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钟华

作品数:208 被引量:1,076H指数:17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25篇期刊文章
  • 67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7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4篇细胞
  • 37篇皮肤
  • 27篇荨麻
  • 27篇荨麻疹
  • 27篇超声
  • 21篇慢性
  • 16篇慢性荨麻疹
  • 14篇胎儿
  • 13篇受体
  • 13篇皮炎
  • 12篇血清
  • 12篇综合征
  • 11篇特应性
  • 11篇肿瘤
  • 11篇组胺
  • 10篇特应性皮炎
  • 9篇抗组胺
  • 9篇抗组胺药
  • 8篇造影
  • 8篇特异

机构

  • 19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三人...
  • 1篇解放军第42...

作者

  • 204篇钟华
  • 118篇郝飞
  • 60篇宋志强
  • 36篇钟白玉
  • 31篇翟志芳
  • 28篇杨希川
  • 26篇郭燕丽
  • 23篇阎衡
  • 21篇李锐
  • 19篇郝迎学
  • 17篇王欢
  • 16篇叶庆佾
  • 16篇余佩武
  • 15篇薛雅方
  • 15篇段灵敏
  • 13篇邓凤莲
  • 13篇刘建君
  • 13篇张晓航
  • 12篇王琰
  • 9篇王莉

传媒

  • 19篇临床皮肤科杂...
  • 16篇中华皮肤科杂...
  • 13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实用皮肤病学...
  • 9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第五届川渝皮...
  • 5篇中华超声影像...
  • 4篇皮肤病与性病
  • 4篇中国社区医师
  • 3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3篇重庆医学
  • 3篇免疫学杂志
  • 3篇实用护理杂志
  • 3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中华临床免疫...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年份

