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祥元
- 作品数:89 被引量:311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相关基因Arylphorin的克隆与鉴定
- 2013年
- 【目的】克隆家蚕Arylphorin的cDNA全长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检测该基因在家蚕感染质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BmCPV)后的表达量变化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家蚕中肠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技术克隆家蚕Arylphorin的全长cD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其组织表达模式和在家蚕感染BmCPV后的表达差异。【结果】克隆得到了家蚕Arylphorin的全长cDNA(命名为BmAryl),在GenBank登录号为JN581664。该基因的cDNA全长为2 260 bp,包含1个26 bp 5′非翻译区和1个143 bp的3′非翻译区,3′非翻译区包含有终止密码子、多聚腺嘌呤信号AATAAA和poly(A)尾。其最大开放阅读框(ORF)为2 091 bp,编码的蛋白由696个氨基酸组成,预测蛋白分子量为82.8 kD,等电点为6.07。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家蚕BmAryl蛋白与家蚕的性别专一贮藏蛋白2相似性最高,为66%。BmAryl主要在家蚕的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表达,精巢和卵巢中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别;而在家蚕感染BmCPV后该基因在中肠的表达量明显下调。【结论】成功克隆获得BmAryl的全长cDNA,其编码的蛋白质属于芳香蛋白家族,BmAryl主要在家蚕的脂肪体和血淋巴中表达,不存在性别专一性,且家蚕感染BmCPV后BmAryl在中肠的表达明显下调。
- 高坤邓祥元吴萍覃光星侯成香钱荷英耿涛郭锡杰
- 关键词:家蚕质型多角体病毒中肠
- 微藻絮凝采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6年
- 微藻采收是微藻产业化应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在目前的微藻采收方法中,絮凝采收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利用化学絮凝、生物絮凝、物理絮凝等方法进行微藻采收的相关报道,概述了这些絮凝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并比较了这些絮凝方法在絮凝效率、成本、生物安全性等方面的优缺点,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絮凝法采收微藻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 马志欣尚春琼胡小丽成婕高坤邓祥元
- 关键词:磁性粒子生物絮凝
- 不同饲料饲育的家蚕幼虫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1
- 2019年
- 【目的】为研究饲料对不同家蚕Bombyx mori品种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以筛选到的家蚕广食性品种GS和普通品种1015为研究对象,收集从收蚁开始分别饲育桑叶(GS. m和C1015. m组)和人工饲料(GS. b组)至4龄盛时期的家蚕肠道样本,采用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对其肠道微生物16S r DNA的V3-V4区进行测序分析,比较它们之间肠道微生物的差异。【结果】在门水平上,所测家蚕肠道样本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在科水平上,所测样本主要优势菌为明串珠菌科(Leuconostocaceae)、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等;在属水平上,所测样本主要的优势菌为魏斯氏属Weissella、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布赫纳氏菌属Buchnera、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叶瘤菌属Phyllobacterium、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脆弱拟杆菌属Bacteroides等。家蚕品种GS经桑叶和人工饲料饲育后,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布赫纳氏菌属Buchnera等菌属仅在桑叶饲育的GS肠道内出现,而魏斯氏菌Weissella、短芽孢杆菌属Brevibacillus等菌属只在人工饲料饲育的GS肠道内出现。同是桑叶饲育的家蚕品种GS和1015,其肠道内相同的优势菌有叶瘤菌属Phyllobacterium、脆弱拟杆菌属Bacteroides、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等。相较于广食性蚕品种GS的肠道菌群,肠球菌属Enterococcus、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丝硫菌属Thiothrix等菌属仅在普通蚕品种1015肠道中被检测到。GS. b组家蚕肠道细菌的物种多样性低于GS. m和C1015. m。GS. m肠道中丰度差异显著性最高的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GS. b肠道中丰度差异显著性最高的菌群为杆菌纲(Bacilli)和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而C1015. m肠道中丰度差异显著性最高的菌群为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肠球菌科(Enterococcaceae)。【结论】经桑叶饲育的不同蚕品种(GS和1015)的肠道微生物比�
- 郝长富李刚孙熙唐健钱荷英钱荷英邓祥元邓祥元
- 关键词:家蚕物种多样性
- 一种小球藻饮品的制作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球藻饮品的制作方法,首先,将小球藻藻粉进行预处理、通过超声法与化学酶法破壁、离心、干燥等步骤分别获得小球藻素与小球藻细胞碎片;然后,选择适宜的甜味剂、酸味剂及β-环糊精与小球藻素配制成小球藻素饮品;同时...
