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敦明

作品数:38 被引量:157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关节
  • 14篇关节镜
  • 9篇软骨
  • 7篇韧带
  • 6篇细胞
  • 6篇疗效
  • 5篇前交叉韧带
  • 5篇肩袖
  • 5篇交叉韧带
  • 5篇关节炎
  • 5篇缝线
  • 4篇蛋白
  • 4篇性关节炎
  • 4篇类风湿
  • 4篇骨折
  • 4篇风湿
  • 3篇软骨细胞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双排

机构

  • 35篇江苏省人民医...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常州市中医医...

作者

  • 38篇郭敦明
  • 23篇王青
  • 17篇宋黄鹤
  • 9篇谈文峰
  • 6篇范卫民
  • 6篇张缪佳
  • 6篇王芳
  • 5篇陈哲峰
  • 4篇崔维顶
  • 4篇邵志强
  • 4篇裴杰
  • 3篇徐凌霄
  • 3篇王芳
  • 2篇刘晓华
  • 2篇何韶衡
  • 1篇沈友轩
  • 1篇吴苏稼
  • 1篇施鑫
  • 1篇张海地
  • 1篇曹晓建

传媒

  • 3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2010中国...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的手术方式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和分析关节镜下修补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PASTA)的手术方法,包括穿肌腱修补法和转全层修补法治疗Ellman 3级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本次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因肩袖关节侧部分撕裂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全部患者,肩袖撕裂程度Ellman 3级(排除Ellman 1级和2级)的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共42例。术中关节镜下根据滑囊侧残留肩袖组织的完整性、质地和张力等情况进行评估后,按手术修补方式分为穿肌腱修补组(肌腱组) 20例,和转全层修补组(全层组) 22例。肌腱组患者术中保留滑囊侧残留的肩袖组织,采用穿肌腱法修补肩袖;全层组患者术中清除滑囊侧残留的肩袖组织,直接转为全层撕裂,然后进行单排固定修补肩袖。术前、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对所有入组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疼痛评估。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SS)及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肩关节功能评估。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性别、优势手和肩部外伤史等)采用χ~2检验,同一组内术前术后计量资料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7)个月。两组患者术后24 h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平均CSS评分从术前的(49. 6±5. 5)、(51. 3±5. 2)分别增加至(84. 2±7. 2)、(82. 6±6. 5),平均UCLA评分从术前的(18. 4±3. 2)、(17. 7±2. 3)分别增加至(32. 1±2. 2)、(31. 2±2. 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术后24 h时疼痛评分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 8,P <0. 05)。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
李祖希宋黄鹤王青郭敦明
关键词:关节镜回旋套撕裂伤
关节镜下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断裂
2011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GL)前内侧束断裂的重建方法及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5月采用关节镜技术重建293例ACL损伤患者,其中40例(13.7%)患者术中关节镜下诊断为ACL前内侧束断裂,男34例,女6例;年龄18~39岁,平均30.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4.2个月(7d至8个月)。术中保留ACL后外侧束,使用自体4股胭绳肌腱重建前内侧束。术前及术后随访评估包括临床查体和Lysholm评分,本体感觉功能采用被动活动察觉阈值进行评估。结果40例患者术后获平均33个月(7~56个月)随访。膝关节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为(56.7±8.6)分,末次随访时平均为(92.0±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50,P=0.000)。末次随访时按Lysholm评分评定疗效:优19例,良16例,可5例,优良率为87.5%。Lachman试验阴性34例,弱阳性4例,阳性2例。末次随访时患膝被动活动察觉阈值平均为2.12°±0.15°,健膝被动活动察觉闽值平均为2.09°±0.16°,差异尢统计学意义(t=0.657,P=0.515)。术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日常工作,关节稳定性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单束重建ACL前内侧束,术中保留了后外侧束,有利于隧道的精确定位和移植物固定机械强度的增加,并能加速移植肌腱的血管化和再神经支配,促进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陈哲峰王青郭敦明范卫民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检查
踝关节镜下骨膜切除术在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镜下骨膜切除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系列报告。纳入2018年12月—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踝关节镜下治疗的8例PVNS患者。其中男2例、女6例, 左踝4例、右踝4例, 年龄23~68(44.8±17.3)岁, 病程3周~4年(16.6±17.7)个月;8例患者中, 2例局限型患者行单纯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 6例弥散型患者行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术后随访, 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踝关节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 8例患者术后获得3~5年随访, 术后1年及末次随访AOFAS评分分别为(89.4±6.4)、(91.0±3.0)分, 均高于术前的(50.5±8.0)分,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9、16.44, P值均<0.001);末次随访时, 踝关节功能评价优5例、良好3例。术后1年复查MRI, 8例患者均显示无复发。结论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局限型PVNS, 以及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联合术后放射治疗治疗弥散型PVNS, 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宋黄鹤郭敦明梁文卫
