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力峰

作品数:21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常规课题福建省卫生厅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推广适宜技术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腰椎
  • 5篇腰椎间盘
  • 5篇椎间盘
  • 5篇骨科
  • 4篇教学
  • 3篇学法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腰椎间盘突出...
  • 3篇医院感染
  • 3篇突出症
  • 3篇椎间盘突出
  • 3篇椎间盘突出症
  • 3篇疗效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教学法
  • 3篇骨折
  • 2篇大细胞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机构

  • 21篇福建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郑力峰
  • 13篇叶君健
  • 7篇谢昀
  • 6篇林章雄
  • 5篇陈春永
  • 5篇林建华
  • 4篇曾锦源
  • 3篇谢其扬
  • 3篇杨滨
  • 3篇陈守涛
  • 2篇吴贵
  • 1篇朱夏
  • 1篇陈春
  • 1篇方心俞
  • 1篇王发圣
  • 1篇杨海亮
  • 1篇陈雷
  • 1篇蓝文彬
  • 1篇林曦
  • 1篇林金銮

传媒

  • 3篇福建教育研究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福建中医学院...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腓骨切除术后下肢功能评价与步态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通过步态检测探讨腓骨切除术对成年患者下肢功能及步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22年12月接受腓骨切除且符合选择标准的24例患者临床资料。男12例,女12例;年龄18~68岁,平均25岁。术中腓骨切除长度为10~19 cm,平均15 cm。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手术切口疼痛程度,影像学复查残余腓骨骨质情况。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步态测试系统,采集慢、中、快速条件下健、患侧步态数据,包括步态参数(足转角、步长、支撑相、摆动相、步态线长度、单支撑线、最大力值1、最大力值2)以及三足区参数(前、中、后足的最大压力、时间最大力值、接触时间)。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年。3例发生踇背伸肌力下降,5例发生术区及其远端部位感觉缺陷。术后6个月手术切口VAS评分为0~6分,平均4分;末次随访时为0~5分,平均2分。随访期间影像学复查示,5例出现腓骨远端残余骨质疏松改变,且残余节段越短,表现越显著;3例出现新生骨。步态测试示,3种步速下步态参数及三足区参数检测结果一致。术前健、患侧各项步态参数以及三足区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健侧相比,患侧足转角、单支撑线、最大力值1、最大力值2以及前、后足最大压力均减小,步长与中、后足时间最大力值以及前、中足接触时间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侧术前相比,术后健、患侧足转角、步态线长度减小,前、中、后足最大压力以及中足时间最大力值均增大;健侧步长减小、患侧增大;健侧最大力值1及最大力值2增大、患侧减小;患侧单支撑线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年患者腓骨部分切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临床症状,步态模式发生改变,出�
林金銮陈尧清谢昀谢昀林建华朱夏
关键词:腓骨切除步态分析
骨折复位程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对PKP术后邻近椎体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骨折椎体复位程度和骨水泥注入量对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术后邻近椎体应力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中年志愿者行胸腰段脊柱CT扫描,将图像处理后利用Mimics软件进行三维重建,用Geomagic、Abaqus软件对图像中材料属性、接触关系进行设定,建立T_(11)~L_(1)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有限元模型,设定T_(12)椎体骨折压缩1/2,经椎弓根单侧PKP术中椎体复位后T_(1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1/2、恢复到3/4或恢复正常,设定分别注入4 mL和5 mL骨水泥,设置载荷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分析前屈、后伸、右侧侧屈、右侧旋转情况下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的变化。结果前屈方向:T_(12)椎体前缘高度复位越好,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越小。后伸方向:T_(12)椎体前缘高度未恢复时T_(11)椎体应力最大,T_(12)椎体高度恢复到3/4时T_(11)椎体应力最小;T_(12)椎体前缘高度完全复位时L_(1)椎体应力最大,T_(1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到1/2时L_(1)椎体应力最小。右侧侧屈方向:T_(12)椎体前缘复位高度对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没有影响。右侧旋转方向:T_(12)椎体前缘复位到3/4时,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最小,T_(12)椎体前缘高度完全恢复后应力反而更大。T_(12)椎体压缩骨折PKP术中注入4 mL和注入5 mL骨水泥对术后邻近T_(11)椎体和L_(1)椎体应力影响无明显差异。结论适度复位压缩椎体和注入适宜的低剂量骨水泥可以降低PKP术后邻近椎体骨折发生风险。
曾锦源谢昀陈春永林章雄郑力峰邱耀宇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有限元分析
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临床实习生85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3名和对照组42名,试验组在实习过程中采取情境模拟教学法进行带教,对照组采取传统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带教。出科前对两组进行理论操作考核评分及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理论和技能出科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模拟教学法为医学教学提供了安全实践的机会,并且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实践应用情况。情境模拟综合教学法增强骨科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加快实习生掌握理论和操作技能的速度,提高了实习生对骨科带教的满意度,有利于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
郑力峰叶君健林建华谢昀陈春永
关键词:情境模拟骨科学教学方法
MCP-1在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突出的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突出的腰椎间盘(实验组)和10例正常腰椎间盘(对照组)髓核组织中MCP-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MCP-1在实验组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实验组中,后外层纤维环破裂型MCP-1的表达明显高于后外层纤维环完整型(P<0.01)。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生理过程中,MCP-1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炎性调节因子,在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周围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的始动作用。
郑力峰叶君健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炎性反应
