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晓 作品数:16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理学 更多>>
常见食用植物油中特征性脂肪酸的检测及鉴别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分析常见市售植物油中特征性脂肪酸构成及含量范围,并探讨在此基础上如何综合利用上述指标对常见植物油进行定性鉴别。方法从6个城市采集9个品种125份样品,每种两个批次。按照GB/T 22223—2008方法测定46种脂肪酸,分析植物油中的特征脂肪酸及其构成。结果菜籽油中的特征脂肪酸为芥酸;花生油中为C20∶0、C24∶0和C22∶0脂肪酸;茶油中的油酸含量高达75.45 g/100 g,是其特征脂肪酸;亚麻籽油的特征脂肪酸为α-亚麻酸;葵花籽油的特征脂肪酸为亚油酸;稻米油中棕榈酸含量范围为15.13~16.37 g/100 g,可以此作为其特征进行鉴别;大豆油中n6/n3比值最接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比值;芝麻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总含量及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的组成特征比较稳定,可以此作为芝麻油的鉴别依据;玉米油中脂肪酸特征不明显。结论结合单体特征脂肪酸、脂肪酸构成以及n6/n3比值分析可达到常见植物油定性检测的目的。 陈月晓 马玉霞 陆颖 何梅 杨月欣关键词:食用植物油 市售桶装植物油脂肪酸的研究 目的对市售桶装植物油中脂肪酸进行分析,探讨其组分及含量特点。通过植物油中各类脂肪酸比例的特点,分析脂肪酸特征。方法从北京、云南、浙江、湖南、河南、哈尔滨、江苏、甘肃8个地区,选取市场普遍流通或各地本土自产的品牌桶装植物油... 陆颖 陈月晓 何梅 杨月欣短期主食限制与主食替代饮食模式对肥胖人群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短期主食限制与主食替代饮食模式对肥胖人群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招募30名肥胖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人,男女比例一致。对照组控制每日主食摄入量在200 g内。试验组遵循主食替代饮食方案:以蛋白营养粉替代每日早、晚两餐主食,午餐主食摄入量控制在100 g之内,三餐之间给予果蔬植物粉维持饱腹感,并每日补充鱼油凝胶糖果5.64 g。连续干预30 d,动态调整并控制受试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50~150 g·d^(-1),能量在900~1500 kcal·d^(-1)(1 kcal=4.1868 kJ)范围内。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每日能量摄入[(1191.49±272.04)kcal·d^(-1) vs.(1187.00±306.06)kcal·d^(-1)]和碳水化合物摄入[(117.35±29.78)g·d^(-1) vs.(113.17±39.60)g·d^(-1)]水平保持一致。试验组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受试者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髓过氧化物酶水平均呈下降趋势,试验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后受试者肝肾功能无变化。结论:短期主食限制和主食替代方案对肥胖人群体重控制和代谢指标改善均有效,而采用蛋白营养粉替代主食的饮食模式在降低体重、腰围、臀围、体脂率和调节血脂、血糖代谢水平及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效果更佳。 钟玉莲 陈希民 陈月晓 马姗婕 桂兰兰 王少康关键词:肥胖 主食 血脂 代谢水平 食品中17种反式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被引量:7 2016年 本文建立了适合食品中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的检测方法,并采集典型样品对其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测定,以了解其中的TFAs水平。加入内标物的试样(油脂试样除外)经水解-乙醚溶液提取其中的脂肪后,在碱性条件下皂化和甲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经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计算。结果表明,本研究条件下的反式脂肪酸甲酯能够有较好的分离,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所采集的样品中有不同含量水平的反式脂肪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t C14∶1、t C15∶1、t C16∶1、t C18∶1、t C18∶2,根据样品类别的不同所含有的反式脂肪酸的类别也有所差异。 陈月晓 唐凌轩 李全霞 崔亚娟 何梅 李东 何涛 黄华 崔旸 路勇关键词:食品 反式脂肪酸 气相色谱 女大学生月经失血量与机体铁营养状况评价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定量研究女大学生月经失血量,并对其铁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方法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0名在校女大学生,用调查表收集一般信息。通过称量卫生巾在使用前后的重量,计算收集到卫生巾上的失血量,估计未收集到卫生巾上的失血量,两者相加得月经周期失血量。常规方法测量血中血红蛋白浓度、血清游离原卟啉与血清铁蛋白含量。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分析月经失血量和铁营养状况之间的关系。结果女大学生平均月经周期持续天数为(4.5±1.4)天,平均失血量为(59.3±25.1)g,范围为24~110g。血清铁蛋白、游离原卟啉、血红蛋白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5.13±14.33)ng/ml、(0.06±0.01)μg/ml和(131.61±9.76)g/L,22.58%的女大学生处于铁减少期,无临床贫血者。