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晨

作品数:15 被引量:101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局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梗死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5篇血管
  • 5篇急性
  • 4篇血性
  • 4篇缺血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狭窄
  • 3篇卒中
  • 3篇脑血
  • 3篇急性脑梗死
  • 2篇蛋白
  • 2篇血清
  • 2篇同型半胱氨酸
  • 2篇缺血性脑卒中
  • 2篇自膨式支架
  • 2篇脑血管
  • 2篇脑卒中
  • 2篇颈内

机构

  • 15篇天津市第五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5篇马晨
  • 8篇史万超
  • 6篇宋迎
  • 5篇刘振林
  • 5篇王秀菊
  • 3篇苏治国
  • 3篇宋军
  • 2篇卢俏丽
  • 2篇李罡
  • 2篇怀鹏
  • 2篇胡金明
  • 1篇李靖
  • 1篇苏志国
  • 1篇薛蓉
  • 1篇郭明笛
  • 1篇刘晓智
  • 1篇马晨
  • 1篇王志伟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吉林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收治的33例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血清脂联素水平,采用简易智能用精神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MMSE、MoC 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脂联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MMSE、MoCA各项认知功能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发现,血清脂联素水平与MMSE评分有明显的相关性(r=0.23,P=0.042)。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脂联素水平越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
王秀菊宋迎马晨史万超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脂联素
高尿酸血症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与高尿酸血症之间的联系。方法选取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27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与28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酶法对两组分别进行血尿酸检测。对比两组人员的尿酸含量水平,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空腹血尿酸含量升高的为129例,占47.8%,对照组空腹血尿酸含量升高为61例,占21.8%。两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血尿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呈正相关。结论相较于正常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说明血尿酸水平越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患者的预后也更差。
马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高尿酸血症尿酸水平
大鼠颅脑损伤后MMP-2和MMP-9表达的变化及与损伤时间的关系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大鼠颅脑损伤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表达的变化及与损伤时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自由落体硬膜外撞击方法建立脑外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不同损伤时间、不同时间段MMP-2和MMP-9平均光密度值、阳性面积比;运用实时定量PCR测定MMP-2和MMP-9 mRNA表达量;明胶酶谱分析MMP-2和MMP-9表达量。结果 MMP-2和MMP-9阳性细胞在大脑皮层中明显增加,大鼠颅脑损伤后在5 d左右MMP-2平均光密度值、阳性面积、mRNA表达量和蛋白量达到高峰,10 d内都维持在较高表达状态,在伤后10 d表达明显降低;MMP-9在3 d出现最高峰,7 d都维持在较高水平表达状态,在伤后7 d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大鼠颅脑损伤后MMP-2和MMP-9的表达表现出一个规律性变化,对脑损伤早期及较长时段损伤时间判断具有参考意义。
马晨刘晓智刘振林
关键词:颅脑损伤MMP-9
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研究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显示血管再通情况;于溶栓前以及溶栓后7 d和1、3个月时,采用NIHSS评分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估;于溶栓前和溶栓后即刻及1、3 d时,采用GCS评分对患者意识状况进行评估;于溶栓后1、3个月时,采用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估。溶栓后行头颅CT检查了解患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经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26例患者血管再通,血管再通率达86.7%。与溶栓前比较,溶栓后7 d和1、3个月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栓前比较,溶栓后即刻及1、3 d的GC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3个月的BI优良率分别为76.7%和80.0%。溶栓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6.7%。结论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接触性溶栓联合机械碎栓术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血管再通率,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宋军史万超苏志国马晨刘振林卢俏丽
关键词:溶栓治疗机械碎栓脑梗死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时机被引量:9
2014年