关键词:滑膜炎色素绒毛结节性踝关节滑膜切除术踝关节镜手术
膜联蛋白Ⅰ在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1年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Ⅰ(ANNX-Ⅰ)在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NNX-Ⅰ在1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和5例正常对照者关节软骨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ANNX-Ⅰ在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表达(1.27±0.39)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72±0.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NX-Ⅰ可能在软骨细胞的凋亡和炎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郭敦明谈文峰王芳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
关节镜下单排和双排锚钉技术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影像学随访研究
目的:研究显示关节镜下修复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和开放手术效果相当.尽管镜下单排锚钉修复肩袖损伤能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但为了增加肩袖在肱骨近端的足印接触面积,促进更佳的腱骨愈合,减少术后肩袖再次撕裂的可能,近年来双排锚钉...
宋黄鹤郭敦明王青
骨科锤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骨科锤。;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骨科手术操作。;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1。
宋黄鹤郭敦明王青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多中心多因素相关分析被引量:78
2013年
目的调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探讨各影响闪素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江苏地区2001至2010年期间接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股骨头坏死作为观察指标,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伤侧、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手术前时间间隔、骨折复位质量、术后患肢不负重时间、内固定排列方式以及内固定是否取出作为相关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随访获得1849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平均随访时间(6.5±2.7)年。共有246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3.3%。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时间平均为伤后(17.0±4.6)个月(8-72个月)。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1603例患者调查时髋关节Harrs评分平均为(93.8±8.9)分(78-100分)。多冈素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有相关性(OR=2.078,3.423)。结论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町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复位质量明显相关。
周锦春郭敦明王青陈哲峰崔维顶范卫民刘锋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LOGISTIC模型多中心研究
鸡尾酒镇痛合剂联用丁丙诺菲透皮贴对肩关节镜术后早期镇痛疗效的对照研究
郭敦明宋黄鹤王青
软组织固定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应用软组织固定技术重建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治疗青少年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对12例诊断为复发性髌骨脱位的青少年患者,取自体半腱肌腱行MPFL重建术。全部运用软组织固定技术完成重建。术后实施快速康复方案。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根据Lysholm、IKDC和Kujala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效果。调查患者术后满意度及恢复体育活动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2个月)。全部12例患者均无再发脱位,最终随访时均恢复全范围活动度和正常的内侧结构稳定。术后Lysholm、IK-DC和Kujala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提高(P<0.01)。10例患者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其余2例为满意。75%(9/12)的患者术后6月后可以恢复术前的体育运动水平(均非专业运动员)。结论:应用软组织固定技术重建MPFL获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该方法避免了骨隧道及内植入物的相关并发症。对于骨骺未闭的青少年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牢靠的手术技术。
李祖希郭敦明宋黄鹤王青
关键词:复发性髌骨脱位青少年内侧髌股韧带
不同冷冻方法保存同种异体关节软骨移植后的生物学活性特征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观察经梯度降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关节软骨移植后的生物学活性,为临床治疗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提供依据。方法:实验组将经梯度降温、冷冻保存的兔膝关节半髁异体移植。同时设对照组。分别于术后8,12,24周进行关节软骨大体形态及组织学观察。结果:8周时移植关节软骨形态正常成活,软骨细胞排列尚整齐,12周时移植关节软骨恢复正常透明软骨形态,修复组织与周围融合。24周时部分关节软骨表面有退行性变,与周围关节软骨愈合良好。结论:经梯度降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关节软骨移植可作为修复大面积关节软骨缺损的一种治疗方法。
郭敦明吴苏稼刘刚施鑫赵建宁
关键词:冷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