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兢

作品数:66 被引量:142H指数:8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专利
  • 2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动力工程及工...
  • 8篇电气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机械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3篇电容层析
  • 23篇电容层析成像
  • 15篇图像
  • 12篇图像重建
  • 10篇传感
  • 9篇太阳能
  • 9篇气固
  • 8篇感器
  • 8篇传感器
  • 7篇旋风分离器
  • 7篇汽轮
  • 7篇汽轮机
  • 6篇逆问题
  • 6篇气固两相
  • 6篇气固两相流
  • 6篇两相流
  • 5篇电站
  • 5篇图像重建算法
  • 5篇换热
  • 5篇ECT

机构

  • 52篇华北电力大学
  • 31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国网河北省电...

作者

  • 66篇雷兢
  • 34篇刘石
  • 22篇徐钢
  • 20篇李志宏
  • 18篇孙猛
  • 14篇刘靖
  • 13篇陈衡
  • 9篇郑清清
  • 8篇李惊涛
  • 7篇姜凡
  • 6篇韩振兴
  • 4篇刘彤
  • 4篇韩宇
  • 4篇胡玥
  • 4篇王雪瑶
  • 4篇薛小军
  • 3篇王雪瑶
  • 3篇徐祥
  • 3篇肖云汉
  • 2篇刘文毅

传媒

  • 7篇仪器仪表学报
  • 4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动力工程
  • 2篇热力发电
  • 2篇中国电机工程...
  • 2篇应用基础与工...
  • 2篇2007多相...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技术通讯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计算物理
  • 1篇锅炉技术
  • 1篇河北电力技术
  • 1篇湖南电力
  • 1篇热科学与技术
  • 1篇第19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3篇2008
  • 8篇2007
  • 2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改进正则法的ECT图像重建算法被引量:11
2007年
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是一个典型的病态问题,其解是不稳定的。为获得良好的重建效果,需要采用既保证解的稳定性且又能提高重建图像质量的算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重建算法。在分析标准Tikhonov正则法的基础上,针对ECT逆问题的病态性进行改进,并推导出两步图像重建算法:第一步利用标准Tikhonov正则法的计算值获得权矩阵的估计;第二步采用本文所推导的改进Tikhonov正则法获得最终的重建图像。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所获得的图像重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且该算法无需迭代,保证了算法实时性。
刘石雷兢李志宏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逆问题图像重建TIKHONOV正则化
一个基于1范数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迭代算法被引量:3
2008年
电容层析成像因具有快速、廉价、非侵入传感等优点而被认为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过程成像技术。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是一个典型的病态问题,它的解是不稳定的。为了获得有意义的重建结果,能够保证解的稳定性而又能提高重建图像质量的方法应该被采用。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1范数稳定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算法。将图像重建问题转化为一个最优化问题,并对目标泛函采用光滑逼近。在此基础上用Newton法求解该目标泛函。数值实验表明该算法是有效的,能够有效克服ECT图像重建的数值不稳定性,就本文所考察的重建对象而言,该法所获得的重建图像的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从而为ECT图像重建引入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雷兢刘石李志宏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逆问题图像重建
应用电容层析成像法测量煤粉浓度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ECT),对常温下稀疏气力输送的煤粉浓度进行测量.为更好地利用电容传感器敏感场的分布特性,实验系统中安装了1个旋风分离装置,通过旋风分离作用将固体颗粒主要集中在壁面区域,传感器电极布置在分离器直管上.通过对管道截面上固体体积分数、波动特性以及体积分数平均测量结果的比较分析,证明这种方法可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孙猛刘石雷兢刘靖
关键词:自动控制技术锅炉电容层析成像煤粉浓度体积分数
利用ECT对稀疏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浓度测量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直接对稀疏气力输送的固体浓度进行测量是困难的。为克服电容传感器敏感场的不均匀性对成像造成的影响,实验系统中装置了一旋流浓缩装置,传感器电极布置在浓缩器直管上,对常温下稀疏气力输送的固体浓度进行了测试研究。通过对截面积体积分数分布、平均值以及浓波动特性的分析证明这种测试方法是可行的。通过调节浓缩器顶部的抽吸风量对断面径向浓度分布及平均体积分数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少量的抽吸会对成像有益,但抽吸量太大会扰乱流场而与引入旋流浓缩装置的目的相违背。
孙猛刘石李志宏雷兢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
基于分子弛豫模型的混合气体多物理场二维重建算法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气体分子弛豫模型,研究声波传播的弛豫吸收与混合气体浓度及温度的关系,以CO-N2-O2混合气体为例,分别建立声速和声弛豫吸收同混合气体温度、浓度关系的三维模型.提出一种在二维空间中同时重建混合气体的温度场、浓度场和流场的算法,并对混合气体多物理场进行仿真重建.数值实验证明了算法的可靠性及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并可以将此算法应用到其它混合气体的测量,为混合气体的复杂多物理场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测量方法.
刘岩刘石雷兢Schlaberg H I
关键词:流场测量
五通道自适应二维温度场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烧领域和光学测量技术,具体为五通道自适应二维温度场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由工业窥镜和准直物镜组成的组合镜片后面为平片分光镜,平片分光镜的一个分光方向上安装分光镜组,另一分光方向上安装有彩色CCD相机;分光镜组...
穆怀萍李志宏谢雷雷兢李惊涛刘石
基于煤干燥技术与乏汽GGH的燃煤电站清洁高效协同系统被引量:5
2017年
低温省煤器与气-气换热器(GGH)分别具备良好的节能与环保效果,但二者无法同时布置。对此,本文提出燃煤电站清洁高效协同系统,该系统应用煤干燥技术,在燃煤电站的锅炉尾部布置低温省煤器,在干燥装置尾部布置GGH,以同时达到节能与环保效果。针对所提出的清洁高效协同系统,以典型超超临界1 000 MW一次再热机组为案例,以传统低温省煤器系统与GGH系统作为参比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与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新清洁高效协同系统能增加发电量14.7 MW,回收水分13.9 kg/s,增加收益2 624万元/a,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显著;能够提升最终排烟温度到80℃以上,有效提升烟气浮升力与污染物稀释能力,同时降低CO_2排放量54 134 t/a。
韩宇徐钢郑清清雷兢杨勇平
关键词:燃煤电站低温省煤器热力学分析节能环保
使用B类颗粒的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圆弧形U阀返料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B类颗粒的高密度循环流化床圆弧形U阀返料器,涉及循环流化床技术,该装置主要由供气系统、主床系统、气固分离系统、返料系统和测试系统组成。系统供气系统主要由空压机提供。该返料系统由料腿和圆弧形U阀返料器组...
王雪瑶雷兢肖云汉徐祥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调峰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太阳能节能优化领域的一种基于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调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塔式太阳能岛、一级加热器、高压透平、二级加热器、低压透平、调峰透平、回热器、蓄热器、压缩机、小透平、ORC回热器、...
徐钢包塞纳郑清清高亚驰胡玥雷兢
文献传递
非闭合电极电容传感器在电容层析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7年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非闭合电极电容传感器,以满足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来测试冻土中水分迁移、物质组成及其动态变化特性的要求,对该电容传感器的敏感场进行了计算,并对其进行了成像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电容传感器可以实现测试区域内不同形状物体的测量及图像重建,其中Landweber成像算法对该传感器成像质量最好,从而为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来进行冻土测试提供了实验基础。
刘靖姜凡雷兢刘长春李志宏刘石
关键词:电容层析成像冻土电容传感器敏感场图像重建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