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秀梅

作品数:3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疾病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干预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患者
  • 1篇院前急救
  • 1篇院前急救护理
  • 1篇支架安置术
  • 1篇透析患者
  • 1篇抢救
  • 1篇抢救效果
  • 1篇自我
  • 1篇自我管理
  • 1篇自我管理行为
  • 1篇自我效能
  • 1篇综合心理

机构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3篇韩秀梅
  • 2篇沈晓颖
  • 2篇周郁秋
  • 1篇杨丽
  • 1篇孙桂芝
  • 1篇刘映辉
  • 1篇丛深

传媒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院前急救护理并绿色通道对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40
2017年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急诊收治的122例AMI患者,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急诊护理组(前入院61例)和绿色通道组(后入院61例,以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方式进行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抢救有效率、心肌灌注时间、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绿色通道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急诊护理组(78.69%比68.85%,P=0.028);与常规急诊护理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心肌再灌注时间[(100.72±10.40)min比(56.02±5.49)min]、住院时间[(14.34±3.46)d比(11.86±4.24)d]显著缩短(P均<0.01),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81.82%比96.67%,P=0.009)。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衔接绿色通道方式,能够提高抢救有效率,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韩秀梅孙桂芝
关键词:急救护理心肌梗死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美国Stanford大学慢性疾病教育研究中心的自我效能量表和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对89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89例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6.55±1.97)分.其中自我效能水平高者20例占22.47%,自我效能水平中等者39例占43.82%,自我效能水平低者30例占33.7%.89例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为(38.51±10.91)分,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为(76.38±14.8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职业及医疗费用对家庭的影响是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呈正相关(r=0.43,P<0.01).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与自我管理行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临床工作者应依据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调动患者的自身潜能,通过护理干预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
沈晓颖周郁秋韩秀梅杨丽刘峰
关键词:血液透析自我效能自我管理
对PTCA及支架安置术患者综合心理干预的效果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PTCA及支架安置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介入诊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心理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因人而宜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包括信息干预、心理护理、情绪疏导、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等),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分值、抑郁分值降低幅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点心率及收缩压的动态变化差异显著(P<0.01),且对照组较干预组的变化幅度为大。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缓解心脏介入诊疗术患者围术期负性情绪,稳定心率、血压,降低不适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调节患者心理应激状态的有效手段。
沈晓颖周郁秋刘映辉丛深韩秀梅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PTCA支架安置术综合心理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