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锦法
- 作品数:38 被引量:6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白细胞介素-2基因在慢性疼痛应用中的测试方法
- 刘新垣姚明忠顾锦法王晋慧孙兰英
- 本研究建立了大鼠慢性神经病理痛和外周炎症痛模型,采用腺病毒载体和pcDNA3介导IL-2基因转移至蛛网膜下腔和病灶局部,发挥IL-2的镇痛作用。将IL-2 cDNA克隆入含CMV启动子的pcDNA3构建成pcDNA3-I...
- 关键词: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基因治疗慢性疼痛
- 一种抗癌靶向可调控基因-病毒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癌靶向可调控基因-病毒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构建了携带有反式作用元件(trans-activator,TA)表达盒以及抗癌基因表达盒的无肠腺病毒。这两个表达盒结构相对独立、功能直接相关,使得目的基因的表达...
- 刘新垣裴子飞李兵华顾锦法邹卫国孙兰英
- 文献传递
- 构建重组腺病毒的新策略
- 2005年
- 重组腺病毒作为基因载体具有很多优越性,因此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研究兴趣.构建第一代和第二代腺病毒的方法各式各样,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DNA直接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进行重组,另一类是先在细菌中构建好病毒DNA再转染哺乳动物细胞.而第三代腺病毒因缺失了大部分的病毒基因,构建时需要辅助病毒.几年前,腺病毒的构建还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工作,现在已经有了许多优化构建过程的新策略。
- 唐云霞顾锦法蒋琳兰
- 关键词:重组腺病毒基因载体病毒基因
- 双靶向溶瘤腺病毒MD55对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的杀伤作用比较被引量:2
- 2008年
- 应用分子克隆和同源重组技术构建双靶向溶瘤腺病毒MD55。分析MD55病毒在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并用MTT和结晶紫方法检测MD55对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生长的影响,West-ern印迹检测病毒感染后细胞中E1A蛋白和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片断的表达。结果显示,MD55能在MN/CA9阳性的肿瘤细胞SW620和OSRC-2中特异性表达E1A蛋白,并且在这些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和对这些细胞的杀伤性与对照病毒ZD55基本相同,而其在正常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很弱,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很小;同时MD55可诱导肿瘤细胞SW620和OSRC-2的凋亡,而对正常细胞的凋亡无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靶向溶瘤腺病毒MD55靶向性和安全性比单靶向病毒ZD55更高,有望成为一种很好的肿瘤靶向基因-病毒治疗载体。
- 王卫芸顾锦法戴平肖田曹欣刘新垣
- 关键词:溶瘤腺病毒病毒复制
- 白细胞介素-2及其基因在戒毒应用中的测试方法
- 本发明属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基因在戒毒应用中的测试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表明蛛网膜下腔注射IL-2蛋白有较好的戒毒作用,其效果呈剂量依赖性。pcDNA3-IL-2基因也有一定的...
- 刘新恒顾锦法王晋慧姚明忠
- 文献传递
- 牛初乳提取物“乳珍”的氨基酸分析被引量:6
- 1989年
- 牛初乳是母牛产犊后七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理化特性不稳定、味苫,所以长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们依据营养学理论,将牛初乳研制成可食用的高蛋白补品“乳珍”经过了细胞学、生理学、免疫学和病理学等多种学科的实验,证实“乳珍”具有促逃机体发育。
- 颜贻谦顾锦法周振华陈德明
- 关键词:牛初乳氨基酸
- 一种抗癌靶向可调控基因-病毒及其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癌靶向可调控基因-病毒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构建了携带有反式作用元件(trans-activator,TA)表达盒以及抗癌基因表达盒的无肠腺病毒。这两个表达盒结构相对独立、功能直接相关,使得目的基因的表达...
- 刘新垣裴子飞李兵华顾锦法邹卫国孙兰英
- 文献传递
- 低氧对NG108-15细胞生长及分化的影响被引量:3
- 1994年
- 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胶质瘤细胞融合的克隆细胞系NG108-15细胞在含分化剂双丁基环化单磷酸腺苷(dBfcAMP)的培养液培养后分化,成为具神经细胞特征的细胞。本实验利用四唑盐(MTT)微量比色法,并结合焦油紫染色,测定和观察细胞的生长及分化状况,研究了低氧(2%O2+93%N2+5/CO2)对未分化的,分化中的和已分化完成的NG108-15细胞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果是;低氧明显降低未分化细胞增殖和存活率,使分化完成的细胞大量死亡;低氧影响NG108-15细胞的分化,使细胞在分化中出现体积膨大,突起短等异常特征,经焦油紫染色,胞质中无尼氏体(即不着色)的细胞增多。低氧是否可能使未分化NG108-15细胞向更多地表达胶质细胞特征的方向分化?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
- 顾锦法施玉
- 关键词:低氧细胞分化细胞
- 带免疫佐剂CEA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稳定同步表达的研究被引量:6
- 2004年
- 背景与目的:基因疫苗是目前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研究的热点。目前癌胚抗原阳性肿瘤的治疗效果不佳,本研究拟利用质粒pVAX1构建带有免疫佐剂白细胞介素2同步表达的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基因疫苗,探讨一种新的肿瘤生物治疗方法。方法:利用RT-PCR从患者肿瘤组织中钓取CEA目的基因cDNA;运用分子克隆技术,通过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将CEAcDNA和hIL-2cDNA连接于质粒pVAX1中,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CEA抗原和hIL-2因子的表达;同时用蛋白质分析软件分析和预测目的抗原的特性。结果:测序结果证实本实验所构建的重组质粒插入DNA序列无错配,质粒上所接入的CEAcDNA与GenBank公布的M29540和M17303的序列99.8%同源,经蛋白质分析软件预测,其抗原性、跨膜结构片段、信号肽位点和二、三级结构特征与同源癌胚抗原基本一致。hIL-2cDNA与母本序列100%同源。检测结果说明该重组质粒在体外CHO细胞株中可同步表达CEA和hIL-2分子。结论:从肿瘤组织中成功地获取了CEAcDNA,所构建的pVCEA2重组质粒能在体外细胞中同步表达CEA和IL-2蛋白分子,这为进一步体内实验研究基因治疗CEA阳性肿瘤提供了新的可能途径。
- 黄爱强赖延东李秀英顾锦法陶莎蔡卫斌谢金卫罗超权
- 关键词:免疫佐剂疫苗基因表达
- 三种连接子多肽对抗癌融合蛋白翻译后剪切效果比较研究
- 2014年
- IL-24和Smac为靶向癌症的多基因治疗研究中重要的候选基因.在构建IL-24和Smac双基因表达载体过程中,选择一个稳定高效的连接子非常关键.利用三个不同的连接子多肽序列IETD、EEED、F2A构建三个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IL-24-IETD-Smac、pcDNA3.1(+)-IL-24-EEED-Smac、pcDNA3.1(+)-IL-24-F2A-Smac,并联合5-氟尿嘧啶(5-FU)处理研究各连接子介导的融合蛋白剪切效果.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在三种IL-24-linker-Smac双基因表达载体中,F2A连接子剪切效果最佳且与caspase活性成正相关.IETD、EEED连接子介导的融合蛋白都有一定的剪切,但IETD/EEED多肽影响了上游IL-24蛋白的半衰期,加速了剪切后IL-24蛋白的泛素化降解.本研究为构建靶向癌症应用的双基因或多基因载体提供了设计参考.
- 李红艳周志明潘强杨冬梅顾锦法沈佳妮王世兵章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