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倩倩

作品数:48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内镜
  • 13篇手术
  • 13篇黏膜
  • 11篇肿瘤
  • 11篇微创
  • 9篇炎症
  • 9篇微创手术
  • 8篇黏膜下
  • 8篇消化道
  • 8篇膜下
  • 8篇化道
  • 8篇干细胞
  • 7篇细胞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骨髓间充质
  • 7篇充质干细胞
  • 5篇炎症性
  • 5篇炎症性肠病
  • 5篇手术治疗
  • 5篇微创手术治疗

机构

  • 48篇中国人民解放...
  • 7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北京建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北京大学首钢...
  • 1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二五...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48篇陈倩倩
  • 22篇令狐恩强
  • 11篇万军
  • 8篇柴宁莉
  • 7篇杜海涛
  • 6篇刘庆森
  • 6篇张修礼
  • 5篇苏斌斌
  • 5篇石卉
  • 5篇毛永平
  • 5篇李毅
  • 4篇熊英
  • 4篇陈峥
  • 4篇曾庆环
  • 4篇王淑芳
  • 4篇张晓彬
  • 3篇李惠惠
  • 3篇张荣贵
  • 2篇卢忠生
  • 2篇刘迎娣

传媒

  • 10篇中国医师进修...
  • 8篇中华胃肠内镜...
  • 4篇中华消化内镜...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军医进修学院...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2013中华...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华保健医学...
  • 1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年份

