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及黑色素沉着对低龄儿童龋病牙菌斑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IDA)和牙面黑色素沉着(BS)对于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4—5月对青岛市市南区和市北区的12所幼儿园内136名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口腔检查将其分为低龄儿童龋病(ECC)组和无龋(CF)组,进一步按是否患有缺铁性贫血和黑色素沉着将其分为缺铁性贫血并发龋病(IDA ECC)组和非缺铁性贫血并发龋病(NIDA ECC)组、黑色素沉着无龋(BS CF)组和无黑色素沉着无龋(NBS CF)组。采集研究对象龈上菌斑,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对比分析组间微生物群落的菌群组成、群落结构和差异菌属等。通过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进一步寻找各组内潜在的生物标记物。结果136名儿童年龄为(5.11±0.87)岁,男童80例(58.82%)。ECC与CF组两组间的口腔菌斑微生物组成结构和细菌功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 ECC与NIDA ECC组两组内的口腔菌斑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S CF与NBS CF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fSe分析结果显示,ECC与CF组、IDA ECC与NIDA ECC组、BS CF与NBS CF组间分别鉴定出了41、31、9个相对丰度有差异的分类群。结论缺铁性贫血和黑色素沉着对患低龄儿童龋病的儿童口腔菌斑微生态多样性、菌群功能等产生了影响。 边爽 韩蕊 肖涵 岳金 王舒婷 林浩志 马雷关键词:龋病易感性 缺铁性贫血 儿童 黑色素沉着 口腔微生态 影响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效率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0年 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是直丝弓矫治器临床应用过程中常用的方法[1]。1972年,Andrews[2]发表了他的标志性文章,并设计出了直丝弓矫治器。经过多次的改进,McLaughlin和Bennett[3]使用标准直丝弓托槽发展并精炼了基于滑动法和持续轻力的矫治技术。 韩蕊 赵玺 米丛波关键词:关闭拔牙间隙 滑动法 直丝弓矫治器 直丝弓托槽 矫治技术 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定点测量儿童上颌窦前壁及上颌结节位置变化 被引量:4 2016年 背景:研究上颌窦前壁及上颌结节的位置变化,分析上颌骨的发育情况,并可掌握上颌骨骨量的多少以及发育的时机,来为正畸做更好的准备和分析,但用计算机Auto-CAD软件定点,并研究上颌窦前壁及上颌结节的位置变化尚未见报道。目的:调查分析新疆乌鲁木齐市300名4-14岁汉族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上颌窦前壁及上颌结节的位置变化及其发育的情况。方法:对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就诊的300例4-14岁儿童,将收录的人群按Hellman’s牙齿发育阶段分为5组(ⅡA组、ⅡC组、ⅢA组、ⅢB组、ⅢC组)。通过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全颌曲面断层片进行画图分析,将鼻中隔与硬腭的交点设为O点,硬腭与上颌窦近中面的交点为上颌窦前壁点(PA),将两点连成一线定位X轴,过O点并与X轴垂直的为Y轴,此时O点为(0,0)点,上颌粗隆的后壁与硬腭的交点为上颌粗隆的后壁点(PP),此点会有一个精确的坐标值即(PPX,PPY),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牙齿发育的不同时期,上颌窦前壁点与上颌粗隆的后壁点的位置变化。结果与结论:方差分析表明上颌窦前壁点在5个不同时期在X轴上的数值差异不显著(α>0.05)。从IIA期到ⅢA期上颌粗隆后壁的值是明显的水平向后方和垂直向下方的生长。从ⅢA期到ⅢB期,上颌粗隆的后壁点是仅发生了水平向后方的生长,垂直方向的生长不明显。从ⅢB到ⅢC期,上颌粗隆的后壁点出现明显的垂直向下的生长,而水平向后方的生长不明显。即此期是第2磨牙萌出的时间,说明第2磨牙的萌出对上颌骨垂直向的生长有一定作用。 韩蕊 马雷 米丛波 王丽 王永亮 张倩关键词:上颌窦 上颌骨 计算机 上颌窦前壁 牙髓坏死伴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的牙髓再血管化治疗 李会旭 韩蕊 潘克清乌鲁木齐地区青少年恒牙形态及数目异常的分析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青少年先天缺失牙、多生牙、过小牙的发生率及好发部位。方法本文观察和分析了620例患者的全颌曲面体层X线片,均无恒牙拔牙史或牙齿损伤史。结果先天缺失牙(包括第三磨牙)的发生率为45.48%,第三磨牙的缺失发生率为32.58%,缺失牙的好发部位依次为上颌第三磨牙、下颌第三磨牙、下颌侧切牙、下颌中切牙、上颌第二双尖牙等;多生牙发生率为2.58%,好发部位是上颌切牙区。过小牙的发生率为6.30%,其主要为上颌侧切牙。结论牙齿先天缺失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多生牙,缺失牙主要发生在功能相对弱的牙位上;缺失牙与过小牙之间存在一定联系。 