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秋生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星系
  • 3篇英文
  • 3篇塞弗
  • 3篇恒星
  • 3篇SEYFER...
  • 2篇星暴
  • 2篇赛弗特星系
  • 2篇恒星形成
  • 2篇红外
  • 2篇测光
  • 1篇电离
  • 1篇星暴星系
  • 1篇星体
  • 1篇赛弗
  • 1篇天体
  • 1篇天体物理
  • 1篇天体物理学
  • 1篇热辐射
  • 1篇弥散
  • 1篇弥散度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国...

作者

  • 11篇顾秋生
  • 7篇黄介浩
  • 2篇廖新浩
  • 2篇石雷
  • 2篇苏洪钧
  • 1篇彭志欣
  • 1篇付晓鑫
  • 1篇吴国祥
  • 1篇姜黎莲
  • 1篇纪丽
  • 1篇赵应和
  • 1篇姜方周
  • 1篇朱进
  • 1篇李宗云
  • 1篇东苏勃
  • 1篇陈阳

传媒

  • 3篇天文学报
  • 2篇天文学进展
  • 2篇紫金山天文台...
  • 2篇天体物理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新世纪天文发...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1999
  • 2篇1995
  • 1篇199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存在两类Seyfert 2型星系?(英文)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活动星系核 (Seyfert星系 )统一模型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果。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Seyfert1和 2型星系的差别不仅仅是视线方向上的不同 ,星系的环境、演化、星系核的活动等在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新的观测和理论研究发现Seyfert 2型星系中宽线区存在和星系核的活动密切相关。在一些核活动较低的Seyfert 2型星系中 ,宽线区很可能不存在 ,即可能存在所谓的“真正”的Seyfert 2型星系。
顾秋生黄介浩
星爆后星系NGC4736核区的环状结构
1994年
在1992年3月31日至4月2日期间,我们利用云南天文台1m望远镜2号CCD和缩焦装置,对环星系NGC4736进行了Ⅴ和Ⅰ波段深曝光观测。在经过Richardson-Lucy图象复原以及自适应滤波两种方法处理后,发现仅仅在Ⅴ波段图象上,其核区存在一个直径约为10″的环状结构。
顾秋生黄介浩苏洪钧
关键词:星系
塞弗特2型星系窄线区的形态被引量:1
2005年
 使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2.16m望远镜的BFOSC相机,对6个塞弗特2型星系进行了窄带成像观测,并获得了它们的[OIII]λ5007和Hα+[NII]λλ6548,6583发射线像以及邻近的连续辐射像,用来研究其窄线区延展电离气体的形态和性质.根据简化的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假设窄线区气体成球状分布,那么应观测到塞弗特2型星系的窄线区电离气体成V_状(电离锥).但观测表明,只在一些塞弗特2型星系中观测到了电离锥,而在另外一些塞弗特2型星系中观测到了简化的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所不能解释的窄线区电离气体的"晕"状形态.结合观测结果,讨论了导致在塞弗特星系中观测到窄线区电离锥和其它不同形态的因素以及对活动星系核统一模型的验证等相关问题.
东苏勃彭志欣石雷顾秋生
Seyfert 2型星系中的星暴活动
2003年
