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 作品数:16 被引量:34 H指数:4 供职机构: 江苏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环状RNA hsa_circ_0001543在制备视网膜变性疾病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环状RNA hsa_circ_0001543在制备视网膜变性疾病诊断试剂中的应用。一种检测hsa_circ_0001543(SEQ ID NO.4)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经研究... 陈雪 刘庆淮 蒋超 孙汝许 杨戴帝 赵晨 计江东文献传递 LncRNA LINC00167在制备诊断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LncRNA LINC00167在制备诊断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一种检测LINC00167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的LINC00167在NCBI数据库中的RNA编号... 陈雪 刘庆淮 孙汝许 蒋超 赵晨 杨戴帝 计江东文献传递 逆转录病毒感染法对RP患者人体细胞向iPS细胞和iPS—RPE细胞诱导分化的研究 2016年 背景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移植是目前人类尝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RP)的主要手段。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将成为移植细胞的一个重要来源,人胚胎干细胞(hESCs)可以无限期地自我更新和分化,是RPE细胞移植的重要供体来源。此外,iPS-RPE细胞为患者自身细胞成为治疗源组织提供了个性化治疗平台。目的评估利用逆转录病毒将Oct4、Sox2、c—Myc和K归4种基因导入RP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后诱导入iPSCs的可行性,并建立将正常人iPSCs诱导分化为RPE细胞的方法。方法分别采集基因突变点为SNRNP200p.S1087L的RP患者及无SNRNP200p.S1087L突变受试者的大腿皮肤组织块约2cm-3cm。采用胰蛋白酶消化和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纯化得到成纤维细胞并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用于研究,分别采用形态学和免疫荧光技术对培养细胞进行鉴定。采用含OCT4、SOX2、C—MYC和KLF44种cDNA的质粒病毒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并用hESCs条件培养液诱导iPSCs,采用细胞形态学、碱性磷酸酶(AP)染色、干细胞表面多潜能标志物表达对所得到的iPSCs和iPS—RPE细胞进行鉴定,并通过细胞在SCID小鼠的体内种植考察iPSCs的成瘤性。采用诱导分化拟胚体(EB)法将不含SNRNP200p.S1087L突变的iPSCs诱导分化为RPE细胞,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特异性蛋白的表达。结果用皮肤组织块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呈梭形和多角形,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间排列紧密,细胞形态和大小趋于一致,细胞中特异性蛋白Vimentin表达阳性。经逆病毒转染的成纤维细胞培养后第5~7天可见小的细胞聚集,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圆形;培养后20d出现类似hESCs集落形态的iPSCs克隆;培养后25~30d细胞中的标志物SSEA3、SSEA4、TRA—1-60、TRA-1-81及Nanog均呈阳性表达,培养后12周形成的iPSCs克隆中AP染色阳性,接种到 田媛媛 蒋超 陈雪 丁思加 徐敏 赵晨环状RNA hsa_circ_0001543在制备视网膜变性疾病诊断试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环状RNA hsa_circ_0001543在制备视网膜变性疾病诊断试剂中的应用。一种检测hsa_circ_0001543(SEQ ID NO.4)表达量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经研究... 陈雪 刘庆淮 蒋超 孙汝许 杨戴帝 赵晨 计江东文献传递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误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 探讨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治措施及误诊原因、防范措施。方法 对曾误诊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误诊率为11.11%。3例分别因左眼眼压升高1周、右眼胀痛12 d、右眼虹视1 d就诊。就诊初期2例曾误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误诊时间10 d和1周),1例曾误诊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误诊时间长达5年)。2例误诊原因为发病早期未出现羊脂状角膜后沉着物(keratic precipitates, KP),1例误诊原因为羊脂状KP位于前房角处,但未行前房角镜检查。3例按误诊疾病进行治疗病情均无好转,后均进一步行眼科检查发现羊脂状KP,确诊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皆给予泼尼松龙滴眼液治疗后眼压降至正常。结论 典型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早期先出现眼压升高,然后才出现羊脂状KP。为了防止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误诊误治,不仅需要对该病有深刻认识,还应该重视病史询问,详细眼部检查,尤其不能忽略前房角镜检查,并需对患者密切随访观察。 王亮 陈雪 孙红关键词: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误诊 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植入三焦点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生存质量观察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AT LISA tri 839MP三焦点人工晶体及CT SPHERIS 209M单焦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度近视患者的视力、对比敏感度和视觉质量。