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珍妮

作品数:79 被引量:235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3篇脑血
  • 29篇血流
  • 29篇脑血流
  • 21篇卒中
  • 18篇脑血流自动调...
  • 16篇血性
  • 16篇缺血
  • 12篇多普勒超声
  • 12篇颅多普勒
  • 12篇经颅多普勒
  • 12篇超声
  • 11篇颅多普勒超声
  • 11篇经颅多普勒超...
  • 10篇血管
  • 10篇右向左分流
  • 9篇动脉
  • 9篇头痛
  • 9篇出血
  • 8篇急性
  • 7篇溶栓

机构

  • 47篇吉林大学第一...
  • 28篇吉林大学白求...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吉林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华大学
  • 2篇北京美联泰科...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陕西省第二人...
  • 1篇吉林省医学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省神经精...
  • 1篇定州市人民医...

作者

  • 79篇郭珍妮
  • 47篇杨弋
  • 24篇邢英琦
  • 20篇靳航
  • 9篇王赞
  • 9篇杨乐
  • 7篇吴江
  • 7篇吕珊
  • 6篇辛在娥
  • 6篇闫硕
  • 6篇孙欣
  • 5篇张付良
  • 5篇刘嘉
  • 4篇邓方
  • 4篇何思源
  • 4篇张洪量
  • 4篇张鹏
  • 3篇王爽
  • 3篇白晶
  • 3篇刘亢丁

传媒

  • 2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7篇中国卒中杂志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脑血管病...
  • 2篇2014`中...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0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1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8篇2011
  • 1篇2010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亚型缺血性脑卒中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
杨弋邢英琦郭珍妮刘嘉闫硕
脑出血后死亡神经元标记方法的研究进展
2015年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脑卒中的一种亚型,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于脑出血的损伤机制知之甚少,而治疗方法更是乏善可陈。脑出血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基础实验来进行,实验性脑出血模型的选择和建立对于研究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过程和药物疗效方面至关重要,目前广泛应用于动物实验的两个脑出血模型为基底节自体血或胶原酶注射。
靳航郭珍妮吴江邢英琦杨弋
关键词:脑出血模型实验性脑出血胶原酶注射自体血INTRACEREBRAL神经元死亡
不同亚型缺血性脑卒中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研究
目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与脑卒中的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和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是TOAST分型中最常见的两种亚型,由于它们的发病机制不同,对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的影响也可能不同。本研究旨在明确两种卒中亚型动态脑...
杨弋郭珍妮邢英琦闫硕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外泌体在缺血性卒中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与应用
2024年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但目前缺乏有效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外泌体是一种天然的囊泡,可以通过递送蛋白质、脂质、核酸发挥细胞间通讯的作用。缺血性卒中发生后,外泌体分泌量增加且内容物发生变化,因此可以作为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用以辅助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本文旨在综述外泌体在缺血性卒中中潜在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外泌体在卒中后的修复作用以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前景,最后我们简要介绍了基于外泌体的临床研究现状。
尹文婧曲瑒任佳欣马虹印(综述)郭珍妮杨弋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外泌体药物输送
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后急性心肌梗死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20年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极高,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是其国际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静脉溶栓治疗在给患者带来巨大获益的同时,其风险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溶栓后急性心肌梗死就是其中一种罕见但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原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的心肌细胞缺血死亡。但是关于溶栓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其与溶栓治疗的相关性仍不清楚,本文结合病例报道阐述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适宜的临床应对策略。
陈白杨孙欣白涛张付良郭珍妮靳航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病例报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估尤瑞克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发病3 d以内的单侧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卒中患者58例,随机分配至尤瑞克林组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缺血性卒中常规药物治疗,28例尤瑞克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尤瑞克林0.15 PNA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连续应用(8±2)d。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手指血压监测仪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血流调节功能进行监测。结果尤瑞克林治疗组,治疗后患侧半球相位差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而健侧半球的相位差在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中,治疗前后患侧半球和健侧半球相位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可能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患侧大脑半球的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
马虹印吕珊靳航孙欣郭珍妮杨弋
关键词:尤瑞克林脑血流自动调节急性缺血性卒中
进行性单侧颜面萎缩症交感神经功能障碍至关重要
本文对一例进行性单侧颜面萎缩症病例进行了介绍。此病例特点为患者颜面萎缩对侧的大脑萎缩且经颅多普勒提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男性,63岁,既往进行性右侧颜面萎缩症病史10年,近期出现颜面部疼痛。头颅核磁共振显示左侧额顶叶...
郭珍妮张洪量杨戈
关键词:颜面萎缩交感神经磁共振成像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节选版)——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管理被引量:32
2019年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年发病率为(1~27)/10万,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风险增加.中国人群SAH年发病率在各个地区也不一致,在南部、北部地区的发病率普遍较高.
董漪郭珍妮李琦倪伟谷鸿秋顾宇翔董强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梗死脑血管痉挛再出血
源于血脑屏障功能紊乱的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研究进展
2018年
中枢神经系统稳定发挥功能与神经血管单元内多种细胞的协作以及血脑屏障结构的完整密不可分。神经血管单元包括血管细胞、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其中内皮细胞及其他细胞共同形成血脑屏障,是连接中枢系统和全身其他系统的重要稳态位点,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1]。神经血管单元中的细胞成分异常突变引起与神经变性相关的血脑屏障功能紊乱,会导致某些罕见的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发生。下面将从一些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受累的相关细胞类型分类,对于源于血脑屏障功能紊乱的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疾病做一综述。
何岍妍塔淞杨新宇邬雪涵郭珍妮畅君雷杨弋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血脑屏障神经血管血管细胞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的研究
朴影张亚男孙晴晴郭珍妮王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