星暴和活动星系核之间的联系是活动星系研究领域最重要、最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Seyfert星系由于距离较近、数目较多和相对低的核活动,已成为研究星暴和活动星系核之间联系的理想天体。综述了活动星系核中存在星暴的观测证据和Seyfert 2型星系核区星暴活动的最新研究结果,着重讨论了存在两类Seyfert 2型星系(一类是被遮挡的Seyfert 1型星系,另一类是“真正”的Seyfert 2型星系即不存在宽线区的Seyfert 2型星系)的可能性。通过比较具有和不具有偏振宽线的Seyfert 2型星系在红外、射电、光学和X射线光谱性质的差别,发现具有偏振宽线的Seyfert 2型星系在本质上和Seyfert 1型星系是同一类天体,差别只在于观测者视线方向的不同;而不具有偏振宽线的Seyfert 2型星系是一些星系核活动较弱而星暴活动占主导的天体,这些星系从射电、红外、光学到硬X射线,都具有和星暴星系相似的性质。由于这些星系中核的吸积率将比Seyfert1型星系低近两个量级,因而它们很有可能是一些没有宽发射线区的Seyfert 2型星系,即所谓的“真正”Seyfert 2型星系。
石雷顾秋生黄介浩
关键词:天体物理学SEYFERT星系
赛弗特星系恒星速度弥散度的测量
2010年
星系中心黑洞质量和核球恒星速度弥散度的紧密关系揭示出准确测量恒星速度弥散度对测定星系中心黑洞质量尤为重要.文中提供了一种利用SDSS(Sloan Digital SkySurvey)光谱测定速度弥散度及其不确定性的方法.通过对像素空间包含显著特征吸收线的4个不同谱区的拟合,得到准确测量恒星速度弥散度σ的光谱区域.文中4个拟合波段主要包含的吸收线为CaⅡK,MgⅠb三重线(波长5167.5,5172.7,5183.6(?))和CaT(CaⅡ三重线,波长8498.0,8542.1,8662.1(?)).不同区域结果表明,MgⅠb区由于受到铁族发射线影响,拟合的σ值偏低;CaⅡK线区谱线强度很弱,易受限于最小二乘法搜索算法;CaT+CaⅡK联合区得出的速度弥散度和只计算CaT区域的结果相当.利用该方法,测试了一个红移小于0.05的赛弗特星系样本,发现CaT区是测速度弥散度的最佳谱区.
付晓鑫顾秋生
激变变星V1159 Ori和BZ UMa的测光研究
2010年
V1159 Ori是SU UMa型中ER UMa亚型激变变星,BZ UMa介于UGem型和WZ Sge型之间,但又具有SU UMa的周期特征,存在争议.在2008年2月24日和25日,用云南天文台1米RCC(Ritchey-Chretien-Coude)望远镜对两者的测光观测显示:V1159 Ori在正常爆发的下降阶段存在superhump,这为superhump现象普遍存在于ER UMa型星中提供了观测证据;BZ UMa观测时处于爆发极大,并未观测到确凿的superhump周期,而AAVSO(American Association of Variable Star Observers)近年的BZ UMa观测亦从未发现明确的superhump;两者均表明BZ UMa可能并非SUUMa型星.基于星等变化幅度考虑,BZ UMa较WZ Sge更为接近.
姜黎莲姜方周李宗云赵应和顾秋生
恒星形成在LINER中的作用(英文)
1999年
我们发现利用WolfRayet 星系的远红外射电相关关系可以对LINER 的激发机制初步分类。非常有意思的一个现象是几乎所有有内环结构的LINER 都是星暴占主导的源,它们的AGN 活动比AGN 占主导的LINER 要低。我们还发现对年龄大于107 年的星暴星系或复合类天体(AGN 和星暴的贡献相当的天体) 来说,激波加热尘埃的机制可能是很重要的。
纪丽陈阳黄介浩顾秋生雷仕俊
关键词:LINER恒星
棒在星系恒星形成中的作用
1995年
从理论N体模拟、射电辐射、红外辐射以及统计比较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棒在星系恒星形成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在这一问题研究中出现的互相予盾的一些结果。
顾秋生廖新浩黄介浩苏洪钧吴国祥
关键词:恒星星系星暴星系红外源热辐射
存在两类Seyfert 2型星系?(英文)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活动星系核(Seyfert星系)统一模型研究领域的研究结果。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Seyfrt 1和2型星系的差别不仅仅是视线方向上的不同,星系的环境、演化、星系核的活动等在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中都起着非常重...
顾秋生黄介浩
文献传递
二个新观测到的红外选赛弗特星系
1995年
根据25μm和60μm间的红外谱指数及60μm和100μm的相对流量选择了6个天体,在1994年9月9日至11日期间,利用北京天文台2.16m望远镜观测了它们的光谱。经处理后,发现了一个新的Seyfert2和一个Seyfert3星系,另外还有一个HII星系。
顾秋生朱进黄介浩苏洪钧吴国祥廖新浩
关键词:活动星系星系光谱赛弗特星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