方法: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44例(44眼),其中三焦组22例(22眼),术中植入AT LISA tri 839MP三焦点人工晶体,单焦组22例(22眼),术中植入CT SPHERIS 209M单焦点人工晶体。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裸眼远距离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ncorrected intermediate vi-sual acuity,UC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acuity,UC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est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BCDVA)、远视力矫正下的中距离视力(distance corrected intermediate visual acuity,DCIVA)、远视力矫正下的近距离视力(distance 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DCNVA),明、暗环境中不同空间频率(3、6、12、18 cpd)下的对比敏感度,并进行脱镜率、不良视觉症状和满意度等问卷调查。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三焦组UCIVA、UCN-VA、DCIVA和DCNVA、脱镜率及满意度优于单焦组(P均<0.05)。在明、暗环境中的18 cpd空间频率,单焦组的对比敏感度优于三焦组(P均<0.05)。两组均有轻度眩光和光晕不适主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结论:与CT SPHERIS 209M单焦点人工晶状体比较,AT LISA tri 839MP三焦点人工晶体为高度近视患者提供了更好的中、近视力,脱镜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单焦点人工晶体。 谢瞻 丁宇华 陈雪 刘庆淮 顾刘伟 王飞关键词:高度近视 白内障 视力 视觉质量 一种医用普外科清创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普外科清创护理装置,包括工具收容箱、收容盖、盖安装座、卡嵌板和消毒液装置,工具收容箱的上侧安装收容盖,收容盖的后端两侧设有盖安装座,工具收容箱的底部安装卡嵌板,卡嵌板的下侧卡嵌消毒液装置,当护理人... 陈雪文献传递 环状RNA在眼底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通过反向剪接生成的新的内源性非编码RNA,具有miRNA"海绵"、调节转录和剪接、调节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功能。最近的研究表明,circRNA在视网膜微血管功能障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致眼病和眼部恶性肿瘤等眼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病理状态下,circRNA的差异性表达改变了相应基因的转录和翻译,从而改变细胞的活性和功能。CircRNA可能成为眼底疾病新的标志物和预后指标,其靶向干预也可能成为眼底疾病潜在的治疗方法。 王颖 陈雪 刘庆淮关键词:RNA 视网膜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肿瘤 hsa-miR-382-5p在制备诊断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hsa‑miR‑382‑5p在制备诊断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试剂盒中的应用。一种视网膜变性疾病的诊断试剂盒,包含检测hsa‑miR‑382‑5p表达量的试剂。抑制hsa‑miR‑382‑5p表达量的物质在制备治疗视... 陈雪 刘庆淮 蒋超 杨戴帝 孙汝许 赵晨 计江东蓝光照射对小鼠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损伤作用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观察蓝光照射对C57BL/6J小鼠视网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探讨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模型。方法采用投币法将20只8周龄清洁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蓝光照射组。蓝光照射组小鼠暗适应24 h后暴露于10000 lx蓝光下5 d,正常对照组小鼠按12 h/12 h正常光照/黑暗的周期饲养于正常光照环境5 d。采用光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活体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厚度变化,采用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各组小鼠视网膜功能变化。于光照结束后24 h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并制备眼球壁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小鼠视网膜中视紫红质(Rho)、紧密连接蛋白(ZO-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蓝光照射组小鼠视网膜上部和下部距视盘200、400、600、800和1000μm处视网膜外核层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蓝光照射组小鼠暗适应和明适应b波振幅分别为(305.50±41.52)μV和(119.50±6.67)μV,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15.50±28.77)μV和(139.75±8.26)μ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小鼠RPE细胞呈正六边形,视网膜各层形态规则,Rho、ZO-1和β-catenin荧光较强;蓝光照射组小鼠RPE细胞形态不规则,ZO-1染色减弱或消失,β-catenin染色和Rho蛋白荧光强度减弱。结论蓝光照射小鼠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功能减弱。 杨戴帝 孙汝许 陈雪 刘庆淮关键词:视网膜电图 免疫荧光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