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可国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腰椎
  • 2篇腰椎间盘
  • 2篇腰椎间盘突出
  • 2篇椎间盘
  • 2篇椎间盘突出
  • 1篇滴注
  • 1篇凋亡
  • 1篇短波治疗
  • 1篇多巴
  • 1篇眩晕
  • 1篇血性
  • 1篇炎平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手术
  • 1篇腰椎手术失败...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注射

机构

  • 3篇解放军第45...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 1篇解放军第41...
  • 1篇解放军456...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金可国
  • 3篇缪咏梅
  • 2篇万太玉
  • 1篇杨玉庆
  • 1篇陈沛源
  • 1篇韩燕
  • 1篇王洛伟
  • 1篇臧少梅
  • 1篇万太玉
  • 1篇刘海燕
  • 1篇宫业友
  • 1篇孙明云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dopa诱导PC12细胞凋亡及Ca^(2+)浓度、pH值变化的实验研究
2000年
目的 研究左旋多巴 (L- dopa)对 PC1 2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及诱导机制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 PC1 2细胞为多巴胺 (DA)神经元的细胞模型 ,用流式细胞术及共焦镜等技术检测不同浓度 L- dopa所致的凋亡率以及胞浆 Ca2 +浓度、p H值的改变。结果  50μmol/ L、1 0 0μmol/ L、1 50μmol/ L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 1 2 .4%、2 4 .4%、37.2 % ;1 50μmol/ L L- dopa处理后 ,细胞浆 Ca2 + 浓度升高 ,p H值下降。结论  L- dopa可以诱导 PC1 2细胞凋亡 ,呈明显量效关系 ,提示 L- dopa可能会通过凋亡这条途径损害 DA神经元 ,导致疗效减退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胞浆 Ca2 + 浓度升高或胞浆酸化介导细胞凋亡。
韩燕王洛伟杨玉庆陈沛源金可国宫业友孙明云
关键词:左旋多巴PC12细胞
62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5
2002年
目的 分析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 ,以预防手术失败的发生 ,并提出避免再次手术的主要措施。方法 对我院 1989年 6月~ 2 0 0 0年 10月施行再次手术的 6 2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患者的初次手术失败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发现初次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合并椎管狭窄松解不彻底 ,椎管内硬膜外瘢痕粘连致椎管狭窄 ,多间隙突出遗漏 ,未找到髓核 ,髓核取出不彻底 ,经皮穿刺髓核吸出定位错误未吸到椎间盘。讨论 主要措施 :1加强术者的责任心 ,准确定位。 2注意手术方法选择及准确性。 3术中操作要细致轻柔 ,切忌粗暴 ,避免过多的剥离组织 ,术中止血要彻底 ,术后引流充分 ,以防血肿机化、神经粘连及椎管内硬膜外瘢痕粘连致椎管狭窄。
万太玉缪咏梅金可国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依达拉奉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256例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依达拉奉经过反复多次临床研究和科学实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及所伴随神经症症状,自2009年3月-2012年2月,解放军第456医院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并与传统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报道如下。
金可国李晓琴刘海燕
关键词:依达拉奉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硬膜外注射加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
2001年
万太玉臧少梅金可国缪咏梅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硬膜外注射超短波治疗
静滴喜炎平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被引量:10
2002年
万太玉缪咏梅金可国
关键词:喜炎平注射液过敏性休克静脉滴注病例报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