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玉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莱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6篇病理
  • 4篇上皮
  • 4篇临床病理
  • 3篇子宫
  • 3篇组织化学
  • 3篇卵巢
  • 3篇宫颈
  • 2篇蛋白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上皮内瘤样病...
  • 2篇上皮性
  • 2篇上皮性肿瘤
  • 2篇皮内
  • 2篇子宫颈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淋巴转移
  • 2篇瘤样

机构

  • 12篇莱芜市人民医...

作者

  • 12篇邓玉
  • 6篇耿莉
  • 2篇王仲秋
  • 1篇李梅
  • 1篇刘雪梅
  • 1篇程桂俊
  • 1篇薛艳
  • 1篇毕研翠
  • 1篇宋海荣
  • 1篇许艳云
  • 1篇高波
  • 1篇吕文翠
  • 1篇吕翠
  • 1篇王芳
  • 1篇姜向东

传媒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工企医刊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7
  • 2篇2003
  • 1篇200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颌窦髓外浆细胞瘤1例
2002年
邓玉任维丽
关键词:少见肿瘤病理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对2005至2010年我院收治的5例SPTP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表型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SPTP患者男女比例1:4,均获手术治疗,疗效满意。该肿瘤呈囊实性,包膜完整,肿瘤细胞组织学形态较一致,并形成实性及假乳头状结构。免疫组化结果:肿瘤细胞表达V im、Syn、CD56、CD10、AAT、AACT;不表达CgA。结论 SPTP是一种罕见的多发于年轻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其无特异性临床表现,但组织学图像有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结果对其诊断有重要价值,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方式,预后良好。
耿莉邓玉王仲秋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临床病理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8)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刘雪梅宋海荣许艳云李梅程桂俊王芳邓玉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级式过程,肿瘤细胞是从基本位点脱落通过血液运输播散至远处器官,产生肿瘤转移。在过去几年里,临床试验表明恶性肿瘤细胞的发生依赖恶性肿瘤细胞合成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穿透细胞基底膜侵...
关键词:
关键词:宫颈癌
腹膜间皮瘤11例临床分析
2003年
腹膜间皮瘤(peritoneal mesothelioma)是一种比较少见、起源于腹膜间皮和间皮下层细胞的肿瘤.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病理学表现有时也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我们收集了我院近20年来经病理证实的11例腹膜间皮瘤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吕翠高波吕文翠邓玉
关键词:腹膜间皮瘤病理学临床症状
ER、PR、C-erbB-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雌、孕激素受体(ER、PR)、C-erbB-2在子宫内膜癌(EC)中的表达及C-erbB-2与ER、PR表达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EC组织中ER、PR、C-erbB-2的表达。结果:ER在EC中的表达率为58.6%,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PR在EC中的表达率为70%,与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C-erbB-2在EC中的表达率为24.3%,与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并且与ER、PR的表达相关。结论:ER、PR、C-erbB-2的表达与E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耿莉邓玉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C-ERBB-2蛋白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恶变为黑色素瘤1例被引量:1
2003年
邓玉薛艳
关键词:卵巢畸胎瘤恶性黑色素瘤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KLK7蛋白的相关性研究
2010年
目的:研究KLK7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0份卵巢上皮性癌,20份卵巢交界性肿瘤,10份卵巢良性肿瘤,10份正常卵巢组织中KLK7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KLK7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8.0%)明显高于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30.0%,20.0%,10.0%,P<0.05),在卵巢癌组织中,KLK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KLK7基因可能通过KLK7蛋白促进肿瘤的生长,浸润与转移,临床可以通过检测KLK7蛋白的表达率推断肿瘤的预后,选择治疗方案。
邓玉毕研翠
关键词:卵巢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Matriptase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2年
目的探讨Matriptase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triptase在70例子宫颈癌、3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阳性表达率与病变类型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Matriptase在CIN和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65.7%,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的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triptase在子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组织学类型无关,与临床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临床病理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差及淋巴结有转移时其阳性表达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atriptase在CIN和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CIN和子宫颈癌诊断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邓玉耿莉
关键词:宫颈肿瘤MATRIPTASE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淋巴转移
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IMP3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P3在40例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10例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2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病变类型的关系,并分析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组中的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IMP3在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和子宫内膜腺体异型增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5%和70.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的10%和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的15%(均P<0.05)。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IMP3阳性表达率与患者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而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IMP3与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一种新的子宫内膜浆液性腺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分子标志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邓玉耿莉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NGAL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GAL在60例卵巢癌、30例卵巢交界性肿瘤、1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病变类型的关系及其在卵巢癌组的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结果 NGAL在卵巢癌和卵巢交界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7%、60.0%,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20.0%)和正常卵巢组织(10.0%)(P<0.05)。NGAL表达与卵巢癌的病理分级、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NGAL蛋白促进肿瘤的形成、浸润与转移。NGAL可能是卵巢癌早期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学参考指标。
邓玉姜向东耿莉
关键词:卵巢肿瘤载脂蛋白类淋巴转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