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肌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心病
  • 3篇心功能
  • 3篇冠心病
  • 2篇心肌梗死大鼠
  • 2篇心脏
  • 2篇治疗冠心病
  • 2篇沙坦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组化
  • 2篇CX45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肌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心脏组织
  • 1篇型心

机构

  • 6篇郑州市第一人...
  • 3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顾国萍
  • 3篇张丽华
  • 3篇魏彤
  • 2篇牛少辉
  • 2篇李博
  • 1篇刘旭邦
  • 1篇陈杰
  • 1篇任连军
  • 1篇沈桂彬
  • 1篇简立国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鼠连接蛋白30.2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表达及阿尔马尔对其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连接蛋白30.2(Cx30.2)的表达和阿尔马尔药物治疗对其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阿尔马尔治疗组(A组)、假手术组(SH组)和正常对照组(N组)。前两组大鼠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建立AMI模型,SH组只穿线不结扎。A组给予阿尔马尔(O.91mg/kg),2次/d,灌胃治疗4周,其余三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4周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x30.2蛋白,RT—PCR法检测Cx30.2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检测Cx30.2蛋白为MI组、A组较N组增高(P〈0.05),MI组较A组高(P〈0.05),N组和SH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Cx30.2mRNA的表达与Cx30.2蛋白的表达一致。结论心肌梗死后Cx30.2的表达增加,阿尔马尔可调节其表达进而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顾国萍张丽华牛少辉
关键词:心肌梗死MRNA免疫组化
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 mg/次,早晚饭后各服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药物组成:法半夏、桂枝、薤白、全瓜蒌、赤丹参),水煎,1 d 1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判断疗效。对比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n,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IL-6、CRP、LVEDD、LVESD较对照组低(P<0.01),心绞痛持续时间短(P<0.01),LVEF高(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6%(2/47)较对照组19.15%(9/47)低(P<0.05)。结论:加减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改善炎症状态、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情况,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李博袁园任连军顾国萍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心功能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Cx30.2、Cx43和Cx45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及阿尔马尔对其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属于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急性心肌梗死可导致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研究表明心...
顾国萍
关键词:心肌梗死连接蛋白43
Cx30.2和Cx45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区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结区组织中连接蛋白(Cx30.2、Cx45)的表达。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I组,n=10)和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SH组,n=10)。术后4周取心脏标本,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心脏结区组织中Cx30.2和Cx45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术后4周MI组Cx30.2和Cx45蛋白表达增加,分布不均,无规则,与SH组相比,蛋白表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Cx30.2和Cx45 mRNA在MI组的表达量亦增加,与SH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Cx30.2和Cx45 mRNA的表达具有明显正相关(r=0.938,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结区组织中Cx30.2和Cx45表达增加,二者mRNA表达呈正相关。
顾国萍张丽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免疫组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芪苈强心胶囊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抽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DCM患者67例,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芪苈强心胶囊组(34例)与美托洛尔组(33例)。美托洛尔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芪苈强心胶囊组在美托洛尔组基础上采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运动耐量[6 min步行试验(6MWT)、运动代谢当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芪苈强心胶囊组总有效率(94.12%,32/34)高于美托洛尔组(72.73%,24/33),P<0.05。治疗后,芪苈强心胶囊组LVESD低于美托洛尔组,LVEF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治疗后,芪苈强心胶囊组6MWT、运动代谢当量高于美托洛尔组(P<0.05)。芪苈强心胶囊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88%,2/34)与美托洛尔组(12.12%,4/3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应用于DCM中可提升疗效,减轻心肌炎症,改善患者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提升患者运动耐量和代谢当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李博袁园顾国萍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芪苈强心胶囊心功能运动耐量
平均血小板体积对回旋支病变的预测作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回旋支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因NSTEMI入住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并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入院时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检测脑钠肽(BNP)、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等指标。入选患者全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有明确的梗死相关动脉。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回旋支(LCX)病变组与非回旋支病变组。结果符合入选条件患者共184例,其中LCX病变患者68例,非LCX病变患者116例。LCX病变患者中既往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比例较低,人院时BNP水平较低,而吸烟患者比例和人院时MPV水平较高。其他主要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PV预测回旋支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75(95%CI:0.675-0.826),当MPV取9.15fL时,敏感度为83.8%,特异度为6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PV是LCX病变的危险因素(OR=1.32,95%CI:1.031—1.688,P〈n05)。结论MPV是NSTEMI患者LCX病变的危险因素。
牛少辉张丽华简立国沈桂彬顾国萍刘旭邦陈杰
关键词:平均血小板体积心肌梗死梗死相关动脉回旋支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用药效果及相关指标观察
2019年
目的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用药效果。方法选取82例疗冠心病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对照组采用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0.73%),组间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TC、TG、HDL-C、LDL-C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用药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明显,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顾国萍李盼盼魏彤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冠心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运用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的可行性评价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研究胺碘酮和缬沙坦联合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中的价值。方法:2018年1月~2019年9月某院接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病患84例,用数字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对比LEVF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LEVSD(30.17±3.25)mm、LEVF(48.85±3.16)%、LEVDD(53.18±4.23)mm,优于对照组(35.37±3.04)mm、(42.06±2.15)%、(62.47±4.06)mm(P<0.05);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hs-CRP水平(3.16±1.97)ng/L,比对照组(5.93±1.62)ng/L低(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5.24%,比对照组78.57%高(P<0.05)。结论: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阵发性房颤中联用胺碘酮和缬沙坦,疗效确切,且利于心功能的改善及房颤的抑制。
顾国萍李盼盼魏彤
关键词:慢性心功能不全胺碘酮阵发性房颤
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分析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氢氯噻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用药不良反应。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较好,且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顾国萍魏彤李盼盼
关键词:厄贝沙坦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