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志凯

作品数:11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3篇盆地西缘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鄂尔多斯盆地...
  • 3篇成煤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石炭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侏罗系
  • 2篇煤田
  • 2篇煤田构造
  • 2篇构造应力
  • 2篇构造应力场
  • 2篇二叠系
  • 1篇地形分析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构造
  • 1篇信息提取

机构

  • 11篇中国矿业大学...
  • 4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四川省煤田地...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学术期...

作者

  • 11篇马志凯
  • 9篇曹代勇
  • 5篇徐浩
  • 5篇刘亢
  • 5篇宋时雨
  • 4篇乔军伟
  • 2篇邓丽君
  • 2篇秦国红
  • 2篇张强
  • 1篇魏迎春
  • 1篇谭节庆
  • 1篇乔小军
  • 1篇刘志飞

传媒

  • 3篇中国煤炭地质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遥感信息
  • 1篇地学前缘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中微量元素共生组合特征被引量:4
2015年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延安组煤样中Ga、Ru、W、Li、Ge、U等多种微量元素测试结果为基础,分析研究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富集特征、展布规律以及各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石炭-二叠系煤中微量元素主要存在于黏土矿物中,其中V、Cr、Co、Ni、Rb、Cs、Ba、Tl等8种元素之间高度正相关,Li、Ga、REE之间正相关,除Ga和REE元素外,Sr与其他元素均为负相关;侏罗系煤中,Li、Sc、Cr、Zn、Ga、Rb、In、Sb、Cs、Pb、Bi、Th、U、REE之间高度正相关。石炭-二叠系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普遍高于侏罗系煤中微量元素含量,是因为石炭-二叠系属海陆交互相,侏罗系为陆相,海洋浮游生物能富集一些微量元素,提供较丰富的物质来源,更主要的是海水改变了泥炭沼泽的p H值、Eh值和H2S含量,产生特定的地球化学障,使之有利于微量元素富集。
秦国红刘亢徐浩马志凯邓丽君曹代勇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微量元素石炭-二叠系侏罗系聚类分析
宁东地区煤层构造形态空间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六盘山东麓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在东西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通过对推覆体系内韦州-石沟驿、积家井地区的煤层底板标高趋势图和剩余图分析发现:韦州-石沟驿地区位于六盘山逆冲推覆构造带的中带,等值线稀疏,变化缓慢,褶曲形态宽缓,保存比较完整;积家井地区位于六盘山逆冲推覆构造带的锋带,等值线沿北北西向密集排列,褶皱均为紧闭式,断裂尤为发育。上述特征体现了六盘山东麓逆冲推覆构造体系对煤层空间形态的控制作用。
马志凯高科飞徐浩魏迎春
青藏高原北部煤系赋存的板块构造控制被引量:10
2016年
青藏高原北部(青南地区)构造背景复杂,从石炭纪至侏罗纪均有煤系沉积,煤炭资源较丰富,板块构造格局是控制其形成和分布的主要因素。系统研究该地区煤系的形成演化和区域构造的关系,有助于揭示青藏高原北部煤系资源赋存的规律,服务煤系资源的综合勘查和评价。通过对青藏高原北部区域构造背景及煤系特征的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总结了研究区煤系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建立了煤系形成的两大类3级共9种构造-沉积模式,并详述了各模式煤系的特征。据此,以不同成煤时代的煤系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分析了其成煤作用与盆地构造演化的关系和各时期成煤盆地的构造演化模式,以及区域构造对煤系的后期改造作用。初步探讨了青藏高原北部区域板块构造对煤系赋存的影响。
谭节庆马志凯高科飞宋时雨曹代勇
关键词:青藏高原煤系构造演化模式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煤中稀土元素特征被引量:15
2016年
煤中稀土元素是煤地质领域研究源岩和沉积环境的良好地球化学指示剂,也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运用ELEMENT XR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仪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石炭-二叠系和侏罗系延安组煤样中稀土元素进行测试,计算了多种化学参数并绘制了稀土元素分布类型曲线。在对稀土元素(REY)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物质来源。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系煤中REY含量明显高于中国和世界煤中的均值,也高于上地壳值,呈铕(Eu)负异常,铈(Ce)负异常,这可能因为石炭-二叠系处于海陆交互相,与其处于强的还原环境有关;而侏罗系煤中REY含量却低于中国和世界煤中的均值,也低于上地壳值,呈轻微Eu负异常,轻微Ce正异常,侏罗系延安组主要为氧化的陆相环境,所以?Ce在煤中的不亏损才会普遍存在。通过煤中稀土元素的分配模式、平面展布与其构造环境的综合分析,推测石炭-二叠系的物源为研究区西北部的阿拉善地块和北部的阴山古陆,南部的秦–祁造山带为侏罗系煤中稀土元素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
