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冬梅
- 作品数:26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在视觉—动作方面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10岁到 1 3岁男性ADHD儿童在镶嵌图形、眼手协调、视力追踪和数字划销等视觉—动作实验上的分数显著低于同一年龄段的男性正常儿童 ,显示ADHD儿童的视觉—动作能力比正常儿童差。ADHD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 ,知觉方式的场独立性较弱 ,心理机能分化程度较低。
- 金冬梅孟庆茂
- 关键词:儿童心理机能注意力
- 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效果和优化措施被引量:17
- 2014年
- 通过对9所高校542名在校和新近毕业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沟通能力、应对变化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责任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抓住机遇能力等10项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高校对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效果较好,但与学生的期望尚有一定的距离。高校可采取提高对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重视程度、了解对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培养效果等优化措施来提升培养大学生核心就业能力的效果。
- 金冬梅张樱峰杜蕾温志毅
- 关键词:大学生
- 绩效考核引起企业员工间过度竞争的研究
- 2010年
- 在论证员工间的竞争应适度的基础上,分析了绩效考核引起员工间过度竞争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考核过程和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
- 李华陈晨金冬梅
- 关键词:绩效考核
- 针对大学生心理求助特点建构心理援助体系被引量:3
- 2008年
- 文章以实证调查研究的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大学生心理求助的一般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援助的针对性和效果,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援助体系的设想和建议。
- 刘立新金冬梅董竹娟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援助
- 人员测评模拟课程教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在高校教学中初步得以开展,它在高校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在介绍目前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的教学目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流程和实际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分析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改善人员测评模拟实践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
- 金冬梅卢月任珊温志毅
- 关键词:人员测评教学研究
- 招聘工作——王府井百货人才队伍建设重要的一环
- 2014年
- 评述北京王府井百货招聘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论述招聘工作在其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完善其招聘工作的建议。
- 金冬梅刘驰赵雨薇温志毅
- 关键词:王府井百货招聘人才队伍建设
- “80后”员工组织支持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偏相关分析和分层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80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对其离职倾向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并在影响作用方面与工作满意度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80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呈多维结构,可分为工具性支持感、情感性支持感、利益性支持感、价值性支持感和发展性支持感五个维度。"80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总体对其离职倾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并且单独地、利益性和发展性支持感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80后"员工的组织支持感比工作满意度对其离职倾向有更强的影响作用。
- 金冬梅卢月任珊周苏旎温志毅
- 关键词:离职倾向组织支持感工作满意度
- 动态工作环境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研究
-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很突出。本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动态工作环境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以我国276名中小学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采用层级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动态工作环境对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正...
- 张莹翠金冬梅
- 关键词:职业倦怠中小学教师
- 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研究
- 当前新生代员工的离职现象突出,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和自我概念理论,探讨了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以443名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层级回归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德行领导对新生代员工离职意向有显著负向影...
- 姚新宇金冬梅
- 关键词:德行领导离职意向组织自尊集体主义新生代员工
- 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的建构被引量:4
- 2016年
- 实习是大学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环节,现在更加强调其联结大学和职场的功能。本研究针对目前大学生实习评价不客观、不全面以及对大学生实习活动指导不充分等问题,提出建构新的大学生实习评价模型。模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实习单位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为大学生的实习表现;另一部分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建模理论基础,以实习指导教师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为实习对学生自我的促进,评价指标为促进工作适应、促进职业发展和促进就业,评价方法为关键事件法。模型两个部分的评价成绩依权重合并,形成最终评价成绩。
- 金冬梅杜蕾刘立新
- 关键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