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琦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成像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狭窄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病
  • 2篇中毒
  • 2篇肿瘤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
  • 2篇加权成像
  • 2篇灌注
  • 2篇肺损伤
  • 2篇百草枯
  • 2篇百草枯中毒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征象

机构

  • 13篇焦作市人民医...
  • 2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郑琦
  • 5篇侯明杰
  • 3篇万书友
  • 2篇李丹
  • 2篇张伟
  • 2篇胡涛
  • 1篇杨雷振
  • 1篇郭华
  • 1篇张勇
  • 1篇杜红
  • 1篇姬丽娟

传媒

  • 2篇现代医用影像...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耦合剂充盈法在直肠癌磁共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 分析耦合剂充盈法在直肠癌磁共振(MR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5例,术前均给予常规MRI检查及耦合剂充盈后MRI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 T分期、 N分期及壁外血管侵犯、环周切缘诊断符合情况。结果 耦合剂充盈后MRI的T分期总体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MRI (P <0.05),而N分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耦合剂充盈后MRI壁外血管侵犯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MRI (P <0.05)。结论 耦合剂充盈法用于直肠癌MRI检查中可提高术前T分期诊断效果,并可判断患者系膜血管侵犯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郭雯郑琦张伟
关键词:磁共振直肠癌
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研究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8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以及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两种检查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结果 r-FOV DWI诊断ⅠA期34例,准确率为80.95%;ⅠB期22例,准确率为84.61%;ⅡA期11例,准确率为68.75%;总计67例,准确率为79.76%。多层螺旋CT诊断ⅠA期32例,准确率为76.19%;ⅠB期21例,准确率为80.76%;ⅡA期9例,准确率为56.25%;总计62例,准确率为73.80%。r-FOV DWI+多层螺旋CT诊断ⅠA期39例,准确率为92.85%;ⅠB期26例,准确率为100.00%;ⅡA期15例,准确率为93.75%;总计80例,准确率为95.23%。r-FOV DWI+多层螺旋CT准确率显著高于各项单独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在宫颈癌患者术前分期的运用中效果较好,准确率明显高于各项单一检测的准确率。
杜红杨雷振郑琦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宫颈癌术前分期
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诊断肾癌中的应用价值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观察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诊断肾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就诊于本院的80例疑似肾癌患者,均进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并比较肿瘤分型符合率。结果手术病理结果为74例阳性,6例阴性;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为72例阳性,8例阴性;特异性为66.67%,灵敏度为94.59%,准确度为92.50%;以病理为“金标准”,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与病理具有较为理想的一致性(Kappa=0.531);肿瘤分型总符合率为97.30%。结论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诊断肾癌的灵敏度、准确度较高,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为理想,在肾癌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郑琦郭雯胡涛
关键词:肾肿瘤诊断显像
百草枯中毒肺损伤CT表现被引量:1
2014年
百草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速效触杀型除草剂,国内应用广泛,报道中以口服中毒最多见,无特效解毒剂,病死率较高,必须在早期控制病情发展。肺是百草枯损伤最主要的靶器官,研究显示肺内百草枯浓度是血内浓度的10~90倍,能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9例百草枯中毒患者CT影像,旨在提高百草枯对肺损伤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侯明杰杜灵艳郑琦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损伤特效解毒剂磨玻璃影肺实变肺间质