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病人总数的60%~70%〔1〕,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梗死。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50~70岁,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风险不断上升。基底节区(包括丘脑区)脑梗死占到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的65%~75%〔2〕,往往导致患者单侧肢体活动障碍,目前的治疗理论认为患者在经过急性期的处理后,后期的康复治疗对于患者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3〕。
马晨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治疗
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探究
2015年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颈内动脉狭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5例,给予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对照组55例,仅给予自膨式支架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脑血流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自膨式支架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可显著改善患者脑血流,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王志伟王红娟刘振林苏治国史万超怀鹏李罡胡金明马晨王秀菊宋迎宋军
关键词:颈内动脉狭窄丁苯酞自膨式支架
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与血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检测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Hcy、hs-CRP水平,并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判定血管狭窄程度。结果血浆Hcy及血清hs-CRP水平在脑梗死无血管狭窄、轻度血管狭窄、中度血管狭窄及重度血管狭窄呈逐级增高趋势,P均<0.05;血浆Hcy及血清hs-CRP水平在脑梗死无血管狭窄、单支血管狭窄、多支血管狭窄者呈逐级增高趋势,P均<0.05。结论脑梗死患者随着颅内血管狭窄程度加重及狭窄数量增加,血Hcy、hs-CRP水平明显上升;二者可作为判定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可靠指标。
卢俏丽马晨史万超靳桂琴薛蓉
关键词:脑梗死颅内血管血管狭窄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阿加曲班联合氯比格雷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阿加曲班联合氯比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40例急性进展性脑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阿加曲班联合氯比格雷治疗组(20例)和氯比格雷常规治疗组(20例)。联合治疗组给予静脉滴注阿加曲班,开始2 d内60 mg/d,24 h持续静脉滴注,之后5 d中,20 mg/d,每隔12 h 1次,10 mg/次,同时给予氯比格雷75 mg,1次/d;常规治疗组不用阿加曲班,其他治疗同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两组根据基础疾病,酌情给予降压、调控血糖、脱水、脑保护等治疗。两组治疗14d、21 d后进行NIHSS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结果:联合治疗组14 d、21 d NIHSS评分均低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应用阿加曲班联合氯比格雷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郭明笛马晨李靖
关键词:阿加曲班氯比格雷进展性脑梗死
脑血栓片联合阿司匹林对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脑血栓片联合阿司匹林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口服脑血栓片、阿司匹林;对照组14例,口服阿司匹林。1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4.3%,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也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结论:脑血栓片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对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
马晨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栓片阿司匹林血液流变学疗效观察
皮层下脑梗死病变与轻度认知障碍及供血动脉狭窄的关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就皮层下脑梗死病变、轻度认知障碍,及供血动脉狭窄三者之间的相互的关联展开初步分析。方法本研究中纳入分析的685例近年来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院神经内科就诊的皮层下梗死病变患者,分析皮层下梗死患者中认知障碍构成情况以及供血动脉狭窄状况,并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关联。结果本研究中皮层下梗死病变患者中轻度意识障碍者占9.20%;供血血管狭窄病例占49.34%。供血血管狭窄者发生皮层下梗死并轻度意识障碍的概率为非狭窄者的2.138倍,比值比(odds ratio,OR=2.138);年龄大于70岁、皮层下梗死病程长、饮酒史和痴呆家族史也都与皮层下梗死并轻度意识障碍呈现正向关联;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还提示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病家族史也是危险因素。此外,轻度认知障碍能使皮层下梗死并供血血管狭窄的发生概率增高,OR值为2.077;年龄大于70岁、皮层下梗死病程长、高血压以及脑血管病家族史均为皮层下梗死并供血血管狭窄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中,轻度认知障碍、皮层下梗死病程长、超重肥胖以及高血压均为皮层下梗死并供血血管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供血动脉狭窄与皮层下梗死并发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轻度认知障碍的存在又与皮层下梗死并供血动脉狭窄的风险增加存在关联,三者之间相互关联,同时年龄、皮层下梗死病程以及相关家族史等因素也潜在影响三者之间关系。
王秀菊宋迎马晨史万超
关键词:皮层下梗死轻度认知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