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肿瘤
  • 7篇胃癌
  • 7篇淋巴
  • 6篇腺癌
  • 5篇乳腺
  • 5篇乳腺癌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5篇切除
  • 4篇蛋白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淋巴结
  • 4篇淋巴结转移
  • 4篇肠癌
  • 3篇生存率
  • 3篇胃肿瘤
  • 3篇细胞
  • 3篇淋巴流向
  • 3篇肝癌

机构

  • 18篇哈尔滨医科大...
  • 7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24篇陈国林
  • 9篇薛英威
  • 6篇张岂凡
  • 5篇赵家宏
  • 4篇王凤军
  • 3篇曲宏岩
  • 2篇王锡山
  • 2篇杨勇
  • 2篇常春雨
  • 2篇庞达
  • 1篇娄春
  • 1篇王凤君
  • 1篇李国东
  • 1篇赵玉兰
  • 1篇李连才
  • 1篇姜永冬
  • 1篇耿敬姝
  • 1篇郝克强
  • 1篇崔滨滨
  • 1篇董新舒

传媒

  • 5篇实用肿瘤学杂...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6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细胞周期蛋白及存活素与消化系统肿瘤被引量:1
2007年
cyclin调控细胞周期主要是通过cyclin-CDK-CKI进行网络调控实现的。Survivin蛋白同时具有共同调控细胞周期(G2/M)和细胞凋亡的双重功能。两者均与机体的生长发育、细胞凋亡和分化,肿瘤形成等生理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两者及两者的相关性在肿瘤发生、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杨勇陈国林
关键词:消化系统肿瘤
从胃淋巴流向动态规律看胃癌根治术时胃壁切除范围及是否切除脾脏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胃癌根治性手术时胃壁切除的范围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术后能否局部复发及术后残胃功能。方法:应用20%普鲁士兰氯仿溶液作为淋巴道染剂,对138具婴幼儿尸体胃淋巴流向动态规律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胃壁淋巴流注具有规律性,即胃窦与胃底的淋巴管以胃左、右动脉交汇处与胃网膜左、右动脉交汇处连线(以下简称其为b线)为分界,超过b线进入另一侧分别仅为4%和10%;而胃体部的淋巴管则可向胃窦和胃体两个方向引流。从胃底前壁纵轴的中心线与b线的中点连线称其为p线,当注入点在p线大弯侧及小弯侧时,第10组淋巴结染色率分别为97%和3%,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别。结论:胃窦和胃底癌行根治性手术时,胃壁的切除范围一般不应少于b线,具体超出多少还要结合病灶大小及其距此连线距离而定。癌细胞最远可侵犯癌缘外5cm,胃壁切除时可以参考;胃体癌行根治性手术时则应考虑行全胃切除。癌灶位于p线左侧及b线上方的进展期胃癌则应联合脾脏切除。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清扫第10组淋巴结,更好地防止局部复发。
陈国林薛英威张岂凡庞达
关键词:胃癌手术疗法脾脏切除
癌灶内淋巴管侵袭预测直肠癌三站淋巴结转移的意义
2002年
目的 明确直肠癌癌灶内淋巴管侵袭同三站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FVⅢ-RAG染色对54例直肠癌扩大根治术切除标本癌灶内的淋巴管侵袭和静脉侵袭加以鉴别和判定,术中清扫的三站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 癌灶内淋巴管侵袭阳性组Iy(+)三站淋巴结阳性转移率为27.78%;淋巴管侵袭阴性组Iy(-)三站淋巴结的转移率为2.78%,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癌灶内的淋巴管侵袭为预测直肠癌三站淋巴结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
王凤军陈国林董新舒赵家宏张岂凡
关键词:直肠癌脉管侵袭淋巴结转移
胃淋巴回流的动态观察与分析被引量:11
1995年
本文通过尸体解剖,观察胃淋巴回流的动态情况,结果,胃窦淋巴回流的先后动态次序规律为:③~⑥~①~⑦~⑤~⑧~⑨;②、⑩、(②组以后淋巴结流注较晚,次序不明显)。胃体为:③~①~②⑥~⑦~⑨⑤~⑩;⑧(⑧组以后淋巴结流注较晚,次序不明显)。胃底为:②~①~③~⑦~⑨~⑩;⑤、⑥、⑧、(组以后淋巴结流注较晚,次序不明显)。据此,本文还对胃癌有关淋巴结清扫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新的看法。
薛英威陈国林张豈凡赵家宏丁立
关键词:淋巴流向淋巴结转移胃肿瘤解剖学
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及血行转移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对710例根治性乳腺癌手术后血行转移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肺、骨、肝、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分别为91%、53%、25%和62%;手术范围的大小对术后癌转移影响不大;从手术到发现转移的平均时间为291个月(约2年半);从发现转移到死亡的平均时间为145个月。故认为乳腺癌病人术后复查时要对肺、骨、肝等易转移脏器及同侧锁骨上淋巴结彻底检查;术后2年半是乳腺癌转移的高峰期;癌转移具有多脏器性,故再次手术的意义不大。
