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糖尿病患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3篇病患
  • 2篇胰岛
  • 2篇胰岛素
  • 1篇地特胰岛素
  • 1篇心肺
  • 1篇心肺复苏
  • 1篇心肺复苏患者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胸外科患者
  • 1篇血红蛋白
  • 1篇压疮
  • 1篇胰岛素强化
  • 1篇胰岛素强化治...
  • 1篇预混胰岛素

机构

  • 5篇开封市第二人...

作者

  • 5篇郭瑶
  • 3篇刘宇
  • 3篇白玉晓
  • 3篇王冰
  • 3篇刘会霞
  • 3篇娄东亮
  • 3篇王贵锋
  • 1篇张文田
  • 1篇贺丽
  • 1篇金晓烨
  • 1篇杨超
  • 1篇宋亚红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心肺复苏患者采用组合低温技术行脑低温保护可行性研究
金晓烨杨超贺丽张文田宋亚红郭瑶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45
2015年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开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使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预混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BG)、体质指数(BMI)、血糖波动幅度(MAGE)以及平均血糖(MBG)和血糖变异系数(CV),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 h BG、Hb A1c、MBG、MAGE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V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疗效确切,能够有效降低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和程度,安全性比较高。
王贵锋白玉晓娄东亮刘会霞王冰刘宇郭瑶
关键词:2型糖尿病老年地特胰岛素瑞格列奈预混胰岛素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超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究超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否获益。方法超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共82例,随机分为2组,胰岛素泵+二甲双胍组(A组),二甲双胍组(B组),共治疗12周,检测葡萄糖耐量试验检测血糖、c肽,计算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HOMA-β。结果治疗前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周时联合治疗组2hPBG、HbA1c、HOMAβ低于二甲双胍组(P<0.01);联合治疗组FINS、OGTT2hINS低于二甲双胍组(P<0.05),上述指标A组BMI大于B组。结论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有益于改善超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而强化治疗后二甲双胍续贯治疗显示优势。
王贵锋白玉晓娄东亮刘会霞王冰郭瑶刘宇
关键词:2型糖尿病超重初诊胰岛素强化治疗
餐后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HbA_1c达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正在使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坚持3个月的餐后运动后HbA1c的变化,探讨餐后运动对HbA1c达标的影响。方法 HbA1c值在5.50%~9.50%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83例,分为运动前组和运动后组。留取各患者参与运动前、后空腹的静脉血,采用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HbA1c,采用自身对照统计学方法得出统计学结果。结果经过3个月的餐后运动后,运动后组的HbA1c值下降(1.14±0.44),并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HbA1c的达标,运动后组与运动前相比有明显增加(P〈0.05),为(48.19%)v(s61.44%)。结论经过3个月的坚持餐后运动,运动后组的HbA1c值显著下降,2型糖尿病患者达标率明显上升。
王贵锋王冰白玉晓娄东亮刘会霞郭瑶刘宇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
集束化护理预防胸外科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的实践效果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预防胸外科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胸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仅实施胸外科手术常规护理干预,预防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比较术后5d时两组患者各部位压疮风险(Braden压疮风险评分量表)、压疮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差异。结果:术后5d时,预防组患者头枕部、肩胛部、骶尾部Braden压疮风险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 05);而两组患者手肘部、足跟部Braden压疮风险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预防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避免胸外科患者术后压疮,对其预后恢复有利。
郭瑶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胸外科压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