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国启

作品数:79 被引量:298H指数:11
供职机构:沧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腹膜
  • 24篇间皮
  • 24篇间皮瘤
  • 23篇恶性
  • 19篇腹膜间皮
  • 18篇恶性腹膜间皮...
  • 18篇腹膜间皮瘤
  • 14篇食管
  • 13篇曲张
  • 13篇静脉
  • 11篇静脉曲张
  • 10篇免疫
  • 10篇肝硬化
  • 9篇溃疡
  • 8篇预后
  • 8篇套扎
  • 8篇肿瘤
  • 8篇胃镜
  • 7篇食管静脉曲张
  • 7篇无痛胃镜

机构

  • 79篇沧州市中心医...
  • 5篇济南军区总医...
  • 2篇沧州医学高等...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华北石油管理...
  • 1篇河北省沧州市...
  • 1篇河北省沧州中...

作者

  • 79篇郑国启
  • 32篇魏思忱
  • 32篇张秀刚
  • 26篇李春英
  • 25篇宋慧
  • 22篇梁育飞
  • 17篇孙鑫义
  • 17篇杨雨鑫
  • 17篇孙宁宁
  • 15篇田树英
  • 12篇于永礼
  • 10篇魏新亮
  • 9篇尹文杰
  • 9篇姜红玉
  • 8篇孔郁
  • 8篇邹金海
  • 8篇张国尊
  • 7篇陈霞
  • 6篇刘晨弟
  • 6篇刘晨第

