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江勇

作品数:58 被引量:876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科研院所社会公益研究专项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天文地球
  • 2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8篇气候
  • 18篇黄土高原
  • 15篇降水
  • 13篇气温
  • 12篇气候特征
  • 11篇干旱
  • 10篇甘肃黄土高原
  • 7篇气候变暖
  • 7篇环流
  • 7篇变暖
  • 7篇春季
  • 5篇雪深
  • 5篇积雪
  • 5篇积雪深度
  • 5篇干旱指数
  • 5篇高空
  • 5篇高空环流
  • 4篇小麦
  • 4篇冰雹
  • 3篇地温

机构

  • 57篇中国气象局兰...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白银市气象局
  • 5篇兰州中心气象...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宁夏区气象局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 1篇天水市气象局

作者

  • 58篇郭江勇
  • 12篇林纾
  • 9篇王劲松
  • 8篇李耀辉
  • 5篇叶燕华
  • 5篇陈少勇
  • 5篇王风
  • 4篇孙成权
  • 4篇吴爱敏
  • 4篇高峰
  • 3篇马鹏里
  • 3篇王旭
  • 3篇马禹
  • 3篇石圆圆
  • 3篇高蓉
  • 3篇黄斌
  • 2篇魏锋
  • 2篇郭忠祥
  • 2篇张强
  • 1篇夏权