秦国红邓丽君刘亢徐浩马志凯曹代勇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侏罗系稀土元素
青藏高原昌都地区马查拉组成煤期构造背景与聚煤模式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恢复昌都盆地内早石炭世聚煤环境,对马查拉组内碎屑岩微量元素、稀土元素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的地球化学特征(La/Yb=10.04~15.62μg/g;La/Th=1.33~3.17μg/g;Hf=4.58~13.90μg/g)表明,该套沉积岩物源为来自被动大陆边缘沿物源区的沉积岩和酸性岛弧源区的花岗岩。马查拉组在Zr–Th、La–Th–Sc、Th–Co–Zr/10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中的位置(∑REE=193.96μg/g,LREE/HREE=6.29;δEu=0.61;La/Yb=13.17;(La/Yb)N=8.55),说明马查拉组沉积既有活动大陆边缘的特性,又有向大陆岛弧过渡的趋势。马查拉组主体是一套沉积于大陆边缘的浅海–海陆交互环境的沉积岩,层内煤层多发育在海侵体系域内,属于海侵成煤。煤层具有层数多、厚度薄、连续性差、聚煤中心分散的特点。研究区沉积时,其西缘的澜沧江洋盆已经发生俯冲,其聚煤模式属于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地成煤。研究成果既可以细化早石炭世特提斯演化过程,又有助于揭示昌都地区煤炭资源的赋存规律。
宋时雨曹代勇马志凯彭扬文乔军伟杨成
关键词:构造地球化学聚煤模式青藏高原
晚三叠世昌都盆地构造背景及对成煤作用的控制被引量:4
2019年
位于西藏东部的昌都盆地是经历石炭纪、二叠纪以及三叠纪多期成煤盆地叠合改造形成的构造盆地,其中以晚三叠世巴贡组含煤地层分布最为广泛。三叠纪时期,盆地两侧的金沙江洋盆与澜沧江洋盆相继闭合,区域构造背景复杂,是决定成煤古地理条件的首要因素。不同的构造背景形成特定的岩浆岩石类型和构造-岩浆岩组合。昌都地体两侧晚三叠世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昌都盆地东缘双峰式火山主要受伸展应力控制,形成裂陷,造成地形起伏大,区域沉降幅度大,沉积速率快,不利于发育稳定的成煤环境。盆地西缘与澜沧江洋壳俯冲相关的侵入岩发育,反映在挤压应力背景下形成坳陷,相对简单的基底构造为发生持续稳定的聚煤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古地理环境。在后期构造作用的控制下,连续的煤层多被错断,呈角度不一、大小悬殊的单斜断块或褶皱产出,在巴贡、夺盖拉等地保存有具工业价值的煤矿点。
曹代勇宋时雨马志凯马志凯乔军伟
关键词:地球化学成煤构造控煤
基于重磁-遥感数据的昌都地区煤田构造格局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解决昌都地区煤田勘查基础薄弱、地质调查难度大的问题,利用重磁-遥感数据对昌都地区断裂分布及深部结构特征进行研究。重磁异常显示,澜沧江断裂为区域性深大断裂,表现为相对低的长条状重力带,带内-540 mGal,两侧-460 mGal,以区域性的重力梯度带相隔。澜沧江断裂南侧表现出高密度、高磁性的特征;北侧重力场一般为-470^-500 mGal,宽缓平稳,煤系多出露于相对重力高与相对重力低之间的过渡地带。基于OLI和DEM影像处理可知,盆地内断裂以北西-南东向为主,局部发育北东向断裂,断裂密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昌都地区煤田构造格局以挤压为特色,煤系变形分区呈平行条带结构,变形强度由南向北递减,煤系主要分布于昌都盆地中段、北端及西北部。
马志凯曹代勇宋时雨乔小军乔军伟杨成
关键词:遥感解译重磁异常煤田构造
OLI数据和数字高程模型相结合的断裂信息提取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提高遥感影像地质解译的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Landsat-8OLI遥感数据和ASTER GDEM地形数据人机互译的线性构造信息提取的方法。以ArcGIS为平台,采用OLI和DEM数据叠合人机交互解译技术,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开展昌都地区地质构造遥感解译研究;采用影像增强处理、山体阴影分析、坡度分析和三维可视化等处理手段,在OLI数据融合和DEM数据三维叠加图像上建立断裂构造判读标志,有效地提高了地质解释的精度。通过线性构造专题信息提取,解译出本区70余条断裂构造。根据地震地质报告和地质图查证,遥感解译结果与现有地质资料吻合度较高。一些断裂构造在遥感影像上表现明显,但在现有区调成果中未被发现,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曹代勇马志凯宋时雨乔军伟刘志飞
关键词:图像增强地形分析坡度分析三维可视化
宁东煤田构造定量研究
宁东煤田地处相对稳定地块和活动带之间的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构造较发育.通过对煤田内地质断层方位的统计、矿区内部断层性质和断层倾角的统计,以及断层密度的统计及研究,清晰展现出宁东煤田构造的展布规律及其分带特征:在宁东煤田北部...
高科飞徐浩刘亢马志凯张强
关键词:煤田地质构造分带特征
文献传递
宁东煤田南北段构造演化差异成因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讨构造演化过程对煤系现今赋存状况的影响,基于构造动力学背景,采用构造沉降史与构造应力场恢复,对宁东煤田南北段的构造演化过程及分异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宁东煤田不同时期受不同构造单元联合控制,构造演化过程复杂;煤田构造沉降史存在东西向分异,由于所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位置不同,西部抬升剥蚀量较东部大;煤田构造应力场存在明显南北向分异,由于分属不同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各期应力场南北部最大主应力方向不甚相同,其构造演化分异主要受北祁连褶皱带和阿拉善地块的控制影响,南北两段分属六盘山和贺兰山逆冲推覆构造系统,西部受力作用较东部强烈。
刘亢曹代勇高科飞张强马志凯
关键词:沉降史构造应力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