韩蕊 米丛波 赵玺 曹新华 阿依古丽 陈亮 朱婷婷关键词:缺失牙 多生牙 过小牙 青少年 一种适用于妇产科的阴式彩超探头清理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种适用于妇产科的阴式彩超探头清理装置,包括手持外壳、调速装置、传动装置、调距装置、输出装置;所述调速装置包括调速转筒、调速螺杆、滑动套环、主动锥齿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滑杆、从动锥齿轮、输入锥齿轮;所述... 杨凤霞 郝风云 韩蕊 刘明文献传递 正畸力作用下大鼠牙周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SD大鼠正畸牙齿移动模型,采用组织学、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方法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方法:实验选用30只10周龄左右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个空白对照组和5个实验组,实验组建立正畸牙移动模型,分别于加力1、3、5、7d和14d处死大鼠,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牙齿受力移动的不同阶段牙周组织中HGF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①组织学结果显示受力牙齿与未受力牙齿牙周组织中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建。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中可观察到HGF在牙周组织呈弱阳性表达,分布较均匀;单纯加力组牙周组织内HGF受力后表达增高,在第5天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且张力侧表达强于压力侧;其中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及破骨细胞均为强表达。结论:HGF参与了正畸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其表达随时间呈现一定规律。 米丛波 刘红 钱雅婧 潘旭 韩蕊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 正畸牙移动 一种具有恒压可控性的多用口腔冲洗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恒压可控性的多用口腔冲洗装置,包括主空心外壳,所述主空心外壳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滚轮,所述主空心外壳内部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形空心结构,所述凹槽形空心结构的顶部设置有一液体储存空间,所述主空心外壳在位于液体储... 韩蕊 马雷 杨凤霞 赵青文献传递 一种牙齿间隙保持器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牙齿间隙保持器,该保持器包括保持器本体,所述保持器本体包括牙套部和间隙保持部,所述牙套部与人体牙齿相适配,所述间隙保持部容置在牙齿间隙,所述间隙保持部设置在牙套部内部。牙套部与人体牙齿相适配的设置,使其能... 韩蕊 马雷 王子龙 岳金 林浩志文献传递 青岛市718名学龄前儿童龋齿情况及其与贫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了解青岛市市北社区和松山社区6所幼儿园718名学龄前儿童龋齿发生情况及其与贫血的相关性,为学龄前儿童龋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青岛市2个社区6所幼儿园的718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口腔检查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诊断标准,记录乳牙龋失补牙指数、龋坏发生牙位,手指末梢采集血标本并检测血红蛋白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学龄前儿童总体患龋率60.0%,龋均2.77,其中男、女童患龋率分别为60.3%和59.7%,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28, P >0.05);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不同年龄组患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 =12.386, P <0.05)。乳牙龋齿好发牙位依次为上颌乳中切牙、第二乳磨牙(下颌>上颌)、第一乳磨牙(下颌>上颌)、上颌乳侧切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前牙。贫血组儿童患龋率(82.0%)显著高于血红蛋白含量正常组儿童患龋率(58.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9.851 , P <0.05)。结论 青岛市市北和松山社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与正常组相比,贫血组儿童患龋率明显偏高,儿童贫血及严重龋坏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尚不明确,亟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高玮 韩蕊 马雷 王佳英 孔凡芝 刘杰关键词:龋齿 贫血 牙健康调查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