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彩芸
- 作品数:47 被引量:48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一种利用微硅粉合成SBA-15分子筛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微硅粉合成SBA‑15分子筛的方法,属于分子筛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工业废弃物微硅粉为硅源,以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为模板剂,在酸性介质中搅拌,然后转移到反应釜晶化反应一段时...
- 韩彩芸唐杰阳婷罗永明
- 文献传递
- 类水滑石的合成、表征及应用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较全面地综述了近年来类水滑石(HTlc)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类水滑石的多种合成方法,结合XRD、FT-IR、TG-DTA三种典型表征对HTlc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进一步阐述,并重点归纳了HTlc在催化、吸附、环保及新型材料等多方面的应用概况,同时也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 禹洪丽韩彩芸李鸿颍黄缌邓莲罗永明
- 关键词:类水滑石
- 镁铝水滑石的制备及其吸附Cr(Ⅵ)的性能被引量:9
- 2016年
- 以尿素为沉淀剂,采用水热法合成Mg/Al型层状双氢氧化物(MgAl-LDH)。通过静态吸附试验,系统考察了焙烧温度、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初始质量浓度、介质pH值等因素对MgAl-LDH吸附6价铬Cr(Ⅵ)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吸附等温、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焙烧导致MgAl-LDH对Cr(Ⅵ)吸附去除性能显著降低;MgAl-LDH吸附去除Cr(Ⅵ)的最佳pH值和吸附温度分别为pH=2.5和40℃。吸附等温和热力学研究表明,MgAl-LDH对Cr(Ⅵ)吸附去除过程为放热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且最大吸附容量为105.15 mg/g。MgAl-LDH对Cr(Ⅵ)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Bangham和Elovich模型,表明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主导。结合吸附性能和动力学、吸附前后介质的pH值变化及不同pH值下Cr(Ⅵ)的存在形式和数量,发现MgAl-LDH对Cr(Ⅵ)吸附初始阶段主要去除机理为MgAl-LDH表面位置的静电作用和离子交换,后阶段为层间离子交换,前者吸附速率较快,后者速率较慢。
- 廖梅芳朱文杰韩彩芸单鑫李曦同陈荟蓉罗永明
-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 硫酸化氧化锆固体超强酸被引量:13
- 2011年
- 硫酸化氧化锆(SZ)是一种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它能高效催化异构化、烷化、酰化、环化、裂解、酯化和酯交换等多种类型的催化反应。1979年,日本科学家Hino和Arata发现SZ能在室温催化丁烷异构化反应,首次提出了SZ是一种酸性比100%浓硫酸还强一万倍的固体超强酸,从而引起了科学家们对SZ研究的浓厚兴趣。经过了三十多年发展,研究者们在SZ的合成、改性、表征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SZ几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内容主要包括SZ的合成方法,表面结构和酸性机理,研究者们对SZ性质的不同看法,SZ的改性及应用。
- 张六一韩彩芸杜东泉张严严许思维罗永明
- 关键词:固体超强酸改性
- 不同炭材料吸附Cr(Ⅵ)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以4种碳基材料作为吸附剂,研究了不同吸附剂对Cr(VI)的去除效果,并对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木质活性炭和煤质活性炭对Cr(VI)的吸附效果较好;温度对木质活性炭与煤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由298 K提升至343 K,其对Cr(VI)吸附能力提高50%以上,在343 K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60.72 mg/g和151.88mg/g;热力学参数研究说明2种活性炭吸附的过程为熵增过程;且随着温度升高,ΔG0的值变小,说明升高温度使吸附过程的自发程度增高。
- 单鑫陈荟蓉禹洪丽韩彩芸朱文杰李曦同罗永明
- 关键词:热力学研究
- 一种五价砷p型沸石吸附剂的合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价砷p型沸石吸附剂的合成方法,将低铝含量粉煤灰和氢氧化钠颗粒混合并研磨均匀,超声,混合物取出磨碎并置于聚四氟乙烯反应釜内胆中,加入去离子水和铝酸钠,搅拌,充分混合,悬浮液静置后,将内胆置于电热恒温箱中进...
- 韩彩芸阳婷刘航罗永明
- 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1年
- 作为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可再生燃料生物柴油,对解决日益枯竭的石油资源和由石化柴油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运用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几种方法的研究进展,对其优、缺点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展望。
- 杜东泉张六一韩彩芸张严严许思维罗永明
- 关键词:能源生物柴油酯交换法催化剂
- 一种废弃铜吸附剂资源化利用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铜吸附剂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吸附铜后废弃的铜吸附剂真空干燥、焙烧后,用于催化降解罗丹明B,本发明方法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罗丹明B降解的时间,而且罗丹明B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9%以上,达到了“...
- 韩彩芸周春地阳婷
- 文献传递
- 介孔氧化铝的合成及其对As(V)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硝酸铝为原料制备的氧化铝作为As(V)吸附剂,从吸附动力学和溶液pH影响两方面来考察氧化铝对水中As(V)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本方法合成的氧化铝对As(V)的吸附反应在初始3h内较快,吸附5h时达到动态平衡;吸附速率控制步骤为“表面反应”;有效吸附As(V)的pH范围是3.3~9.4,As(V)去除率大于97%.
- 李鸿颍普红平韩彩芸罗永明
- 关键词:氧化铝动力学
- 一种钛硅分子筛TS-1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钛硅分子筛TS‑1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摩尔比的固体硅源、碱源、模板剂、矿化剂和钛源进行混合研磨至均匀,然后密封,在120‑180℃进行晶化反应,产物经洗涤、过滤、烘干、焙烧后即得高钛含量的钛硅分...
- 朱文杰吴迪李曦同马文会罗永明韩彩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