传媒

  • 7篇干旱地区农业...
  • 6篇干旱区研究
  • 5篇中国沙漠
  • 4篇甘肃科学学报
  • 3篇干旱区地理
  • 2篇甘肃农村科技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中国农业气象
  • 2篇新疆气象
  • 2篇干旱气象
  • 2篇2007年中...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灾害学
  • 1篇甘肃气象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5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10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祁连山区春季积雪对河西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祁连山区14个气象站1961—2005年的春季极端最大、极端最大平均、最大平均积雪深度和河西6地春小麦生育期资料,分析了时间变化规律和积雪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最大、极端最大平均和最大平均积雪深度的三阶曲线总体呈"高—低—高—低"的趋势,60、80年代增加,70、90年代减小。河西春小麦生育期提前趋势最明显的是抽穗期,其次是拔节期和成熟期。极端最大、极端最大平均和最大平均积雪深度与河西春小麦多数生育期为正相关。极端最大积雪深度与敦煌春小麦生育期相关最显著的是播种期,其次是3叶期;与张掖春小麦生育期相关最显著的是开花期,其次是孕穗期、乳熟期和成熟期;与武威春小麦相关最显著的是开花期。极端最大平均积雪深度与武威春小麦相关最显著的是开花期和成熟期。最大平均积雪深度与敦煌春小麦播种期和3叶期为正相关;与张掖春小麦相关最显著的是开花期,其次是孕穗期、抽穗期、成熟期;与武威春小麦相关较显著的是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
郭江勇王劲松
关键词:积雪深度生育期
中国西北近46a夏季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整体分析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夏季(6~8月)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该区137个测站1961—2006年历年夏季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EOF、REOF、Mann—Kendall、滑动t-检验、子波分析和功率谱分析等方法,分析该区夏季气温异常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特征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夏季近46a平均气温19.5℃,且年际变化较小。2)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生由降温到升温的转变,1994年以后变暖趋势更加明显,并在1996发生了增温的突变。全区温度变化存在7a和4a左右的周期,目前,气温仍处于偏高周期。3)根据EOF分析,夏季气温异常可分为全区一致型、准东西向差异型、准南北差异型。经REOF分析,进一步突出局地特征细分为6个区:高原区、蒙陕甘宁区、北疆区、南疆区、蒙新甘区、东部区。4)全区夏季46a增温率为0.24℃/10a,近10a变暖趋势更加明显,其中高原区、蒙陕甘宁区、蒙新甘区对全区夏季增温贡献最大。南、北疆区和东部区增温较小,局地有下降趋势,表明大部分区域增温显著,同步响应全球变暖。
石光普陈少勇郭江勇石圆圆夏权
关键词:夏季气温时空变化特征气候变暖
干旱区天气、气候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3年
干旱区的气候模拟有着很强特殊性。气候模式是研究和探讨干旱区形成物理机制的有效手段和工具。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干旱气候数值模拟和试验的研究与进展,总结和评述了陆面过程中地表反照率、土壤湿度、植被状况的参数化和对气候的影响,讨论和阐述陆面过程在气候模拟中的重要性。对干旱区的气候和天气灾害的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作了一些评述,并对干旱区数值模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指出干旱区陆面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干旱区陆面参数的标定,是改进干旱区气候模拟的重要途径。
隆霄王澄海郭江勇刘海
关键词:干旱气候数值模拟陆面过程灾害天气
陇东冬油菜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被引量:1
2002年
郭江勇
关键词:冬油菜生态气候适生种植区划
祁连山北麓春季冻土深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被引量:5
2009年
利用1961-2004年祁连山北麓11个站点的春季季节性冻土资料和9个站点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祁连山北麓冻土深度的空间和时间变化规律,并分析冻土深度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祁连山北麓春季冻土以祁连站为最大值,向高纬度和高经度方向逐渐减小,武威附近为春季冻土最小值,靠近东南方向的乌鞘岭站出现次大值区域,冻土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海拔高度关系密切;春季多年平均冻土深度为53.5 cm,年际最大值与最小值深度差为73.2 cm,随年际变化总体呈明显的减小趋势,其变化倾向率为11.3 cm/10 a,年代际变化呈阶梯状逐渐减小,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减小近20 cm;春季冻土深度减小主要受1~2月和春季平均气温升高的影响,特别是2月份气温每升高1℃,冻土深度减小7.05 cm;冻土深度大的地区,对气温变化的响应越敏感;冻土深度小的地区,对气温变化的响应相对较小。
黄斌郭江勇强玉柱张洪芬
关键词:春季冻土气温气候变化
SLP与西北地区秋季降水的关系分析
利用西北地区119年气象站1961~2005年秋季降水资料,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用相关分析和典型年对比,探讨了西北秋季降水与SLP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北地区秋季降水具有显的空间差异,最少的是青海的冷湖气象...
郭江勇林纾
关键词:秋季降水海平面气压
文献传递
新疆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形势及卫星云图特征分析被引量:40
2004年
根据1961—2003年新疆90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新疆局地、一般性和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普查43年历史天气图,将系统性冰雹天气过程分为三种天气类型,并对其进行了物理量合成诊断和环流形势分析。通过对1998—2001年GMS5红外云图的普查,得到新疆438个降雹云团。新疆降雹云团的尺度小、形状不规则、云顶温度较高,强对流云团是冰雹云的主体。
马禹王旭郭江勇
关键词:云团环流形势卫星云图降雹冰雹云
西北地区伏期干旱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利用西北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省(区)140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0年30a的伏期(7~8月)总降水、蒸发资料计算干旱指数,用REOF方法对伏期干旱指数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等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选取了5个特别干旱...
吴爱敏郭江勇王劲松
关键词:干旱
文献传递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近46a秋季气候变暖分析被引量:38
2009年
利用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137个测站,近46 a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REOF、Mann-Kendall、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西北区秋季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秋季气温增温明显,近46 a增温率0.36℃/10a.从1971年开始气温呈增加趋势,1988年有一次显著突变,其后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②秋季气温标准差在青海高原西部、新疆东部—北疆和内蒙古是一个高值区。③秋季区域平均气温单调增温而无明显转型期,全区性的前10个偏热年,80%出现在1990年以后,各分区的异常偏热年,90%也出现在1990年以后;气温异常变化存在5 a左右和22 a的周期,无论从年代际的变化来看,还是从20 a以上的气候变化层次来看,振幅向高温增大,气温趋势仍在居高不下的位置。④秋季气温存在演变的地域差异,新疆区和蒙陕甘宁青区东西变化相反。⑤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秋季气温异常细分为蒙陕甘宁区、北疆区、南疆区和高原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区秋季气温的转折大致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至70年代初期,由下降转为上升;各区秋季气温在1987—1988年发生一次突变。
陈少勇郭江勇韩通石圆圆
关键词:秋季气温气候变暖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42
2009年
利用中国西北干旱区138个测站,近46年历年平均地面月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多项式拟合、EOF、REOF、Mann-Kendall、子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干旱区年平均气温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1)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近46年增温率为0.34℃/10 a。新疆西部、青海高原东部的部分地方受大地形背风坡影响有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余大部分区域增温显著,同步响应全球变暖。(2)年平均气温标准差分布不均匀。除南疆和海东-陇南一带相对较小,该区其余大部分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稳定性差。(3)蒙陕甘宁-塔里木盆地是该区气温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年平均气温的演变在干旱半干旱区一致性程度较高。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发生降温-升温转型,1986年有一次显著突变,其后气温达到一个更显著的增暖时期;全区性的前10个偏热年,全部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及以后,各分区的异常偏热年,大多数也出现在1990年以后;气温异常变化存在5年和10年左右的周期,从15年以上的变化层次来看,气温趋势还在偏高的位置。(4)年平均气温存在演变的地域差异,蒙新区和陕甘宁青区南北变化相反。(5)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年平均气温异常细分为北部区、高原区、南疆区和东部区4个分区。西部干旱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的转折存在区域差异,高原和南疆区单调增暖,无明显转折,北部区的转暖时间比较低纬度的东部大致要早5年左右。受高原"启动区"影响,其它区的突变比高原要晚3~10年,其它区的年代际变化比高原要晚1~2年。
陈少勇郭江勇郭忠祥高蓉石圆圆
关键词:年平均气温气候变暖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