型受者AR发生率60%(9/15)(P<0.05).供受者为AA/AA类型配型受者AR发生率为0%(0/4),而供受者不是AA/AA类型配型受者AR发生率为50%(10/20)(P=0.114).结论:AA类型受者肾移植术后AR的发生率低,对BB或AB类型受者选择AA类型的供肾能够降低AR的发生率.AA类型可能传导抑制信号为主.
付绍杰于立新罗敏肖露露王亦斌徐健杜传福邓文峰
关键词:肾移植移植物排斥
胸、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探讨
目的:为适应有关DCD供者器官应用的试点工作,探讨胸、腹部多器官的联合切取的技术方法及对获取的器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胸部U型切口联合腹部大'十'切口,胸部于主动脉根部和肺动脉远端分别放置灌注管,腹部与腹主动脉下段放置...
徐健于立新杜传福付绍杰邓文峰王亦斌苗芸叶俊生
关键词:肾移植
肝肾联合移植治疗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总结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行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对8例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肝肾联合移植,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1~67岁,平均52.8岁。先肝后。肾采用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6例,先肾后肝并采用背驮式肝移植2例。术后对急性排斥反应、并发症、肝肾功能、人/肝/肾存活率等临床疗效进行长期随访。结果随访28~65个月,8例患者均存活,肝肾功能正常。存活5年以上2例,4年以上2例,2年以上4例。围手术期并发胸腔积液2例,肺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均对症治疗后痊愈。截至随访终点,未发现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结论巨大多囊肾合并多囊肝并发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肝肾联合移植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于立新王彦斌徐健邓文峰付绍杰杜传福王亦斌苗芸叶桂荣
关键词:肾移植肝移植多囊肾疾病
外科手术学教学中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被引量:2
2012年
外科手术学是我校的一门特色课程,是医学教育中衔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强调良好的基本技能训练和配合。大学生在外科手术学的实践学习中,大多数的技能训练需要2人以上配合方能完成,这使得以小组学习为单位的模式成为主要的学习环境和教学形式。
周忠信蔡开灿邓文峰樊俊
关键词:外科手术学团队精神教学模式
胸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方法探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胸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技术方法及其对获取的器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取胸部U型切口联合腹部大"十"切口,分别建立胸部器官和腹部器官原位灌注,在灌注的同时进行多器官游离和切取。结果 2003年至今采用此方法行胸、腹腔多器官联合切取术8次,获得供心、肝、胰各8个,供肺8对及供肾16个。热缺血时间为(2±1.2)min,器官切取时间约(20±3)min。未出现任何影响器官质量和功能的手术意外损伤。临床行心脏移植6例、心肺联合移植2例、双肺移植3例、单肺移植5例、肝移植6例、肝肾联合移植2例、胰肾联合移植3例、肾移植11例,所有移植器官均在术后立即发挥功能。结论采用胸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的技术方法能够快速优质的获取胸部和腹部供器官,缩短热缺血时间,减少手术损伤,提高供器官的质量和数量。
刘小友徐健杜传福邓文峰王亦斌付绍杰余玉明魏强苗芸李川江叶俊生于立新
关键词:腹部器官器官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