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忠胜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2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乙型肝炎患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肝炎
  • 4篇肝炎患者
  • 3篇调节性
  • 3篇节性
  • 2篇树突
  • 2篇替比夫定治疗
  • 2篇外周
  • 2篇外周血
  • 2篇外周血调节性...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抗病毒

机构

  • 6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解放军第26...

作者

  • 7篇潘修成
  • 7篇郭忠胜
  • 7篇陈明
  • 6篇杨帆
  • 5篇傅涓涓
  • 5篇张言超
  • 3篇孙莉莉
  • 2篇季芳
  • 2篇李丽
  • 1篇陈智
  • 1篇冯霞
  • 1篇李秀华

传媒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第十次全国感...
  • 1篇江苏省第十二...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是一群专职的主动抑制针对自身抗原或外来抗原的免疫反应T淋巴细胞,其特点是表面持续表达高水平的CD25分子和特异性地表达转录因子FoxP3。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
潘修成陈明杨帆傅涓涓郭忠胜张言超孙莉莉
关键词: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调节性T细胞
文献传递
抑癌基因KLF6在肝癌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LF6对肝癌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能力的影响。方法: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测定HepG2细胞在5mg/L顺铂作用12、24、36h后KLF6 mRNA及其蛋白水平变化。采用宿主细胞再活化反应(HCR)检测KLF6稳定表达HepG2细胞修复DNA损伤的能力。结果:在5mg/L顺铂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KLF6 mRNA及其蛋白水平增高,但作用36h,KLF6蛋白水平下降。KLF6稳定表达HepG2细胞修复被顺铂损伤质粒DNA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DNA损伤能诱导肝癌HepG2细胞KLF6基因表达,KLF6基因在细胞DNA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潘修成杨帆陈明郭忠胜季芳傅涓涓
关键词:基因肿瘤抑制基因KLF6DNA修复HEPG2细胞
替比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乙肝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例慢乙肝患者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9月时,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s...
潘修成陈明杨帆傅涓涓郭忠胜张言超孙莉莉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T细胞动态检测抗病毒治疗
文献传递
抑癌基因kruppel样因子6及其剪接体蛋白对HepG2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2008年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Kruppel样冈子(KLF)6及其剪接体蛋白对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RTPCR扩增肝细胞癌组织中KLF6剪接体cDNA并测定其序列;构建KLF6剪接体真核表达喷粒pcDNA3.1A(-)/KLF6V。转染HepG2细胞后,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KLF6全长和其剪接体蛋白的HepG2细胞,分别命名为HepG2/KLF6和HepG2/KLF6V。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测定该两种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同时分别以放射免疫法或Westernblot技术测定白蛋白、甲胎蛋白或P21^WAFI、细胞周期素D1蛋白在HepG2/KLF6或HepG2/KLF6V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从肝细胞癌组织中扩增出一种KLF6剪接体,序列分析提示该剪接体缺失127nt,引起KLF6蛋白近羧基端缺失42个氨基酸;KLF6VmRNA在肝癌及癌旁组织均有表达,但癌组织表达水平明艟增高。HepG2/KLF6细胞牛长速度较慢而HepG2/KLF6V细胞增殖较快,同时HepG2/KLF6细胞P21^WAFI蛋白表达及白蛋白分泌水平明显高于HepG2/KLF6V细胞,而细胞周期素D1表达及甲胎蛋白分泌水平在HepG2/KLF6V细胞高于HepG2/KLF6细胞。结论肝细胞癌组织中存在KLF6剪接体,该剪接体能对抗全长KLF6基因抑制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分化等的功能。
潘修成陈智季芳郭忠胜陈明傅涓涓
关键词:剪接体细胞分化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MoDCs表面PD-L1分子的表达及其对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MoDCs)表面PD-L1的表达水平及其对MoDCs诱导的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B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组)、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MoDCs表面PD-L1的表达,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正常参考值<40U/L)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HBVDNA水平。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前后分别体外培养CHB患者的MoDCs。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s表面PD-L1表达的变化;负载HBsAg的MoDCs和异体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以PD-L1单克隆抗体阻断PD-L1/PD-1途径后,MTT法检测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上清液中IL-12、IFN-γ和IL-10的浓度。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MoDC表面PD-L1的表达高于ASC组和NC组,且与患者ALT、HBVDNA水平呈正相关。随抗病毒时间的延长,MoDCs表面PD-L1水平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PD-L1途径后,MoDCs诱导的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及MLR中IL-12、IFN-γ水平均升高,IL-10水平降低的程度大于相应的未封闭PD-L1途径组。结论 CHB患者外周血MoDCs表面PD-L1表达水平的升高,降低了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对MoDCs表面PD-L1的表达无显著影响;阻断PD-L1/PD-1途径能够提高MoDCs诱导的HBV特异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
杨帆潘修成陈明郭忠胜李丽冯霞张言超
关键词:髓样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肝炎乙型慢性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动态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5
2008年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给予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36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6、9个月时,分别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s比例(以CD4^+CD25^high T细胞作为Tregs),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BV标志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水平。结果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逐步下降,治疗6、9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HBVDNA水平降至检测水平以下的CHB患者(30例)在Tregs比例明显下降的CHB患者中所占比例(7/7,100.0%)高于Tregs比例无明显下降的CHB患者(23/29,79.3%),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9个月时,HBeAg阴转率分别为11.1%、19.4%、25.0%,其中7例(19.4%)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者在治疗3、6个月时Tregs比例均已降至正常人水平。结论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能降低CHB患者外周血Tregs比例,治疗早期Tregs比例下降的患者HBeAg血清学转换率更高。
潘修成杨帆陈明傅涓涓郭忠胜张言超孙莉莉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T淋巴细胞调节性
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对负载HBsAg的树突细胞抗HBV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后,负载HBsAg的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HBV转基因小鼠免疫应答的作用特点。方法体外诱导扩增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DC,尾静脉免疫HBV转基因小鼠(其中在DC免疫前1d腹腔注射PD—L1抗体,共3次)。实验分5组进行:DC/HBsAg+PD—L1抗体组、DC/HBsAg组、DC组、mIgG组和磷酸盐缓冲液(PBS)组,分别以流式细胞术、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检测HBV转基因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内干扰素γ(IFNγ)、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及血清HBsAg、HBV DNA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和q检验。结果免疫后第3天和第6天,DC/HBsAg+PD—L1抗体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在诱导CD3^+CD8^+T淋巴细胞增殖及IFNγ分泌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增殖:F值分别为25.22和39.01,P值均〈0.01;IFNγ分泌:F值分别为32.35和36.98,P值均〈0.01);而DC/HBsAg组与DC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比较仅在第3天有统计学意义(t=6.79,P=0.012)。特异性CTL的活性在DC/HBsAg+PD—L1抗体组明显升高。各组血清HBsAg在第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2,P〈0.05)。DC/HBsAg+PD—L1抗体组血清ALT水平与DC/HBsAg组比较在第3天无差异,与其他各组比较在第3和第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22和14.30,P值均〈0.05)。各组对HBV DNA的清除能力没有差别,但DC/HBsAg+PD—L1抗体组有1只小鼠病毒载量下降1个数量级。结论封闭PD-1/PD—L1信号通路能通过提高特异性CD^3+CD8^+T淋巴细胞增殖及其分泌IFNγ能力,进而促进负载HBsAg的DC诱导转基因小鼠抗HBV免疫能力。
郭忠胜潘修成陈明杨帆李丽张言超李秀华
关键词:树突细胞信号通路干扰素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