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赖赖

作品数:40 被引量:100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8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电感耦合
  • 11篇质谱
  • 11篇离子
  • 10篇等离子体质谱
  • 10篇电感耦合等离...
  • 10篇电感耦合等离...
  • 10篇血清
  • 4篇体外
  • 4篇染毒
  • 4篇染毒大鼠
  • 4篇细胞
  • 4篇ICP-MS
  • 3篇血铅
  • 3篇血液
  • 3篇脏器
  • 3篇同位素
  • 3篇铅染毒
  • 3篇铅染毒大鼠
  • 3篇前处理
  • 3篇微量元素

机构

  • 40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市疾病预...
  • 4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北京牛牛基因...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理化分...
  • 2篇解放军第26...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天津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北京市海淀区...
  • 1篇丰台区疾病预...
  • 1篇青海省疾病预...
  • 1篇潍坊市精神卫...
  • 1篇安捷伦科技(...
  • 1篇安阳市肿瘤医...

作者

  • 40篇闫赖赖
  • 26篇王京宇
  • 11篇欧阳荔
  • 11篇刘雅琼
  • 9篇曾静
  • 7篇解清
  • 6篇李智文
  • 5篇王栋芳
  • 4篇刘丽萍
  • 4篇陈曦
  • 4篇牛刚
  • 4篇文华
  • 3篇刘多见
  • 3篇姚碧云
  • 3篇赵鹏
  • 3篇黄宁华
  • 3篇付娟玲
  • 3篇鹿群
  • 3篇卢庆彬
  • 3篇张钰