- 邓祥元成婕高坤崔思宇
- 文献传递
- 海洋酸化影响硅藻固碳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5年
-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CO2浓度升高,将导致海水p H值下降,从而引起海洋酸化,改变海水碳酸盐系统,影响海洋生物的生长、发育、代谢、凋亡及钙化过程等。研究海洋酸化对藻类固碳途径(生物碳泵)的影响对了解和预测未来海洋碳泵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硅藻作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主要生产者,研究海洋酸化影响其固碳过程的意义更大。尽管目前已对海洋酸化影响硅藻的生理生化过程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从基因表达水平上研究海洋酸化对硅藻固碳过程的影响还较少,本文对此领域做一概述。
- 邓祥元成婕高坤王长海
- 关键词:海洋酸化基因表达三角褐指藻
-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研究利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从红辣椒中提取了辣椒红色素,探讨了其在不同条件下稳定性变化的程度与规律,为其进一步开发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应用微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素是完全可行的,所得产品的光谱特性及主要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辣椒红色素在90℃以下的稳定性较好;但辣椒红色素的耐光性较差,在自然光照条件下色素易分解,建议采用不透明材料包装产品进行避光保存。此外,pH值对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较小;除Fe3+离子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有影响外,Ca2+、K+和Na+离子对辣椒红色素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护色效果,故最好避免Fe3+离子的介入。
- 邓祥元刘约翰高坤孙俊龙
-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稳定性降解率
- 索氏法提取微藻油脂的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优化影响索氏法提取微藻油脂的工艺参数,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方法]以聚球藻为材料,采用索氏法提取微藻油脂,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获得较优工艺参数。[结果]当液料比为6 ml/109cell,提取时间为4 h,提取温度为95℃时,所得油脂含量为0.125 mg/108cell。[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优化微藻油脂提取工艺奠定了基础。
- 邓祥元高坤景吉孙俊龙
- 超声波辅助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以红辣椒为原料,丙酮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等主要工艺参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应用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路线是正确可行的,所提取产品的光谱特性及特征吸收峰均与辣椒红色素标准图谱基本吻合;用丙酮提取的辣椒红色素相对色素量最大,且色价高;超声波辅助有机溶剂法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以丙酮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8(g/mL),超声温度为35℃,超声时间为30 min。在此最优条件下,辣椒红色素的色价可达到139.4。该提取工艺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生产成本低廉,产品质量高等优点,可供工业生产辣椒红色素参考。
- 邓祥元刘约翰高坤孙俊龙
- 关键词:辣椒红色素正交试验设计
- 一种微藻油脂的提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藻油脂的提取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样品准备:离心收集微藻细胞,然后经冻干得干藻粉;(2)超声波预处理:将干藻粉与酒精混合,经超声处理;(3)索氏提取:将步骤(2)处理后的物料加入索氏提取器中,于沸...
- 邓祥元高坤景吉靡慧
- 文献传递
- 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普通小球藻的絮凝工艺被引量:2
- 2016年
- 以聚合氯化铝(Poly aluminium chloride,PAC)为絮凝剂,利用响应面法对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絮凝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影响C.vulgaris絮凝效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絮凝时间>C.vulgaris初始OD值>PAC浓度;C.vulgaris的最佳絮凝工艺为:PAC浓度为57mg·L^(-1),C.vulgaris初始OD值为2.06,絮凝时间为18min。在此絮凝条件下,C.vulgaris的絮凝效率为95.82%。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C.vulgaris的絮凝采收工艺提供数据参考和技术支持。
- 马志欣胡小丽成婕高坤邓祥元
- 关键词:普通小球藻聚合氯化铝絮凝工艺响应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