传媒

  • 8篇中华消化病与...
  • 6篇临床荟萃
  • 5篇现代中西医结...
  • 5篇中华消化杂志
  • 4篇重庆医学
  • 3篇河北医药
  • 3篇实用医药杂志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职业与健康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消化内镜...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现代消化病及...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河南中医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8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3篇1998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并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一例
2013年
患者男,48岁,因反复脓血便10余年,肢体麻木1个月于2012年1月16日人院。患者10余年前无特殊诱因出现脓血便,确诊为“UC,左半结肠”,予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及美沙拉嗪治疗,病情缓解,但时有反复,缓解期最长可维持10个月。入院4个月前再次出现脓血便,3~4次/d,经泼尼松、美沙拉嗪、庆大霉素等联合治疗3周,
孙鑫义郑国启刘晨弟孙宁宁
关键词: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脓血便肢体麻木左半结肠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明确序贯疗法对沧州地区患者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根除情况。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门诊H.pylori感染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序贯治疗组:兰索拉唑30 mg,bid,第1~10天;阿莫西林1000 mg,bid,第1~5天;克拉霉素500mg,bid,第6~10天;甲硝唑0.4 g,bid,第6~10天。三联对照组:兰索拉唑30mg,bid,第1~10天;克拉霉素500 mg,bid,第1~10天;阿莫西林1000 mg,bid,第1~10天。疗程结束4周后查14C尿素呼气试验明确H.pylori的根除情况。结果序贯治疗组ITT根除率为86.7%,PP根除率为89.7%,均明显优于三联疗法组的ITT根除率(68.3%)和PP根除率(73.2%)(P<0.05)。结论序贯疗法根除率明显优于传统三联疗法,可作为沧州地区根除H.pylori的一线疗法。
张秀刚王祥郑国启田树英李春英魏新亮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根除率
TNF-α、IL-18和IL-1O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意义
2013年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血清中TNF—α、IL-18和IL-10的含量,探讨TNF—α、IL-18和IL-10在UC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0例UC患者血清标本,与4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TNF—α和IL-18的含量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UC患者中IL-10含量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中、重度组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患者的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降低,TNF—α和IL-18含量明显增加,促炎因子TNF—α和IL-18和抗炎因子IL-10水平与UC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陈霞李聪华张国尊郑国启梁育飞王亮魏新亮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8白介素-1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与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预后的关系
尹文杰郑国启
胃癌患者联合检测血清CA724、CEA、CA199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CA724、CEA、CA199对胃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43例胃癌患者和78例良性胃病患者的血清CA724、CEA、CA199水平。结果 CA724、CEA、CA199检测的敏感度分别是67.44%、53.49%、41.68%,联合检测CA724、CEA、CA199的敏感度为81.27%。结论联合检测血清CA724、CEA、CA199对胃癌的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敏感性。
李春英邹金海郑国启张秀刚刘晨第孙宁宁杨雨鑫
关键词:胃癌CA724CEACA199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脱痂期再出血的预防被引量:3
2007年
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在治疗和预防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且常发生在脱痂期。为预防术后出血,我院于2003年6月至2007年7月进行应用奥曲肽预防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后脱痂期出血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郑国启张秀刚于永礼魏思枕孙鑫义孙宁宁
关键词: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脱痂期出血术后再出血
沧州地区162例腹膜恶性间皮瘤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8
2013年
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是一种原发于腹膜,来源于中胚层的恶性肿瘤,临床罕见,该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极易漏诊误诊[1],且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国外研究发现PMM的发病与石棉密切相关,但国内的报道多数无石棉接触史[2]。河北省沧州地区40年前石棉工业较多,本研究旨在探讨该地区PMM的发病与石棉接触的关系、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魏思忱郑国启王志刚徐湘江刘江奎杨雨鑫宋慧张秀刚
关键词:腹膜恶性间皮瘤恶性肿瘤漏诊误诊预后不良
CD64、降钙素原检测在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检测肝硬化患者CD64、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CD64、血清PCT检测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诊断价值。方法将肝硬化患者分为SBP组(45例)、腹水非SBP组(93例)及对照组3组(50例),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CD64;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PCT。分别采集SBP组患者在入院后24h内、抗菌药物使用前及抗菌药物有效治疗7d空腹上肢静脉血,测定患者体内CD64、PCT水平,同时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腹水非SBP组及对照组一次性采血测定以上指标。结果 SBP组CD64、血清PCT水平较腹水非SBP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D64和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5%、93.8%和96.1%、85.2%。结论 CD64、PCT可作为肝硬化SBP早期诊断、疗效判定的重要指标。
李春英邹金海梁育飞郑国启孙鑫义刘晨第
关键词: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CD64降钙素
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恶性腹膜间皮瘤(MPeM)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常用临床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2012—2015年收治的首次确诊的72例MPeM患者,分析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病理分型、TNM分期、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状况(ECOG)评分、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及腹膜癌病指数(PCI)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MPeM患者的临床特征缺乏特异性,以腹胀为主要临床表现,其次为腹痛。TNM分期:Ⅰ~Ⅱ期52例,Ⅲ~Ⅳ期20例。病理大体分型:弥漫型68例,局限型4例。病理组织学分型:上皮型69例,肉瘤型3例。42例接受了腹腔化疗。不同组织学分型、TNM分期、ECOG评分、PCI及化疗情况患者累积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NM分期(HR=2.105,P=0.015)、ECOG评分(HR=1.930,P=0.038)、化疗(HR=0.457,P=0.005)是MPeM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MPeM疾病分期越早、患者体能状态越好,对预后越有利,早期检查及诊断对提高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梁育飞郑国启李春英孙宁宁郭忠建
关键词:腹膜间皮瘤预后组织学
MMP-9和EGFR在上皮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表达及意义
2017年
目的检测上皮型恶性腹膜间皮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上皮型恶性腹膜间皮瘤20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或手术获取腹膜组织,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上皮型腹膜间皮瘤。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腹膜组织中MMP-9和EGFR的表达,并分析与年龄、性别、石棉接触等指标的关系,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了解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20例上皮型恶性腹膜间皮瘤中:MMP-9及EGF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和8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EGFR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1260和0.7742,P值分别为0.0074和0.046。MMP-9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关系(r=-0.3961,P=0.114)。结论在本组上皮型恶性腹膜间皮瘤中,年龄和EGFR是影响恶性腹膜间皮瘤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而石棉接触、性别及MMP-9与生存期无关。
杨雨鑫梁育飞史永红郑国启
关键词:腹膜肿瘤间皮瘤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