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延华

作品数:64 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1篇玉米
  • 18篇选育
  • 14篇自交
  • 14篇自交系
  • 12篇玉米新品种
  • 12篇高产
  • 11篇性状
  • 10篇玉米自交系
  • 10篇栽培
  • 10篇青贮
  • 9篇栽培技术
  • 9篇早熟
  • 9篇青贮玉米
  • 8篇玉米品种
  • 5篇单倍体
  • 5篇选育及栽培技...
  • 5篇育种
  • 5篇高油
  • 5篇倍体
  • 4篇配合力

机构

  • 62篇黑龙江省农业...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北大荒农业股...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作者

  • 64篇马延华
  • 55篇孙德全
  • 54篇林红
  • 53篇李绥艳
  • 52篇潘丽艳
  • 30篇李东林
  • 24篇杨国伟
  • 21篇吴建忠
  • 4篇王庆祥
  • 4篇陈绍江
  • 3篇金益
  • 3篇任晓亮
  • 2篇杜优颖
  • 2篇孔晓蕾
  • 2篇王振华
  • 2篇赵茜
  • 2篇张长勇
  • 1篇张宏纪
  • 1篇张瑞博
  • 1篇张举梅

传媒

  • 23篇黑龙江农业科...
  • 7篇玉米科学
  • 7篇作物杂志
  • 5篇中国种业
  • 3篇现代化农业
  • 2篇种子
  • 2篇农业科技通讯
  • 2篇杂粮作物
  • 1篇吉林农业科学
  • 1篇农机化研究
  • 1篇核农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其种子筛选设备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品种的选育方法及其种子筛选设备,包括以下步骤,对不同品种的四种玉米种子进行筛选、除杂、除瘪等操作,选出颗粒饱满的四种种子A0、A1、A2和A3,A0为益农玉14,极早熟品种、籽粒小粒型,A1为利合328...
林红潘丽艳马延华李绥艳孙德全李东林范金生杨国伟吴建忠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高油106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为寻求青贮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以青贮玉米高油106为试材,在6.0万、6.5万、7.0万、7.5万和8.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密度对青贮玉米高油106生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油106的生物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密度在6.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22 980kg.hm-2。在一定的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高油106全株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纤维含量表现为逐渐上升的趋势。
刘学俭张宝龙张长勇马延华
关键词:青贮玉米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龙育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6
2017年
龙育10号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自交系T 23为母本、自交系T 160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2009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六区预备试验,2010—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六区区域试验,2012年参加黑龙江省玉米六区生产试验。2013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早熟品种,需≥10℃活动积温2 300℃左右,具有籽粒脱水快、抗逆性强、生态适应性广等特点。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杨国伟
关键词:玉米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玉米乳熟期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以WBA31×K4138构建的DH群体及其亲本为试验材料,采用P1、P2与DH群体3世代主基因+多基因联合分离分析模型,对玉米乳熟期茎秆木质素含量进行遗传分析,探讨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的遗传基础。结果表明,玉米茎秆木质素含量遗传符合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模型遗传,主基因遗传率为44.91%,多基因遗传率为43.94%,多基因效应比较明显,主基因总加性效应小于主基因间互作效应。因此,在育种时既要注重基因间的加性效应,又要考虑基因间的互作,同时要加强微效多基因的效应累加。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陈绍江
关键词:玉米茎秆木质素主基因+多基因
优良青贮玉米自交系T08选育与应用被引量:2
2021年
为促进优良青贮玉米自交系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T0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应用情况。T0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以美国杂交种PN78599为基础材料,利用60Co-γ辐照诱变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的青贮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具有一般配合力高、生物产量高、抗逆性强、植株持绿性好等特点。以自交系T08为母本组配育成的优良青贮玉米新品种龙育15和龙育17通过了黑龙江省审定,并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此外,用T08改良系组配的青贮玉米新组合在参加的各级试验中表现比较突出。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吴建忠李东林杨国伟
关键词:青贮玉米自交系选育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1
2006年
以6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不同密度下品种的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极显著;品种与密度互作之间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差异分别为显著和极显著。龙育1号、高油169和高油115作为优质青贮高油玉米在黑龙江省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7.0~8.0万株/hm2、7.0万株/hm2和6.0万株/hm2;黑饲1号在6万株/hm2时产量较高;龙辐208在7万株/hm2种植条件下,其生物产量和干物质产量均较高,尤其干物质产量最高;青贮玉米品种的青贮生育日数、株高、穗位、茎粗、收获期绿叶片数差异不大,品种之间差异主要由品种自身特性决定。中原单32可作为粒用玉米种植推广。
潘丽艳魏湜王振华孙德全林红李绥艳马延华黄会清
关键词:青贮玉米种植密度生物产量干物质产量
青贮高油玉米的研究利用及发展前景被引量:1
2009年
简要地介绍了青贮高油玉米的特征特性、研究进展及加工利用状况,并简明地指出了青贮高油玉米的发展前景,为今后青贮高油玉米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
91份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为了有效提高俄罗斯玉米种质资源的利用效率,拓宽黑龙江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基础,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91份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个多态性SSR标记共检测到248个等位基因,平均4.96个;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PIC)平均为0.67,表明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聚类分析(邻近法)结果将俄罗斯玉米自交系划分为8个类群,类群I占25.27%,兰卡斯特和瑞德群各占20.88%,旅大红骨和塘四平头分别占13.19%和9.89%;类群II、类群III和P群分别占4.40%、3.30%和2.20%。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类群I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可能与光温不敏感特性有关。在遗传多样性分析基础上,利用11个SSR标记构建了91份俄罗斯玉米自交系特异分子身份证,为黑龙江省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及育种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
刘东军张宏纪张举梅孙德全孙岩马延华郭怡璠刘文林杨淑萍闫文义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分子身份证
除草剂乙丁氟灵在玉米单倍体加倍中的应用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除草剂乙丁氟灵在玉米单倍体加倍中的应用。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将乙丁氟灵溶液用于玉米单倍体加倍中,对玉米单倍体具有加倍效果,且加倍成功的玉米单倍体植株授粉结实的籽粒,经种植鉴定,跟自然加倍获得的玉米双单...
马延华孙德全李绥艳林红潘丽艳李东林范金生吴建忠
黑龙江省青贮玉米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对黑龙江省青贮玉米生产状况的分析,探讨了发展青贮玉米生产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加快发展青贮玉米的对策,为加快畜牧业发展和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马延华
关键词:青贮玉米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