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静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菌根
  • 5篇菌根真菌
  • 5篇丛枝菌根
  • 5篇丛枝菌根真菌
  • 3篇对植
  • 2篇氮沉降
  • 2篇杂草
  • 2篇物种
  • 2篇物种多样性
  • 2篇模拟氮沉降
  • 1篇氮吸收
  • 1篇杂草生长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物量
  • 1篇水稻
  • 1篇水稻突变体
  • 1篇突变体
  • 1篇铅污染
  • 1篇铅污染土壤
  • 1篇群落

机构

  • 7篇浙江大学
  • 2篇北卡罗莱纳州...
  • 1篇水稻生物学国...

作者

  • 7篇陈静
  • 6篇唐建军
  • 6篇陈欣
  • 5篇蒋琦清
  • 4篇杨如意
  • 1篇吴春华
  • 1篇蒋德安
  • 1篇何俊瑜
  • 1篇朱诚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科技通报
  • 1篇第12届全国...
  • 1篇中国植物生理...

年份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大气CO_2倍增对植物根内AMF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采用环境控制生长室控制CO2浓度的方法,研究了CO2浓度(350—400μmol mol^-1和680—750μmol mol^-1对植物根内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群落的影响。12种宿主植物于CO2浓度不同的生长室栽培180d后收获取样,通过CTAB法提取共生菌根内丛枝菌根真菌的DNA,由特异引物U1/U2扩增编码核糖体28S大亚基的rDNA部分序列,并进行DGGE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2种植物根内的AMF存在特异的AMF类群(unique species group,US)和共有类群(common species group,CS),而且CO2浓度倍增使US减少而CS增加。与350μmol mol^-1 对照相比,700μmol mol^-1处理的玉米、刺苋、大豆、陆稻、无芒稗、黑麦草6种植物的AMF群落多样性下降,下降幅度分别达27.12%、16.84%、10.12%、8.62%、8.58%和2.67%;白车轴、牛筋草、早熟禾、鼠曲草、野燕麦、北美车前6种植物的AMF群落多样性上升,分别达76.26%、28.50%、17.60%、15.08%、1.46%和0.96%。CO2倍增处理后12种植物的AMF多样性平均指数略呈上升趋势。研究指出未来环境变化(如CO2增加)将影响AMF群落结构从而影响菌根共生体的形成。
杨如意唐建军陈欣陈静蒋琦清Shuijin HU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物种多样性PCR-DGGE
水稻突变体对镉的反应及其对镉的积累、分配特性
<正> 重金属是农业环境和农产品的一个重要污染物质,镉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重金属元素。近年来,随着污水灌溉、开矿和冶炼、大气污染颗粒的沉降、磷肥的施用等,造成了土壤不同程度的镉污染。镉在土壤中具有较强的化学活性,与其...
何俊瑜朱诚蒋德安陈静孙宗修
文献传递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根际微生物及菌根共生体的影响被引量:13
2004年
综述了大气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 ,植物根际土壤环境、根际土壤微生物和植物菌根形成的变化趋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CO2 浓度升高 ,运转到根系的碳水化合物增加 ,根际环境、根际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菌根共生体的形成发生变化 .提出在CO2 浓度升高条件下 。
陈静陈欣唐建军
关键词:大气CO2浓度升高根际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
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技术进展被引量:3
2005年
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生态学意义的微生物类群,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fungi,AMF)的研究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传统的研究方法不但耗时,费力,精确度低,而且难以大批量地对不同群落进行比较研究。近年来,基于PCR的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本文综述了多种AMF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并对传统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做了比较,着重介绍了分子标记在这一领域的最新应用成果,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做了总结和展望。
杨如意陈欣唐建军陈静蒋琦清SJ HU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分子标记
模拟氮沉降对杂草生长和氮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6
2005年
以杂草早熟禾、黑麦草、野燕麦、天蓝苜蓿、白车轴草、北美车前、婆婆纳、无芒稗、牛筋草和刺苋为试验材料,以4.0g·m-2·yr-1的N输入为模拟氮沉降浓度,研究了不同杂草功能类群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处理下,杂草的生物量(总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生物量)呈增加趋势,但不同功能类群对氮增加的响应明显不同,C4禾本科、C3豆科及C3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受到氮沉降的显著促进,但C3非禾本科和C4非禾本科植物的生物量则受氮沉降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功能类群的根冠比、植株含氮及植株吸收氮的总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无明显规律,但物种间差异显著.氮沉降提高野燕麦和北美车前的生物量的根冠比,但对其他生物种类没有显著影响.没有发现氮沉降对植物体内的含氮量有显著的影响,但氮沉降却显著地提高了除刺苋、早熟禾及婆婆纳之外的所有杂草物种对N的摄收.由于物种对氮沉降的响应不同,未来氮沉降的增加将加速杂草群落组成的变化.
蒋琦清唐建军陈欣陈静杨如意Hu S
关键词:氮沉降杂草生物量氮吸收
模拟铅污染土壤中杂草的菌根形成及对铅的吸收被引量:10
2005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13种杂草在模拟铅污染土壤中的菌根形成及对铅的吸收累积特点。结果表明铅污染对杂草的生长没有明显影响。铅污染土壤中杂草的菌根侵染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无污染的土壤相比,苦荬菜(Ixerischinensis)、早熟禾(Poaannua)、黑麦草(Loliumperenne)、野燕麦(Avenafatua)、野豌豆(Viciacracca)、白车轴草(Trifoliumrepens)的菌根侵染率下降,而无芒稗(Echinochloacrusgallivar.mitis)、北美车前(Plantagovirginica)、鼠曲草(Gnaphaliumaffine)和酢浆草(Oxaliscorniculata)的菌根侵染率上升,鸡眼草(Kummerowiastriata)、升马唐(Digitariaciliaris)和婆婆纳(Veronicadidyma)无明显变化;土壤中的孢子数除了鸡眼草、野豌豆、白车轴草和酢浆草无显著差异外,其余物种在铅污染土壤中的孢子数量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不同的杂草物种对土壤铅的吸收和积累存在明显差异,被杂草吸收的铅主要积累在杂草根系内,向杂草地上部转移的铅比率不高。
吴春华唐建军陈欣陈静杨如意蒋琦清
关键词:铅污染杂草
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相互作用的调节
本研究选取作物陆稻及其伴生杂草无芒稗为材料进行互作试验,研究了4.0g·m-2·a-1模拟N沉降浓度下陆稻和无芒稗的竞争关系的变化以及菌根真菌对植物相互作用的调节.结果表明,模拟氮沉降增加条件下,陆稻和无芒稗的生长均得到...
蒋琦清陈静唐建军陈欣
关键词:氮沉降丛枝菌根真菌生态系统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