  • 3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6篇2015
  • 19篇2014
  • 18篇2013
  • 33篇2012
  • 20篇2011
  • 23篇2010
  • 10篇2009
  • 17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 6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4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晚孕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的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羊水或脐血染色体分析确诊为唐氏综合征的32例胎儿的产前系统超声表现。结果 32例唐氏综合征中,超声检出鼻骨发育不良29例,持续伸舌28例,小指中节指骨缺如3例,脐动脉S/D升高13例,肱骨股骨短小9例,颈后皮肤皱褶(NF)增厚9例,胃十二指肠扩张7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每例唐氏综合征均有2项以上的不同超声软指标异常表现,尤其以鼻骨异常及持续伸舌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0.63%、87.50%。系统超声筛查唐氏综合征敏感性为96.88%。结论唐氏综合征胎儿中晚孕期可有多项超声改变,其中鼻骨异常及持续伸舌是最常见的表现。
张晓航李锐段灵敏薛雅方张雪梅王琰刘建君郭燕丽钟华姚宏
关键词:胎儿唐氏综合征
腹腔镜冲洗吸引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腔镜冲洗吸引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控制阀和通过连接管与控制阀连通的通水管,所述通水管包括有内管和套接在内管外的可伸缩的套管,所述内管通过张紧螺母与连接管固定相连;所述冲洗吸引器还包括套管尾端可与...
郝迎学余佩武钟华
文献传递
CO_2气腹对胃癌细胞腹腔种植转移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比较不同压力CO2气腹处理的人胃癌MKN-45细胞在裸鼠腹腔内的成瘤数量、重量及裸鼠生存时间,探讨CO2气腹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和5、10、15 mm Hg CO2气腹组),即将胃癌细胞在5%CO237℃条件下或5、10、15 mm Hg 100%CO237℃条件下培养4 h,然后收集细胞并将2×106个细胞注射入裸鼠腹腔,建立胃癌腹腔转移动物模型。4周后处死裸鼠,观察其腹腔成瘤率、成瘤数量和重量以及裸鼠生存时间。结果各组裸鼠腹腔成瘤数量、肿瘤总重量和生存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气腹压力≤15 mm Hg时CO2对胃癌MKN-45细胞在裸鼠腹腔内的种植转移无显著影响。
郝迎学钟华石彦曾冬竹唐波饶芸余佩武
关键词:气腹肿瘤种植肿瘤转移
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
2004年
半胱氨酸白三烯是一类重要的炎症介质 ,其受体主要有CysLT1和CysLT2两种亚型。人和鼠的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 (CysLTR)的基因序列的种间同源性较高。CysLTR存在 7个跨膜疏水区 ,由六个亲水环连接 ,为典型的GPCR结构 ,其信号转导部分遵循G蛋白信号通路的机制。CysLT1和CysLT2的组织分布不尽相同 ,但在肺间质巨噬细胞、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脾脏 ,其密度均较高。CysLTR在哮喘。
钟华郝飞
关键词:受体
不同压力的二氧化碳气腹对胃癌细胞迁移运动和细胞骨架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通过体外模拟气腹环境,观察不同压力CO2或He(helium)对胃癌细胞MKN-45迁移运动和细胞骨架的影响。方法将MKN-45细胞置于充满CO2或He的密闭培养箱中,按模拟气腹种类不同分为对照组、CO2气腹组和He气腹组,模拟气腹压力分别为12mmHg和15mmHg,作用时间均为4h。于处理结束后即刻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培养液pH值;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运动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变化。结果CO2组细胞培养液呈酸性,He组细胞培养液呈碱性。CO2组和He组在12mmHg压力下MKN-45细胞穿过滤膜的数量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 15mmHg组细胞穿过滤膜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He15mmHg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2 15mmHg组细胞微丝、微管结构模糊,伪足消失。结论在临床常用气腹压力(12mmHg)下CO2对胃癌细胞迁移运动及细胞骨架无明显影响;在15mmHg压力下,CO2对胃癌细胞迁移运动起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细胞骨架受破坏有关。
郝迎学钟华张超钱锋饶芸余佩武
关键词:气腹细胞运动细胞骨架共聚焦显微镜
30例双胎输血综合征声像图特征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双胎输血综合征的预测、诊断及价值。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11年3月在本科确诊,并有最终随访结果的30例双胎输血综合征孕妇的60个胎儿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孕妇中共60个胎儿,17例孕妇的胎儿S/D增高,而且受血儿较供血儿增高明显;14例孕妇的受血儿心脏增大,1例孕妇供血儿心脏增大;8例孕妇的供血儿为贴壁儿;20例孕妇接受胎儿镜治疗,15例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脐带帆状入口和边缘入口的胎儿经治疗后存活率低。结论产前超声对双胎输血的及时诊断、治疗和提高胎儿生存率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李哲张晓航李锐华兴钟华薛雅方郭燕丽陈朝晖唐春霖
关键词:超声表现双胎输血综合征胎儿镜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被引量:2
2014年
临床资料 患者,男,40岁。主因躯干、双上肢红斑2年,于2010年8月7日就诊。患者2年前面部、躯干双上肢开始出现红斑,并进行性增多,偶伴瘙痒。皮损遇热或进食辛辣食物加重。无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皮肤黏膜出血、吞咽困难等不适。平素体健,无酗酒史。家族中无类似发病者。院外多次诊断“泛发性特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部分皮损给予外用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后无明显缓解。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无异常。皮肤科情况:躯干、双上肢散在大小不等的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图1),皮损摩擦后未见风团出现,无肝掌,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增大。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均正常,抗核抗体(ANA)(-);抗可浸出核抗原(ENA)(-),肝肾功能无异常,癌胚抗原(CEA)11.84 ng/ml(正常值0~15 ng/ml)。背部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处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示: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周围可见到中度的单一核细胞浸润,浸润细胞为圆形、椭圆形,细胞大小较一致,分化良好,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图2a);甲苯胺蓝染色可见部分细胞胞质内紫红色颗粒(图2b)。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表现,诊断为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建议病人行骨髓穿刺、X线检查、免疫球蛋白测定等进一步检查,患者因经济等原因,拒绝检查。电话随访1年,皮损无明显变化,仅在饮酒后出现皮损加重,但可恢复。
宋志强钟华翟志芳钟白玉郝飞
关键词:肥大细胞增生症
皮肤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一例
2009年
患者男,20岁,因右大腿起皮疹5个月,泛发全身2个月余就诊。体检:躯干、四肢散在分布的蚕豆至鸽蛋大小的暗红色结节,表面无破溃,质韧,无压痛。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背部皮损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染色证实为母细胞性NK细胞淋巴瘤。经依托泊苷+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地塞米松+甲氨蝶呤方案化疗后缓解。
钟华黄慧张琬阎衡叶庆佾钟白玉杨希川
关键词:淋巴瘤杀伤细胞少见病
维A酸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临床多中心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比较0.1%维A酸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扁平疣患者2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应用0.1%维A酸乳膏和喷昔洛韦乳膏为治疗组,0.1%维A酸乳膏和不含喷昔洛韦的基质乳膏为对照组,疗程均为6周。分别选择靶皮损和全部皮损,并记录治疗前后疗效指数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入组240例,完成试验225例。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疗效指数分别为18.5±32.2、33.9±30.2和70.2±37.1,基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45.5%和28.6%,总有效率为74.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4、6周疗效指数分别为19.3±26.2、32.9±39.1和49.8±40.0,基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17.7%和25.7%,总有效率为43.4%。治疗组在治疗后6周基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喷昔洛韦乳膏可协同0.1%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效果。
郝飞谢红付郑敏金德惠杜华钟华陈翔吕中法宋亚丽邓军
关键词:扁平疣维A酸
体外模拟二氧化碳气腹对人胃癌细胞迁移运动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通过体外模拟气腹环境,观察不同压力二氧化碳(CO2)和氦气(He)对胃癌细胞MKN-45迁移运动的影响。方法将MKN-45细胞置于充满CO2或He的密闭培养箱中,按模拟气腹种类不同分为对照组、CO2气腹组和He气腹组,模拟气腹压力分别12mm Hg和15mm Hg,作用时间均为4h。于处理后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培养液pH值;用Transwell法观察细胞迁移运动变化。结果处理结束后即刻检测,CO2组细胞培养液呈酸性,He组细胞培养液呈碱性。CO2组和He组在12mmHg压力下MKN-45细胞穿过滤膜的数量较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P>0.05),CO215mmHg组细胞穿过滤膜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He15mmHg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P>0.05)。结论在临床常用气腹压力下(12mmHg)CO2对胃癌细胞迁移运动无明显影响。
郝迎学钟华曾冬竹石彦饶芸周立新余佩武
关键词:气腹胃肿瘤细胞运动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