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手术
  • 4篇腹腔
  • 4篇腹腔镜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修补术
  • 2篇疝修补
  • 2篇疝修补术
  • 2篇外科
  • 2篇阑尾
  • 2篇阑尾切除
  • 2篇阑尾切除术
  • 1篇单孔
  • 1篇单孔腹腔镜
  • 1篇单孔腹腔镜手...
  • 1篇亚甲蓝
  • 1篇药剂

机构

  • 8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和静县人民医...

作者

  • 8篇韩芳
  • 7篇孟塬
  • 5篇龚国杰
  • 4篇赵兵
  • 2篇李明
  • 2篇王自立
  • 2篇艾尼瓦尔
  • 2篇白劲松
  • 1篇吴桂兰
  • 1篇勾守建
  • 1篇姚国华
  • 1篇摆巍刚
  • 1篇吾甫尔
  • 1篇巴高
  • 1篇吾甫

传媒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新疆医学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8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各种术式临床应用及探讨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各种术式治疗阑尾炎的特点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12月共276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76例患者中274例顺利完成阑尾切除,其中两例因术中探查发现升结肠肿块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50min不等,平均25分钟,术后8小时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时间5天,随访半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阑尾炎创伤小、恢复快、美观、住院时间短等特点,是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韩芳孟塬龚国杰
关键词: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124例临床体会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124例肛周脓肿(肛瘘)患者行一次性根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24例患者应用亚甲蓝染液行脓腔或窦道内注射,快速寻找到内口后均完成一次性根治,术后3周创面基本愈合,肛门功能正常,排便正常,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肛瘘)疗效好,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复发和并发症的发生。
龚国杰孟塬勾守建赵兵韩芳艾尼瓦尔.吾普尔巴高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比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与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小儿疝气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选择择期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ASA分级标准为I~II级的性别、年龄、体重、手术种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两组患儿40例,男32例,女8例。按男女比例随机分为两组M组、N组。M组20例,采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麻醉;N组20例,采用七氟烷和瑞芬太尼麻醉。记录两组患儿在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2)、插管时(T3)、插管后10min(T4)、疝修补术时(T5)、拔管(T6)前的MAP、SPO2、Hg。并记录停用麻醉药后患儿自主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并观察术后躁动情况,以及恶心呕吐和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研究结果如下:M组患儿诱导后HR显著加快(P〈0.05)、BP下降(P〈0.01),插管时及疝修补时仍保持较快HR(P〈0.01),与N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N组在诱导后HR、BP显著下降(P〈0.01),但插管和手术修补时HR、BP基本保持平稳。术中两组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均处于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患儿自主睁眼和拔管的时间N组显著早于M组(P〈0.01),但有6列患儿发生躁动,多于M组的2例。两组患儿术后均未发生呕吐、头晕、喉痉挛、喉水肿等气道并发症。研究结论为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在小儿腹腔镜下疝修补术麻醉效果优于氯胺酮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
姚国华韩芳吴桂兰
关键词:七氟烷瑞芬太尼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
烧伤药剂联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174例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烧伤药剂合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烧伤的效果。方法:对以美宝湿润浇伤膏(MEBO)同自配烧伤药剂合用治疗不同深度烧伤17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疗效较单独应用MEBO效果显著,创面愈合快,且配药方便。结论:该治疗方法简单实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韩芳孟塬
关键词:烧伤美宝湿润烧伤膏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580例临床体会
2008年
韩芳孟塬王自立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床体手术成功率适应症并发症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12例报告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11日至6月9日为12例患者行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行胆囊切除术,5例行阑尾切除术均获成功,术后患者康复快,疗效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具有瘢痕少等优点,比传统LC更微创。随着经腹壁造孔设备及手术器械的进一步完善和操作方法的改进,有条件的医院可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此术式。
孟塬摆巍刚张信俊龚国杰韩芳白劲松赵兵吾甫艾尼瓦尔李明王自立
关键词:单孔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病例报告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腹股沟疝是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腹股沟疝修补术方式有多种,随着对解剖的认识及手术方式日趋成熟,腹膜前间隙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符合人体解剖生理结构,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所接受.现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 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200例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孟塬赵兵韩芳艾尼瓦尔吾甫尔龚国杰白劲松巴高李明张成克力木
关键词: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膜前间隙手术方式外科常见病
胃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分析胃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2年12月764例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用单因素χ2检验统计分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65例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其感染率为8.5%,且分离培养出合格菌株48株,阳性率73.8%,其中G菌32株,占66.7%,G+菌16株,占33.3%。G菌主要以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和肠杆菌为主,分别占29.2%、18.8%、12.5%和6.2%;G+菌以肠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2.9%和10.4%。单因素χ2检验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有输血、且有肿瘤病变的患者具有较高的切口感染发生率(P<0.05)。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是G杆菌,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情况和疾病良恶性质是术后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有望减低其感染的发生率。
韩芳孟塬龚国杰赵兵
关键词:胃肠外科切口感染医院感染预防措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