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 20世纪50-70年代的围湖垦殖与江汉平原湖泊湿地演化被引量:6
- 2009年
- 利用相关资料并借助RS/GIS方法对20世纪50-70年代的大规模围垦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0.1km2以上的湖泊总量分别是1309个、611个、612个、838个,湖泊总面积分别是8503.7km2、5467.5km2、2934.3km2、2977.3km2。湖泊数量和面积减少与围湖垦殖关系密切,江汉湖区平均面积变化率为65.0%,围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围湖垦殖与江汉平原湿地演化关系密切,围湖垦殖降低了江汉平原湿地演化的可持续性。
- 张毅曾群陈玉华邓宏兵金伯欣
- 关键词:江汉平原
- 垸田开发与江汉平原湿地演化
- 垸田是江汉平原的高产水利田。从垸田的开发历史看,江汉平原垸田开发在历史上出现过三次高潮。筑堤围垸和与水争地是低洼易涝地区群众谋生存的必由之路,它奠定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农业基础。建国后的围垦,基本上顺应了平原湖区农业经济恢...
- 陈玉华
- 关键词:江汉平原围垦生态环境
- 湖北省湿地演化的地质地貌背景被引量:1
- 2007年
- 湖北经历过几次重要的海陆变迁和造山运动后,到晚第三纪时,逐渐形成了近代地貌的雏形.其后的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着湖北现代地貌的基本格局,而且奠定了湖北湿地演化的地质地貌基础.主要表现为:新构造运动在湖北省境通过断块差异的升降运动、掀斜运动和坳折沉降运动几种运动类型,不仅控制着湖泊湿地的形成与兴衰、河流湿地的变迁,而且为亚高山湿地和库塘湿地的形成创造了地质条件.
- 李俊涛陈玉华徐建军
- 关键词:湿地江汉盆地新构造运动
- 垸田开发与江汉平原湿地演化被引量:2
- 2007年
-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江汉平原垸田开发的过程以及效应.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垸田兴衰与湿地演化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垸田开发不但改变了湿地空间格局、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且影响了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实现江汉平原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切实保护好湿地资源.
- 陈玉华李俊涛徐建军
- 关键词:江汉平原湿地开发生物多样性
- 公共财产增值中的公共参与——后陈村监委会的生长
- 本文以后陈村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对监委会的生成、制度、运作及绩效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对监委会的生长逻辑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后陈经验”进行初步的解读。最后,对“后陈经验”存在的问题做了简短的讨论。本文的结论是...
- 陈玉华
- 关键词:村民参与
- 垸田开发与江汉平原湿地演化被引量:1
- 2007年
- 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江汉平原垸田开发的过程以及效应.通过分析,发现垸田兴衰与湿地演化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垸田开发不但改变了湿地空间格局、降低了生物多样性,而且影响了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实现江汉平原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好人地关系,切实保护湿地资源.
- 陈玉华李俊涛徐建军
- 关键词:江汉平原湿地开发生物多样性
- 中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 在语文教学中,概括能力是基础能力之一。语文教学中的概括能力,主要指的是能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分析文章的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最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所读的内容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概括能力活动的心理...
- 陈玉华
-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方法中学生
-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索——以算法为例
-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将数学文化作为教学内容之一,近几年各地高考题也加大对数学文化的考察力度,数学文化也由此发展为热门话题,成为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学习研究的内容。[1]人教社A版《必修3》“算法”一章与信息技术课所学的内容...
- 陈玉华
- 关键词:数学文化高中数学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