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亮

作品数:38 被引量:154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1篇成像
  • 12篇细胞
  • 11篇肝癌
  • 10篇加权成像
  • 10篇灌注
  • 10篇磁共振
  • 9篇VX2肝癌
  • 7篇肿瘤
  • 7篇灌注加权
  • 7篇灌注加权成像
  • 6篇聚焦超声
  • 6篇聚焦超声治疗
  • 6篇肝肿瘤
  • 6篇高能聚焦
  • 6篇高能聚焦超声
  • 6篇高能聚焦超声...
  • 6篇超声
  • 6篇超声治疗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血管

机构

  • 32篇广州市第一人...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34篇陈亮
  • 23篇江新青
  • 23篇魏新华
  • 16篇吴红珍
  • 8篇陈立鹏
  • 8篇吴梅
  • 7篇刘伟锋
  • 5篇谢琦
  • 5篇夏建东
  • 5篇徐宏刚
  • 4篇杨蕊梦
  • 3篇郑力强
  • 3篇郭媛
  • 3篇刘文锋
  • 3篇刘灶松
  • 2篇徐海侠
  • 2篇黄云海
  • 2篇徐向东
  • 2篇郭永梅
  • 2篇赖丽莎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学杂...
  • 5篇中国CT和M...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体卫艺教...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加容积数据单元重组间隔对全脑CT灌注成像参数值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脑CT灌注成像因能提供更多的血流动力学信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及时间窗外溶栓治疗前脑组织病理生理评估中的价值逐渐得到肯定。随着320排容积CT的出现,由于其探测器宽度可达到16em,使全脑CT灌注成像成为可能,因而可提供更加全面的脑组织血流动力学信息,在发现病灶及评价缺血半暗带方面更加准确。
魏新华江新青吴梅杨蕊梦陈亮徐宏刚郭永梅黄云海徐向东
关键词:脑CT灌注成像容积数据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
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CT、MR表现及误诊学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脏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CT、MR表现,提高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9例肝脏经病理证实为IMT的患者CT、MR表现,其中6例行CT扫描,3例行MR扫描,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共发现9个病灶,CT平扫为稍低(3例)或低密度(2例)病灶,1例呈明显的靶征,增强扫描动脉期斑点状(4例)、环形(1例)强化或强化不明显(1例),门脉期较动脉期进一步强化(5例)或与门脉期强化大致相当(1例),延迟期强化无减退(3例)、进一步向中央推进(2例),呈双环征、靶征改变(1例),中央见少量无强化区(1例)。MR上T1WI呈较低(2例)、等或略低(1例)信号,T2WI SPAIR呈较高(1例)、稍高(1例)、等(1例)信号,增强扫描肝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及延迟期强化较前显著(2例),动脉期、门脉期呈中度强化,延迟期强化下降(1例)。结论肝脏IMT稍具特征的CT、MR表现出现在延迟期强化,病理学检查仍是确诊该疾病的惟一方法。
吴红珍江新青魏新华陈亮
关键词:肝肿瘤磁共振成像
兔VX2肝癌MR扩散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兔VX2肝癌的DWI成像技术及成像特征。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5只,采用组织块、细胞悬液种植的方法制成24只肝癌模型,使用Philips 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常规MR扫描后,采用EPI-SE序列、SENSE技术,取b值为100、200、300、400、500、600s/mm2分别行DWI扫描,选取病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的感兴趣区(ROI),分别测量表面扩散系数(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制成24只肝癌模型,共28个病灶,在DWI图上,病灶信号高于周围肝实质,在ADC图上则相反,病灶ADC值低于周围肝实质。当b值为100、200、300、500、600s/mm2时,VX2瘤组织、正常肝组织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X2瘤组织ADC值低于正常肝组织。当b值为200、300、400s/mm2时VX2瘤组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b值取300、400、500、600s/mm2时正常肝组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兔VX2肝癌模型适合于DWI成像研究,DWI序列既能通过组织不同的信号强度观察解剖,又能通过ADC值对组织进行量化分析,属于形态和功能双重成像,有可能对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兔VX2肝癌的疗效评价进行定性分析。
江新青吴红珍谢琦陈亮陈阿梅郑力强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
320排CT灌注成像时间间隔增加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放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增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20排灌注CT(PCT)扫描时间间隔对放射剂量及灌注参数值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PCT资料,在后处理工作站上分别采用2种不同数据重建方法:①全部数据法:选用全部预设的20个容积数据单元重建;②间隔数据法:间隔选取一个容积数据单元,共10个。分别测量梗死区及对侧镜像区灌注参数图(CBV、CBF、MTT)兴趣区绝对值及同层梗死面积范围,并计算二种数据重建方法产生的有效放射剂量值。比较二种重建方法测量的主要灌注参数值和梗死面积的差异、相关性及放射剂量。结果两种方法计算的CBV、CBF、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测量CBV、CBF、MTT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r=0.55)。全部数据法、间隔数据法产生有效放射剂量分别为12.04mSV和6.24mSV,后者相当于前者的52%。结论增加320排PCT成像时间间隔对灌注参数值及梗死面积无显著性影响,并且可以明显减少放射剂量。
魏新华江新青吴梅杨蕊梦陈亮徐宏刚郭永梅黄云海徐向东
关键词:灌注成像
