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秋霞
- 作品数:4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治疗组喂以高脂饲料和双歧杆菌。6 w后比较各组大鼠肝指数和肝组织学改变,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以及肝总脂肪(HLs)含量,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禁食诱导脂肪因子(FIAF)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肝指数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肝指数和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LT、AST、TC、TG和HLs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ALT、AST、TC、TG和HLs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FIAF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FIAF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双歧杆菌能够降低NAFLD大鼠的血脂水平,减少肝脏组织中脂肪的沉积,改善肝脏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的摄入和抑制FIAF基因的表达有关。
- 胡迎宾彭娜郭秋霞
- 关键词:双歧杆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血脂代谢
- 黛力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后焦虑和抑郁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0
- 2015年
-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效果,为FD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2012-11/2014-05收治的110例F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对治疗的满意度、心理状态、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92.7%,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为83.6%,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4.5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FD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情绪障碍,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 郭秋霞彭娜吕飞姜齐宏
-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功能性消化不良
- 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13例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观察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47例,随机分为曲美布汀组(治疗A组)和莫沙必利组(治疗B组)各116例,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组(联合组)115例。治疗A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2 g,tid,饭后服;治疗B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5 mg,tid,饭前服;联合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其中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每次0.2 g,tid,饭后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每次5 mg,tid,饭前服。3组患者疗程均为4周。评价各组症状改善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347例入选患者中339例完成治疗和随访。联合组治疗4周后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上腹胀和恶心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88.4%,76.9%,72.9%,61.8%,86.7%和81.7%,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胀和恶心症状改善明显优于治疗A组和治疗B组(P<0.05)。3组上腹部烧灼感症状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A组、治疗B组和联合组治疗4周后总体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60.2%,61.1%,78.8%,联合组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A组、治疗B组和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0.9%和1.8%(P=0.776),均较轻。结论曲美布汀联合莫沙必利可明显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 胡迎宾冯觉平彭娜吕飞郭秋霞
- 关键词:曲美布汀莫沙必利
- 结构脂肪乳与中/长链脂肪乳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比较结构脂肪乳和中/长链脂肪乳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C6~24),试验组患者给予结构脂肪乳注射液(C6~24),剂量以等氮等热量原则计算,通过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注,每日16~18 h,连续输注7 d。观察两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前清蛋白(PAB)、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AG)、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水平,记录住院时间、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7天,两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但试验组患者ALT、AST、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试验组患者TC、TAG、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结构脂肪乳较中/长链脂肪乳可减少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的肝脏代谢负担,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改善营养状况且安全性好。
- 彭娜吕飞郭秋霞
- 关键词:结构脂肪乳长链脂肪乳肝切除术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