月经失血量与血清铁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结论女大学生月经失血量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临床上无贫血并不意味着铁营养状况良好,血清铁蛋白是反映机体铁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 李静 高强 田粟 陈月晓 马玉霞 黄振武关键词:铁营养状况 血清铁蛋白 游离原卟啉 血红蛋白 酸枣仁、茶氨酸、γ-氨基丁酸联合使用改善睡眠作用研究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γ-氨基丁酸(GABA)联合使用改善睡眠的作用,同时探索其有效食用剂量。方法:180只健康雄性Balb-c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3个大组,每个大组60只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15只。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和GABA按比例混匀,按92、183、275 mg/kg bw经口灌胃30 d后,分别进行直接睡眠实验、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和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实验,比较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和GABA对小鼠体质量增减无影响。对照组和3个剂量组对小鼠均无直接睡眠作用。与对照组比较,183、275 mg/kg bw剂量组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结果183、275 mg/kg bw剂量组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无差异,且显著长于92 mg/kg bw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剂量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实验均为阳性,小鼠入睡率均增加,但剂量组间比较无差异;干预后小鼠睡眠潜伏期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剂量组间小鼠睡眠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酸枣仁提取物、茶叶茶氨酸、GABA联合干预具有改善小鼠睡眠功能作用,剂量为92 mg/kg bw时验证有效。 陈子彤 陈希民 陈月晓 王鑫 马姗婕 王少康关键词:酸枣仁 茶氨酸 Γ-氨基丁酸 改善睡眠 膳食纤维Fibersol?-2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膳食纤维Fibersol?-2对人体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研究招募30~39岁的健康成年人为受试者,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设计,根据进食米饭种类不同随机分为混合米饭组(添加Fibersol■-2)和普通米饭组,间隔1周后进行第2次的交叉试验。每次试验分别采集空腹(2次,间隔5 min)、餐后15、30、45、60、90、120 min 7个时间点的血液,分离血清,测定各时间点的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分别计算曲线下面积,用胰岛素与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比(Ins/Glu)评估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结果:在餐后45、60、90、120 min时,混合米饭组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点普通米饭组(P<0.05);在餐后45、60、120 min时,混合米饭组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普通米饭组(P<0.05)。同时,混合米饭组餐后2 h血糖和胰岛素曲线下面积均显著低于普通米饭组(P<0.05)。混合米饭组Ins/Glu值在餐后30、45、60 min 3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普通米饭组(P<0.05)。结论:添加膳食纤维Fibersol■-2具有降低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 黄超 陈希民 陈月晓 王鑫 马姗捷 王少康关键词:膳食纤维 餐后血糖水平 胰岛素敏感性 不同内标物在乳制品脂肪酸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本文分析比较了直接甲酯化法和水解提取法两种前处理条件对乳品中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仪,采用强极性毛细管色谱柱对乳品的脂肪酸进行分离,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应用这两种方法均能将乳品中脂肪酸进行良好的分离和定量,且对于均质性良好的样品中脂肪酸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陈月晓 木其尔 白沙沙 徐佳佳 崔亚娟关键词:直接酯化法 内标法 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的国内外管理措施现状 2012年 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s,TFAs)的过量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危险,本文主要就国内外政府机构对TFAs的监管现状及其在食品中的限量标准进行综述,为我国食品中TFAs的风险评估及相关监管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 陈月晓 马玉霞 何梅 杨月欣关键词:反式脂肪酸 监督管理 食品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植物油中的胆固醇和植物甾醇 <正>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常见植物油中的胆固醇、菜籽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豆甾烷醇等进行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5α-胆甾烷为内标参照物,植物油经40m L95%乙醇和8mL 50%KOH溶液皂化后,用无... 陈月晓 唐凌轩 崔亚娟 徐佳佳 白沙沙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