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平
-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昆山市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dv-mIL-12转染KC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Adv-mIL-12转染KC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腺病毒Adv-mIL-12体外转染KC,ELISA法检测其IL-12的表达;将KC,KC-Adr-EGFP和KC-Adv-mIL-12与LoVo人结直肠癌细胞共培养,MTT和ELISA法检测其对LoVo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VEGF表达量的影响;FCM检测不同KC组的上清液诱导LoVo细胞凋亡的差异。结果KC-Adv-mIL-12中IL-12浓度明显提高[(564.29±31.24)pg/mL24h];MTT,ELISA和FCM等证实KC-Adv-mIL-12对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另2个对照组明显(P<0.05),LoVo细胞的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mIL-12基因转染KC能有效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及转移。
- 高泉根李志民邱建平沈根海袁建毛万琳琳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白细胞介素12枯否细胞基因转染
- 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与T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138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对比52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缝合组,n=52)与8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T管组,n=86)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及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术后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胆汁引流时间均低于T管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均为胆漏,其中缝合组发生2例(3.8%),T管组4例(4.7%),经5-6 d充分引流后自行消失,均未发生腹腔感染、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想微创术式之一,值得临床推广。
- 刘威沈根海高泉根邱建平袁建毛戴玮王刚
-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胆总管一期缝合T管引流疗效比较研究
- 双镜联合手术在胃肠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总结胃镜、结肠镜与腹腔镜联合治疗胃肠道疾病经验,探讨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2月34例胃肠道疾病患者行双镜联合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效果。结果 34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未发生出血、狭窄、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双镜联合治疗胃肠道疾病是一种安全、可靠、实用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沈根海李志民高泉根邱建平陈易汤金海吴国良
- 关键词:双镜联合胃肠道疾病
-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附36例报告)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开展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36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患者年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切除范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等情况。结果: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无一例中转手术。手术时间平均(220.4±35.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15.7±40.3)ml,平均清扫淋巴结(14.3±4.2)枚,胃肠道功能平均恢复时间(81.6±15.6)h,下床活动时间平均(71.1±16.2)h。全组患者无吻合口漏、出血、切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无切口种植。结论:对于早期胃癌或较早的进展期胃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对于进展期胃癌,腹腔镜术式的应用及临床疗效仍需进一步探索。
- 李志民沈根海高泉根吴国良邱建平
-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检查
- 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检测Kiss-1和KAI-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
- 2008年
-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表达蛋白Kiss-1和KAI-1在人胆囊癌转移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技术研究Kiss-1和KAI-1在59例胆囊癌(其中转移病例23例)、7例癌旁和6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和癌旁组织相比,癌组织中Kiss-1和KAI-1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Kiss-1、KAI-1在转移病例中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两者的表达下调与胆囊癌的部分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Kiss-1与KAI-1的阳性表达均与胆囊癌的Nevin分期呈明显负相关(P=0.000),且胆囊癌中的Kiss-1的阳性表达与KAI-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419,P=0.001)。提示Kiss-1与KAI-1均与胆囊癌的高转移潜能相关。结论:Kiss-1或KAI-1表达可能是反映胆囊癌侵袭和转移潜力及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检测Kiss-1与KAI-1的表达可能对早期发现胆囊癌和评价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 丁厚中吕志强高泉根邱建平赵光明倪灿荣于观贞
- 关键词:组织芯片胆囊癌KISS-1KAI-1
-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检测KiSS-1基因在胆囊癌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转移抑制基因KiSS-1在人胆囊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技术检测KiSS-1在59例胆囊癌(其中肝脏侵犯13例,淋巴结转移13例)、7例癌旁和6例正常胆囊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胆囊癌组织中KiSS-1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和癌旁组织(P<0.05)。在胆囊癌中,KiSS-1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而与胆囊癌的浸润深度、肝脏侵犯及临床分期(Nevin分期)有关(P<0.01)。KiSS-1在Ⅰ+Ⅱ期和Ⅲ+Ⅳ期以及Ⅴ期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2.3%、57.1%和27.8%,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2)。结论KiSS-1的表达降低与人胆囊癌的发生及其侵袭、转移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过程的调控。
- 吕志强丁厚中高泉根邱建平赵光明倪灿荣于观贞
- 关键词:组织芯片KISS-1基因胆囊癌
- 腹腔镜胆管探查术治疗胆道术后胆总管结石
- 2011年
- 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复发或残留结石通常被认为是腹腔镜胆管探查术(LCBDE)的相对禁忌证。我院2006年12月至2010年3月间成功施行LCBDE33例,报道如下。
- 袁建毛高泉根邱建平
-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