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及其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102例肺磨玻璃结节(GGN)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23例和恶性组79例,均完成高分辨CT检查并比较其CT征象差异。结果102例GGN患者共检出结节数量126个,其中单结节患者86例、双结节患者9例、多结节患者7例,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恶性者79例(62.70%),非典型腺瘤样增生16例(20.25%),原位癌9例(11.39%),微浸润癌13例(16.46%),浸润癌41例(51.90%);良性组男43例、女36例,年龄31~78(52.37±10.29)岁;良性组男14例、女9例,年龄28~74(51.46±10.8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GGN良性组和恶性组结节大小、病灶形状以及分叶征、毛刺征、界面模糊、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胸膜凹陷征和血管集束征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结节大小对GGN良恶性鉴别的AUC为0.856,以11.69 cm为分界值,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35%和95.65%,其它CT征象诊断价值。结论肺GGN具有较多典型CT征象且在良恶性病变中存在明显差异,加强对这些征象的研究和认识有利于肺癌早期诊断。
郑琦郭雯杜灵艳
关键词:肺组织CT征象
颈动脉系统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血管高信号与CT灌注成像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系统狭窄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血管高信号(FVH)与CT灌注成像(CTP)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收治颈动脉系统狭窄所致TIA患者共90例临床资料,均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和CTP检查,比较FVH阳性和阴性患者临床特征资料,评价FVH评分与CTP参数指标相关性。结果90例患者FVH阳性69例,FVH阴性21例;FVH阳性患者低灌注区域评分和平均通过时间均高于FVH阴性患者(P<0.05);FVH阳性患者脑血流量低于FVH阴性患者(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灌注区域和平均通过时间与FVH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脑血流量呈负相关(P<0.05);但与脑血容量和狭窄程度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颈动脉系统狭窄所致TIA患者FVH与CTP相关参数(低灌注区域、平均通过时间及脑血流量)密切相关,FVH可准确反映脑组织灌注情况。
杜灵艳张勇郑琦侯明杰李丹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CT灌注成像
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究CT诊断应用于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8例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诊断方式分两组,各54例。对照组进行X线诊断,研究组进行CT诊断,比较两组检出率、间接征象和直接征象的情况。结果:研究组准确检出率94.44%(51/54)与病因检出率96.29%(52/54)均高于对照组的检出率(P<0.05);研究组三项直接征象的诊断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三项间接征象的诊断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诊断应用于结肠癌致肠梗阻具有精确的诊断结果,可以分析出患者病灶周围的间接征象和直接征象,帮助病因的临床诊疗研究,值得普及。
郑琦
关键词:CT诊断结肠癌肠梗阻
百草枯中毒肺损伤CT征象及临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CT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影像学特征及在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影像资料。按病程分为早期(1周以内)、中期(1-2周)及后期(〉2周);按中毒剂量分为少量组(10~20ml)、中量组(21~30ml)和大量组(〉30ml),均采取规范的治疗措施后观察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治疗过程中肺部CT征象的演变,比较三组病例在不同时期的影像学差异。结果:本组病例治愈45例,死亡14例,2例全部病程中表现阴性,余57例在第1周内肺部CT表现以渗出为主,第1~2周以肺实变及不张为主,2周后主要表现为肺纤维化;少量组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和磨玻璃样变,中量组主要表现肺实变,大量组除肺实变及纤维化外,还合并肺外病变。结论:百草枯中毒性肺损伤在治疗过程中CT征象演变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有效评估预后。
万书友侯明杰李丹杜灵艳郑琦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肺损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SWI在脑血管病微出血灶中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用于脑血管病微出血灶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脑血管病伴微出血患者,均给予常规MRI序列、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及SWI序列扫描,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脑微出血灶检出率,观察脑微出血灶在各序列的影像学表现,统计不同部位微出血灶检出情况。结果SWI序列的脑微出血灶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的59.76%及DWI序列的68.29%(P<0.05)。82例患者共有517个微出血灶,SWI序列各部位病灶检出数高于MRI常规序列、DWI序列(P<0.05)。结论SWI诊断脑血管病微出血灶具有极高检出率,检出效果优于常规MRI及DWI,在脑血管病患者的诊断中可优先选取。
郭雯郑琦张伟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脑血管病
CT后处理技术对输尿管梗阻的诊断被引量:1
2014年
输尿管梗阻最常见的病因是输尿管结石,多数因腰痛、肾区绞痛入院就诊。输尿管癌、输尿管先天畸形、邻近器官压迫等原因所致输尿管梗阻较少见,早期症状多不明显。随着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泌尿系统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在临床运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侯明杰郑琦姬丽娟胡涛
关键词:输尿管梗阻后处理技术螺旋CT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