  • 9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0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标准操作程序被引量:6
2015年
经口内镜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cardiac,AC)于2010年在Endoscopy发表,手术近期疗效良好.POEM的手术原理是: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分离食管黏膜下层,在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建立一条可容纳内镜通过的隧道,然后在隧道内逐步切开食管下段及贲门处固有肌层,术后利用保存完好的黏膜层保护切开的固有肌层,防止消化道内的气体和液体进入体腔.
令狐恩强熊英柴宁莉陈倩倩张晓彬冯佳李惠凯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肌切开术ENDOSCOPY贲门失弛缓症固有肌层手术原理
基于CRISPR/Cas9技术制备PI3Kγ全身敲除模式小鼠方法及其应用和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CRISPR/Cas9技术制备PI3Kγ全身敲除模式小鼠方法及其应用和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设计识别基因PI3Kγ的sgRNA;将sgRNA连入质粒载体上并进行体外转录,得到可进行显微注射的RN...
万军陈倩倩陈崢李毅
文献传递
一种快速安全切除结肠巨大侧向发育型息肉的新方法——推进式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被引量:5
2016年
结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指源于结肠黏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极少侵犯肠壁深层,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型肿瘤亦称匍行性肿瘤。根据内镜下形态LST一般分为:颗粒型(细分为颗粒均一型和结节混合型)和非颗粒型(细分为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有动态研究表明,LST可发展为大肠癌,故早期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熊英柴宁莉陈倩倩张晓彬令狐恩强王红斌孟江云杜红高飞
关键词:侧向发育型肿瘤内镜剥离术全切除息肉
绿色荧光蛋白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及其示踪的可行性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两种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及选取GFP-BMSCs作为移植实验示踪的种子细胞可行性。方法通过骨片培养法(A法)和全骨髓贴壁法(B法)培养扩增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参照不同的培养方法优化其换液方式;观察两种培养方法原代及传代GFP小鼠骨髓MSCs形态变化;取第3代细胞进行生长曲线测定及多向分化功能检测;观察GFP小鼠骨髓MSC经多次传代及诱导分化后绿色荧光的稳定性。结果 1)A法原代培养可见贴壁细胞增殖形成大小不等的克隆集落,并向周围进一步扩展、融合,而B法在原代培养时由于混杂较多血液系统细胞,传代至3、4代即可获得较纯的BMSCs;2)观察其生长曲线,A法细胞扩增速度快,纯度高,B法细胞由于受杂细胞的影响,扩增难度大;3)BMSCs可被诱导成脂肪细胞,油红O染色可见红色脂肪颗粒;在成骨分化过程中可见骨结节结构形成;4)GFP-BMSCs传代后生物学特性稳定,传代至5代及诱导分化后其GFP表达仍为强阳性。结论与传统全骨髓贴壁法相比,骨片培养法可在原代或1代就获得高浓度的足量干细胞,GFP-BMSCs经多次传代后荧光不减退,可作为体内细胞示踪。
陈倩倩万军阎丽王卫华王昌正石卉苏斌斌曾庆环杜海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培养绿色荧光蛋白示踪
75岁以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ANVUGIB)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本院消化内科住院的57例ANVUGIB患者,将其中22例≥75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期住院的35例<75岁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表现、主要病因、住院周期、治疗及预后等。结果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84.40±4.83)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2.63±15.20)岁。观察组出血次数>3的比例(13/22,59.1%)较对照组(6/35,17.1%)明显增高(P=0.001),由消化系肿瘤引发出血概率(6/22,27.3%)较对照组(1/35,2.9%)明显增高(P=0.020),再出血比例(10/22,45.5%)较对照组(1/35,2.9%)明显增高(P=0.000 3),平均住院周期(15.73±6.34)d较对照组(6.95±3.28)d明显延长(P=0.000),死亡率(4/22,18.2%)较对照组(0/35)有所增加(P=0.037)。结论 75岁以上ANVUGIB患者出血次数多,肿瘤引发出血率高,住院周期长,再出血风险及死亡风险大,临床医生应保持高度警惕。
安康陈倩倩李惠惠王淑芳毛永平张修礼刘庆森令狐恩强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黏膜下隧道法内镜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s)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经STER治疗的44例上消化道SMTs患者的内镜及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完整切除率为88.6%(39/44),手术时间为(60.1±30.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10.1±3.3)d,并发症发生率为6.8%(3/44)。内镜超声检查(EUS)与病理诊断、EUS测量病灶大小与实际标本大小及EUS与CT判断SMT生长方向均具有一致性。结论STER治疗SMTs具有完整切除率高、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且EUS联合CT可作为术前评估手段。
马连君柴宁莉陈倩倩熊英高颖牛晓彤翟亚奇杜晨令狐恩强
关键词:黏膜下肿瘤上消化道疗效
腹部CT平扫确定胃肾分流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评估通过CT平扫确定胃肾分流的可行性。方法:初级及高级医师应用双盲的方法观察20例食管和/或胃静脉曲张的患者腹部CT平扫及增强中胃肾分流的情况,以高级医生在增强CT中判定胃肾分流为金标准,分别分析二者CT平扫与增强...
陈倩倩刘迎娣王娟孙国辉
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在炎症性肠病模型的定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小鼠炎症性肠病(IBD)模型后其在结肠的定位情况。方法将骨片培养法培养的雄性BALB/C小鼠BMSCs,用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DA SE)进行荧光标记后经尾静脉注射于雌性大鼠IBD模型体内,并设立对照组。分别于移植后第2、5、9天后取远端结肠组织,一部分制成冰冻切片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肠荧光分布情况,另一部分经PCR检测Y染色体的性别决定区段(SRY)基因作为标志,以确定BMSCs的肠道定位情况。结果 BMSCs生长迅速、纯度高,可诱导成为脂肪细胞及骨细胞;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成的IBD模型部分肠段缩窄,溃疡形成,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纤维细胞浸润;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移植BMSCs的模型组结肠组织存在荧光;SRY检测显示TNBS-MSCs移植组及雄性小鼠对照组均能检测到SRY基因。结论移植后的BMSCs能在IBD模型的损伤肠道组织中定位。
陈倩倩万军阎丽王卫华王昌正石卉苏斌斌曾庆环杜海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炎症性肠病2,4,6-三硝基苯磺酸生物学标记
肝窦阻塞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肝窦阻塞综合征(hepatic sinusoidal obstruction syndrome, HSOS)是一种肝内窦性门静脉高压症,其与巴德-吉亚利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肝硬化失代偿期和急性肝炎在临床表现及体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给HSOS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本研究对22例HSO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寻找有效的诊治方案.
陈倩倩张修礼毛永平刘庆森刘迎娣令狐恩强
关键词:肝窦阻塞综合征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症急性肝炎
间充质干细胞靶向性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策略
2014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主要包括 CD、UC 和未定型结肠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具有促进 IBD损伤肠黏膜愈合并纠正黏膜免疫功能异常的作用。目前MSC 治疗 IBD 的途径多为经静脉移植,到达病变肠道局部并发挥黏膜修复作用的细胞数量有限。
陈倩倩陈峥万军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炎症性肠病靶向性治疗肠道炎性疾病免疫功能异常IBD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