兔VX2 肝癌放疗后的MR扩散加权成像特征与细胞凋亡情况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研究VX2肝癌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后的DWI特征及肿瘤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成功制成60只兔肝癌模型后,待瘤体直径≥1 cm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40只瘤兔进行放疗,将放疗后40只兔用同样方法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各组兔分别于放疗后1、5、10和15 d进行MR扫描,另20只作为对照组,不行放疗,随机分配到各组中,测量VX2肿瘤、肝脏ROI的ADC值,并计算两者比值.肿瘤标本行DNA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肿瘤细胞凋亡情况,计算凋亡指数(AI),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再采用SNK检验分别比较不同放疗时间点各组ADC比值和AI,不同放疗时间点放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 放疗后1、5、10和15 d,放疗组ADC比值分别为0.74±0.15(8只)、1.04±0.09(7只)、1.43±0.12(7只)、1.25±0.23(8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221,P<0.01);相应对照组ADC比值分别为0.78±0.07(5只)、0.79±0.07(4只)、0.83±0.14(4只)、0.97±0.19(4只).2组放疗后5和10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17和7.259,P值均<0.01),放疗后1和15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569和1.957,P值均>0.05).1、5、10和15 d放疗组凋亡指数分别为0.39±0.13(8只)、0.29±0.08(7只)、0.28±0.07(7只)、0.58±0.19(8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28,P<0.05);相应对照组凋亡指数分别为0.26±0.13(5只)、0.18±0.03(4只)、0.16±0.06(4只)、0.18±0.08(n=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06,P>0.05);2组放疗后5、10和15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8、2.386和3.756,P值均<0.05),放疗后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为1.716,P>0.05).结论 DWI可以反映兔VX2肝放疗后不同时间点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
江新青刘真魏新华吴红珍陈亮徐海侠
关键词:细胞凋亡
肾细胞癌扩散峰度成像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研究
2018年
背景:探讨肾细胞癌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可行性及测量参数的可重复性,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方法:搜集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2次DKI扫描(b value = 600 s/mm2),对比分析前后2次DKI差异,主要包括弥散(Mean Diffusivity, MD),表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 FA),峰度各向异性(Kurtosis Anisotropy, KA),并评估各参数测量的可重复性。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前后2次测量的MD、KA值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者的可重复性相似。结论:DKI技术诊断肾细胞癌是可行的,MD、KA的参数可重复性较好。
陈亮陈立鹏魏新华
关键词:肾细胞癌可行性可重复性凋亡
肝内胆管细胞癌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
2008年
①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肝内胆管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收集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患者的CT资料,重点分析其影像表现。③结果14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中,多发11例,9例位于肝右叶,5例位于肝左叶。螺旋CT特征为,病灶以低密度为主的不规则肿块,内可见囊性更低密度区;病灶以边缘轻至中度强化为主,出现特征性的从周边到中心的向心性强化、延迟强化,呈"慢进慢出"表现;病灶周围肝内胆管轻度扩张;局部肝萎缩,肝包膜凹陷征。④结论多排螺旋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检出及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吴小红谢琦江新青魏新华陈亮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肝脏胆管细胞癌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鉴别诊断肾细胞癌亚型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鉴别肾细胞癌主要亚型的可行性。方法搜集4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资料,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2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20例,所有患者均行DKI扫描(b value=0,500,800 s/mm2,采样时间是110 s),对比分析两种肾癌亚型患者DKI差异,主要包括弥散(mean diffusivity,MD),表现各向异性指标(fractional anisotropy,FA),峰度各向异性(kurtosis anisotropy,KA),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4例CCRCC和20例PRCC两两比较,MD:7.13±1.19 vs0.68±0.11,P=0.01;FA:0.72±0.11 vs 0.76±0.14,P=3.24;KA:0.49±0.13 vs 2.89±1.11,P=0.02。结论 DKI技术对CCRCC和PRCC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以为临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刘伟锋陈亮江新青
关键词:肾癌凋亡
探究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训练被引量:1
2008年
各类普通高校健身健美操比赛的大学生运动员参赛者日益增多,这些学生运动员有其自身的参赛心理特点,对其进行的赛前心理训练也应该体现出针对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将训练水平充分发挥。本文就这些普通大学生运动员在健美操比赛前相关心理训练方面的手段进行了研究。
王嵘陈亮陈亮
关键词:高校运动员健美操赛前心理训练
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诊断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肉瘤样癌患者的CT表现,9例均行CT胸部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例患者共发现9个病灶,均为周围型,右上肺4例,右下肺2例,左上肺2例,右中肺1例,均无钙化及支气管充气征,边界均不清;病灶最大径1.6~10.5cm,平均6.2cm;2例有分叶,1例有空泡,2例侵犯胸膜,5例淋巴结纵隔肿大,CT平扫密度多不均匀,CT值平均约33Hu,增强扫描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周围呈不规则或厚环状强化,中央强化不明显,CT值平均约38Hu,强化比约为1.15,平均无强化面积比约为63%。病理结果提示6例为梭形细胞癌,3例为多形性癌。结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CT表现缺乏特异性,CT扫描时肿块较大,周围呈不规则或厚环状强化,中央强化不明显时常可提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
吴红珍江新青魏新华陈亮郭媛
关键词:肺肿瘤肉瘤误诊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