传媒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实验技术与管...
  • 3篇卫生研究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中国生育健康...
  • 3篇环境卫生学杂...
  • 2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质谱学报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第二届中国国...
  • 1篇2017环境...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初探稀土分析在生命研究中的作用与位置
实验目的:稀土元素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稀土分析则是稀土研究不可或缺的工具。一如既往,本课题组依然将稀土分析及其与生命现象之关系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尝试探索稀土元素作为饲料添加剂或者稀土微肥时为何能够促进...
闫赖赖任肖剑贾金柱王京宇
关键词:稀土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疾病诊断
GC-MS测定血清胆固醇及其标志物前处理条件正交试验优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GC-MS测定血清胆固醇及其标志物的样品前处理条件,并对最优试验方案进行方法学评价。采用L_(16)(2^(11))正交设计对影响GC-MS测定血清胆固醇及其标志物前处理的3个关键步骤共7个因素——皂化(KOH-乙醇浓度、皂化温度和时间)、萃取(正己烷用量)和衍生化(衍生化温度、时间和用量)进行优化。得到最优前处理条件组合如下:KOH-乙醇溶液浓度为1mol·L^(-1);皂化温度70℃;皂化时间60min;萃取剂用量2mL;衍生化温度70℃;衍生化时间60min;衍生化试剂用量100μL。所建方法准确性和精密性良好,方法学评价指标优于文献报道。
张钰王栋芳曹冰罗世恒刘雅琼黄宁华闫赖赖王京宇
关键词:GC-MS正交试验胆固醇标志物前处理
戊肝病毒感染者血清中25种微量元素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本研究从元素角度探讨戊肝感染与血清微量元素或元素比的关系,筛选能够反映疾病特征的元素,为研究戊型肝炎提供金属组学方面的思路和手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按照年龄、性别匹配原则选择病例和对照,其中病例组96例,对照组138例。样本均来自海淀区预防医学会海健门诊部。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病例组(戊肝病毒感染者)和对照组血清中25种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比较2组人群血清微量元素的差异并筛选与戊型肝炎感染有关的元素。结果 2组人群血清中19种微量元素有统计学差异(P <0. 05),241个元素对在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用Logistic回归筛出铬、锰、铀、锑、铷和锌6种可能与戊型肝炎感染有关的元素。结论戊肝感染人群和正常人群血清中某些微量元素存在含量差异,提示戊肝感染者体内存在微量元素代谢失调。
王轶晗王轶晗赵倩倩解清解清闫赖赖
关键词:戊肝病毒感染者血清微量元素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分析大鼠血、毛发及脏器中铅浓度及同位素比值被引量:8
2011年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同时测定铅浓度及同位素比值的方法,并应用于染毒大鼠血、毛发及组织脏器测定,以考察大鼠体内铅浓度及同位素比值分布情况及染毒剂量对其的影响。标准物质牛全血铅浓度测定结果为(278±4)μg/L,在证书标准值(283±18)μg/L范围内;测定10μg/L Pb标准溶液的RSD<0.7%,铅同位素比值204Pb/206Pb,207Pb/206Pb和208Pb/206Pb的RSD分别小于0.3%,0.15%和0.15%;当铅测定浓度大于8μg/L时,Pb同位素比值测定精密度受浓度影响较小;以铅各同位素的分浓度加和计算总铅浓度,比用208Pb估算总铅浓度更为准确合理。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大鼠各组织脏器对铅具有选择性蓄积,铅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股骨>肾>毛>肝>全血,各组织脏器中铅同位素指纹亦有不同。血铅相对于毛发铅更适于作为反映体内铅蓄积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曾静闫赖赖欧阳荔王京宇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同位素比值
铬酸盐职业接触人群全血中铬、铅、镉、锰水平与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关联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铬酸盐职业接触人群全血中铬、铅、镉、锰水平与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关联。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铬酸盐接触人群170人和非接触人群123人,收集研究对象的全血和基本信息,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研究对象全血铬、铅、镉和锰的浓度,使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测定全血中红细胞相关指标。运用加权分位数和回归(weighted quantile sum,WQS)、分位数g计算和贝叶斯核机器回归(Bayesian kernel machine regression,BKMR)分析全血血铬、铅、镉和锰水平与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关联。结果铬酸盐接触组人群的全血铬中位数[2.34(1.38,4.59)μg/L]和全血锰中位数[14.08(11.37,17.35)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1.01(0.71,1.94)μg/L]和[11.95(10.07,14.80)μg/L],两组人群全血铅和血镉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控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BMI、吸烟及饮酒等混杂因素后,与对照组相比,接触组人群中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count,RBC)、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以及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variation of red bloo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CV)升高(P<0.001),而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及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in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SD)显著降低(P<0.001)。WQS分析显示重金属总体水平与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和RDW-CV呈整体正相关,其中锰的权重系数最大;分位数g计算和BKMR分析显示RBC和RDW-CV与重金属混合物总体水平呈正相关,而MCH和RDW-SD与重金属混合物总体水平呈负相关。分位数g计算分析显示重金属混合物中引起铬酸盐劳动者RBC增加的主要金属为铬;BKMR分析显示重金属混合物水平从第25个百分数上升到第75个百分数时,RBC增加了42.3%。结论铬酸盐职业接触可能引�
龙昌茂胡贵平闫赖赖余善法王天成贾光
铅染毒大鼠血液中铅与其他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铅染毒大鼠血液中铅与其他元素之间的关系。选取75只健康的4周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随机分为25组,各组染毒剂量均不相同。在实验开始的第40、80、120天,分别从各组中随机选取1只大鼠,乙醚麻醉后取股动脉血。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血中的24种元素含量,并对铅与其他元素做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染毒周期,染毒剂量与血铅浓度的关系各有不同。血铅浓度随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但染毒剂量在5~70mg·kg-1时,80天染毒组的血铅浓度反而高于120天染毒组;血铅与其他元素含量的相关性随染毒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闫赖赖刘丽萍牛刚翁智辉王京宇
关键词:铅染毒大鼠血铅
用于ICP-MS多元素分析的致病菌前处理方法
细菌样品所含脂肪、蛋白质以及有机物含量较少,但元素含量低,因此相对于步骤繁复的微波消解前处理,相对简单方便的冷消化法更适合此类样品.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化的冷消化方法,用于细菌样品中无机元素分析的前处理.此方法采用浓硝酸直接...
黄宁华刘雅琼闫赖赖欧阳荔王京宇
关键词:致病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食管鳞癌患者血清15种非必需微量元素定量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研究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多种非必需微量元素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频数匹配(匹配因素为年龄和性别)的病例对照研究,采集2009-03-31-2010-03-31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患者及安阳农村地区的健康对照的血清样本,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定量检测其血清中15种非必需微量元素浓度,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估计各元素的不同水平对食管癌患病风险的影响,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元素间相关性。结果共纳入100例患者和100名对照。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中浓度组为参照组,未调整其余因素(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和食管癌家族史)时,血清铋(Bi)、汞(Hg)、铊(Tl)和铀(U)的高浓度组,以及硼(B)、钛(Ti)、锗(Ge)、铷(Rb)、铯(Cs)和钍(Th)的低浓度组,其食管癌患病风险升高,P<0.05;血清Bi低浓度组食管癌患病风险降低,P<0.05。而锂(Li)和饰(Ce)低浓度和高浓度组的食管鳞癌患病风险均升高,P<0.05。调整上述因素后,血清Bi、Hg、Tl和U高浓度组,以及B、Ti、Ge、Rb、Cs和Th低浓度组,其食管癌患病风险升高,P<0.05;血清Bi低浓度组,以及La高浓度组,其食管癌患病风险降低,P<0.05。Li和Ce低浓度和高浓度组的食管鳞癌患病风险均升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病例组元素间相关关系较对照组有所减弱,且部分元素间的相关性与对照组相比发生了反转。结论人体内多种血清非必需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食管鳞癌患者血清中部分有害元素越高,有抗癌活性的有益元素越低,则食管鳞癌患病风险越高。
王栋芳闫赖赖卢庆彬文华徐瑞平张立新张钰刘多见王京宇刘雅琼
关键词:食管肿瘤血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高校教师办公室打印设备使用情况及其释放颗粒物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1年
[背景]打印复印设备会释放大量颗粒物,危害人体健康,但目前对办公场所打印机释放颗粒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不足。[目的]调查教师办公室打印设备使用情况及其工作时的室内颗粒物水平,探讨打印机放置位置和室内通风对打印机工作时释放颗粒物污染水平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4—6日的9—16时,应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大学20间教师办公室,测定打印设备工作时的室内颗粒物水平,并对办公室内31名教师的打印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在办公室内开展实验,探讨打印机的放置方位、检测距离、通风以及通风时打印机与窗口的距离对打印机释放颗粒物数量浓度的影响。[结果]除1台打印机置于地面,其他30台打印机放置在距地面高(0.71±0.16)m桌面上,20台(65%)打印机与教师的水平距离小于1 m。23位(74%)老师打印频率在每周1~5次之间,每次打印的页数为(7.03±4.07)页。打印设备工作时的教师办公室PM_(10)、PM_(2.5)、PM_(1)质量浓度峰值为(21.96±12.96)、(7.92±5.54)、(5.77±5.00)μg·m^(-3),PM_(0.25~0.28)数量浓度峰值为(40941±36926)个·L^(–1)。模拟实验表明,当位于打印机的正面、侧面和后面时,打印过程释放的0.25~0.28μm颗粒物数量浓度峰值分别为(24257±551)、(12588±1354)、(11192±249)个·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4.9,P<0.01);当检测点与打印机的距离为0.1、0.2、0.3 m时,打印过程释放的0.25~0.28μm颗粒物数量浓度峰值分别为(24257±551)、(19847±1426)、(16480±878)个·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6,P<0.01);当通风与不通风时,打印过程释放的0.25~0.28μm颗粒物数量浓度峰值分别为(18595±488)、(24257±511)个·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6,P<0.01);当打印机与窗口相距1、2、3 m时,打印过程释放的0.25~0.28μm颗粒物数量浓度峰值分别为(16780±823)、(18347±􀀁348)、(18595±488)个·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彭毓巩超朱世瑞赵茜何丽华余灿清闫赖赖徐钰王云
关键词:打印机颗粒物影响因素
CUMS大鼠血液组分中氧化应激相关元素的测定分析
外源性压力应激能够引起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后者与多种身心疾病有关.氧化应激-抗氧化应激相关酶又与化学元素关系密切,则外源性压力如何影响机体与氧化应激相关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分布值得探讨.目的 研究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
文华刘多见王栋芳刘雅琼闫赖赖曾静卢庆彬欧阳荔王京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