陈国林曲宏岩张岂凡李东
关键词:乳腺癌外科手术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术后
胃低分化腺癌照射前后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探讨放疗对胃低分化腺癌nm23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8例胃癌患者放疗前后nm23的表达。结果nm23蛋白表达呈细胞浆内弥散分布的棕黄色颗粒,放疗前阳性表达为35.7%,放疗后阳性表达为71.4%,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放疗前、后nm23蛋白阳性病例的生存率高于阴性病例的生存率(P<0.05)。结论放疗可能促进nm23的表达,从而对胃低分化腺癌的转移可能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放疗前、后nm23蛋白表达者预后好,其表达水平可能成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
姜永冬陈国林娄春
关键词:NM23胃低分化腺癌
细胞周期蛋白B_1与存活素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蛋白B1和存活素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肝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探讨两者在肝细胞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病理科手术切除肝细胞肝癌存档蜡块46例,另取正常肝组织13例作为对照,以免疫组化法染色,测定细胞周期蛋白B1和存活素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运用统计学分析数据。结果细胞周期蛋白B1及存活素蛋白均在正常肝组织无表达,均在肝癌组织中有明显表达(P<0.01),并随着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逐渐增强(P<0.01),在低分化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最强。均与肝内转移与否及3年生存率有关(P<0.05)。两者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76,P<0.001)。结论细胞周期蛋白B1与存活素蛋白在肝癌细胞中,均随肝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增强,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
杨勇高宏陈国林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B1肝癌免疫组化
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细胞凋亡是多种因子介导的、可调控的细胞死亡过程。通过细胞死亡和增殖的平衡达到正常组织稳态,对机体或组织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生命周期、衰老死亡都有着重要作用。相应的,细胞凋亡的异常(增多或减少)常常引起...
王若谷陈国林王锡山徐忠法
文献传递
直肠癌细胞的流式细胞仪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为了探讨直肠癌细胞增殖情况与其预后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本文通过对 30例Ⅲ期直肠癌 (DUKSC期 )石蜡包埋组织块及 10例正常组织对照石蜡块 ,进行细胞悬液制备 ,并采用B -D公司生产的FACSCalibur型流式细胞仪 ,进行细胞获取和分析。结果 :①正常 10例直肠组织细胞G0 -G1期细胞峰值道数为 49 82± 1 80。②DI(DNA指数 )、SPF(S期细胞百分率 )、PI(细胞增殖指数 )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 (P>0 0 5 )。③SPF与直肠癌 5年生存率关系密切 (P <0 0 1)。结论 :S期细胞百分率越高预后越差 ,而DI、PI与预后无关。
薛英威耿敬姝刘晓民刘立人高小敏陈国林赵家宏
关键词:直肠肿瘤流式细胞术存活率细胞增殖
乳癌术后骨转移的探讨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研究乳癌术后骨转移发生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十年间710例乳癌术后病人进行了随访及临床分析。结果乳癌病期越晚,腋窝淋巴结转移越多则术后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越大,乳癌术后发生骨转移的平均时间为36.8个月。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仍是预防乳癌术后骨转移的关键;骨转移发生的高峰是在术后第3年,此时复查要对全身骨骼给予高度重视,特别是脊柱、骨盆、股骨近端和胸骨。
陈国林王凤军庞达薛英威张岂凡肖伟
关键词:乳腺癌骨转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