胎鼠原代脊髓神经元分离培养方法的改良
2023年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原代胎鼠脊髓神经元的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取育龄期雄、雌SD大鼠各36只,合笼配种怀孕.取受孕10~12d、13~15d及16~18d的SD大鼠各6只,解剖分离胚胎脊髓,按常规胰酶消化法制备单细胞悬液,应用细胞计数板及台盼蓝染色,在显微镜下数出蓝色细胞数和细胞总数,计算细胞存活率,明确最佳取材胎龄;接着以上述最佳取材胎龄为取材时间点,每组6只孕鼠,按无酶法、胰酶法和Accutase酶法消化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显微镜下数出蓝色细胞数和细胞总数,计算细胞存活率.接种、纯化细胞并培养1、3、7d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脊髓神经元生长状态,利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βtubulinⅢ与细胞核双标记法鉴定培养脊髓神经元的纯度.结果:孕13~15d组细胞总量和存活细胞量高于孕10~12d组,细胞存活率高于孕16~18d组(P<0.05).Accutase酶组获取的细胞总量、存活细胞量以及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无酶组及胰酶组(P<0.05).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脊髓神经元培养7d后,胞体周围逐渐出现光圈,神经突起逐渐伸长,最终形成密集的神经突起网络;与无酶组及胰酶组相比,Accutase酶法分离的脊髓神经元分布更加均匀并且神经突起形成的网更密集.经βtubulinⅢ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鉴定,Accutase酶组、无酶组及胰酶组三组分离提取培养的脊髓神经元纯度分别为(90.29±2.55)%、(83.51±6.20)%和(88.10±4.0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3~15d胎龄是原代培养脊髓神经元的最佳取材时间;Accutase酶法相较于常规无酶法、胰酶法所获取的脊髓神经元产量更大、生长状态更好,可作为体外研究脊髓神经元病变的细胞模型.
蓝文彬魏国桢王发圣吴贵郑力峰谢昀
关键词:脊髓神经元原代培养酶消化法
扩大Carlson入路治疗股骨外侧髁Hoffa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采用扩大Carlson入路治疗股骨外侧髁Hoffa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2019年1月收治的17例股骨外侧髁Hoffa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10例,女7例;年龄32~68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9例,高处坠落伤6例,其他伤2例。根据Letenneur分型:Ⅰ型8例,Ⅱ型6例,Ⅲ型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32 d,平均7 d。均采用扩大Carlson入路治疗,LetenneurⅠ、Ⅲ型患者采用后前方向螺钉联合后侧抗滑移钢板固定,Ⅱ型患者采用单纯后前方向螺钉固定。术后复查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膝关节CT及三维重建,评估骨折愈合及内固定物在位情况;采用Letenneur等的Hoffa骨折功能评估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骨折再移位、骨折不愈合、内固定物断裂、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16~32周,平均18周。末次随访时,按Letenneur等标准评价膝关节功能,获优12例、良5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扩大Carlson入路治疗股骨外侧髁Hoffa骨折,具有显露清楚、便于复位与固定、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优点。
王海叶君健郑力峰陈尧清吴贵谢昀
关键词:HOFFA骨折股骨外侧髁手术入路
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的细菌谱及耐药分析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了解骨科病区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20042007年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用VITEK2系统和ID-GN卡鉴定,K-B法和VITEK2系统进行药敏试验,数据分析用WHO-NET5.1软件。结果415株分离病原菌中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占59.52%,主要革兰阳性球菌占27.23%,真菌31株,占7.47%。革兰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菌中的金黄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是感染菌谱的主要菌种。药敏显示大多数病原菌耐药性高,革兰阴性、阳性菌分别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敏感性最高,对其他常用抗菌素耐药率在30%70%之间。结论条件致病菌成为感染谱中的主要病原菌,其耐药率较高,应以药敏试验结果为依据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谢其扬叶君健杨滨陈守涛郑力峰陈春永林章雄
关键词:医院感染耐药性抗菌药物骨科病区
TBL教学法结合数字化医学技术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2020年
临床教学担负着培养医学生熟悉和掌握临床理论,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重任,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质量。当前骨科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在大课学习完理论后,辅于实习来完成。主要还是采用传统的基于讲座的学习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以教师为主体,以讲课为中心,以学生为对象,由教师决定教学进度、内容和方法的教学方式。但因其被动性的特点,对学生自学和提高临床应用能力有限。
郑力峰
关键词:临床教学质量教学模式教学进度教学方式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与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SK-1)在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检测40例退变(实验组)和10例正常(对照组)腰椎间盘组织中p38MAPK和ASK一1的表达。结果p38MAPK和ASK-1在各实验组中的表达分别为重度退变组(0.8551±0.0332)和(0.8103±0.0559),轻中度退变组(0.37624-0.0214)和(0.4024±0.041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625-4-0.0132)和(0.1833±0.0122);重度退变组p38MAPK和ASK-1的表达明显高于轻中度退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976,P〈0.01)。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郑力峰杨海亮叶君健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试验4年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茵的感染现状及耐药性变迁,为合理选择抗菌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4年分离铜绿假单胞菌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以神经内、外科、ICU和呼吸内科为主,对15种抗菌素敏感性最高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其次是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3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性疾病的常见菌之一,危重患者是其易感人群。抗菌药选择要以药敏实验为依据。
谢其扬叶君健杨滨陈守涛郑力峰陈春永林章雄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耐药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