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炯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江阴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术后
  • 3篇混合痔
  • 2篇远期
  • 2篇直肠
  • 2篇痔上黏膜
  • 2篇痔上黏膜环切
  • 2篇痔上黏膜环切...
  • 2篇手术
  • 2篇黏膜环切术
  • 2篇吻合器
  • 2篇吻合器痔
  • 2篇吻合器痔上黏...
  • 2篇吻合器痔上黏...
  • 2篇疗效
  • 2篇环切
  • 2篇环切术
  • 1篇腰带
  • 1篇腰痛
  • 1篇腰痛症
  • 1篇愈合

机构

  • 10篇江阴市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10篇马炯
  • 6篇缪剑辉
  • 5篇袁保
  • 2篇夏晶晶
  • 2篇丁红岩
  • 2篇杨静
  • 2篇许晓燕
  • 1篇袁士良
  • 1篇刘伟华
  • 1篇戴红
  • 1篇赵熙
  • 1篇徐威
  • 1篇季红英
  • 1篇花海兵
  • 1篇缪伟

传媒

  • 2篇大医生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侧后位切扩术结合中药治疗肛裂150例临床报道
2005年
侧后位切扩术治疗肛裂具有手术简便,术后反应小,治愈率高及远期效果佳等优点。笔者采用此法结合中药治疗1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马炯戴红
关键词:肛裂中药治疗术后反应远期效果手术治愈率
一种清化健脾方及用于制备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药物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化健脾方及用于制备预防结直肠腺瘤术后复发的药物的用途。该清化健脾方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组成:炒党参,13~17份;炒黄芩,8~12份;炒白术,13~17份;茯苓,8~10份;生黄芪,13~17份;赤芍,1...
袁保花海兵袁士良缪剑辉杨静马炯徐威高庆建顾红许晓燕陈滟
文献传递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年
混合痔病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肛周疾病,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如塞药、外用熏洗、口服药物等多种保守治疗的方法,然后,临床上也有很多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只能选择进一步的手术切除治疗,本文章主要是探讨混合痔患者行保守治疗无效后,选择下一步的手术治疗。主要是观察混合痔的手术患者在使用自动弹力线套扎技术+外痔切除技术在治疗混合痔患者的临床预后观察。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患者,按照自愿随意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治疗组采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加外痔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技术之混合痔的外痔剥除内痔结扎术,对两组患者在我科治疗后的的总体的有效率、术后患者在第1、3、5、7天的创面疼痛、术后患者尿潴留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及术后的整体疗效做评估。结果 实验组自动弹力线套扎技术加外痔切除术及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手术治疗过程中都没有出现严重不良事件; 术后第3、7、30d伤口疼痛情况进行比较,弹力线组与外痔剥除内痔结扎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创面恢复时间及术后肛门术后的坠胀感情况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动弹力线套扎术加外痔切除术来治疗混合痔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混合痔的外痔剥除内痔结扎术接近,术后患者创面的疼痛较轻,创面愈合时间相对而言比较短,尿潴留的术后发生的机率比较低,更好的维护了肛口精细功能,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比较好的临床疗效。
顾红马炯袁保夏晶晶季红英
关键词:外剥内扎术愈合时间
功能性便秘中医文献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统计临床研究文献中常用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中药及复方,为中医药防治功能性便秘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为检索对象,对相关文献阅读、分析后统计有效方药。结果纳入215篇有效文献,统计单味中药136种。当归、白术、火麻仁、黄芪、枳实、甘草、肉苁蓉、生地黄、枳壳、桃仁等10味中药在单味药中使用频次较高,分别属于补益药(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调理气血药(理气、活血)、泻下通便(润肠、攻下、清热)、其他(宣肺、化湿健脾、消食、通窍)等3大类。结论功能性便秘主要与患者气血阴阳亏虚、气机郁滞、肠燥等因素相关,治疗上以补气健脾、养血润肠、行气活血为基本原则。
袁保缪剑辉杨静赵熙马炯许晓燕缪伟
关键词:功能性便秘慢传输型便秘
布托啡诺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2020年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用于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在局麻下行外切内扎术,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CIA),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各35例。D组术毕PCIA配方:地佐辛20 mg+甲氧氯普胺20 mg,B组术毕PCIA配方:布托啡诺8 mg+甲氧氯普胺20 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比较术后6 h(T1)、术后12 h(T2)、术后24 h(T3)、术后48 h(T4)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评分)和舒适度评分(BCS评分),观察恶心呕吐、头晕、口干、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T1、T2、T3、T4 VAS评分均低于D组(P<0.05)。B组T1、T2、T3、T4 BCS评分均高于D组(P<0.05)。B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D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PCIA可减轻混合痔患者的术后疼痛,提高术后舒适度,降低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
丁红岩缪剑辉马炯高庆建
关键词:混合痔布托啡诺术后镇痛
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对腰痛症患者腰痛评分的影响
2020年
目的对腰痛症患者采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治疗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江阴市中医院就诊的65例腰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抽签的方式随机分组实施研究,抽取单号的3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砭石疗法,抽取双号的3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采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腰痛评分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痛症患者采用电热中药砭石腰带疗法可获得积极的治疗效果,可改善患者腰痛情况,促使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刘伟华马炯
关键词:腰痛症
三联术式治疗直肠前突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直肠前突又称直肠前膨出,指排便时直肠前壁突入阴道后壁,形成内疝,是造成女性出口梗阻型便秘的常见原因之一。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以往对中度以上直肠前突采用经阴道或肛门行直肠前突修补术,手术创伤大,术后感染发生率高。
马炯缪剑辉
关键词:直肠前突女性
中药灌肠方基于NLRP3/SIRT6信号通路改善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中药灌肠方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给予C57BL/6J小鼠自由饮用2.5%DSS水溶液7 d以诱导UC。2 d后给药组分别给予低、中、高剂量(1.3、2.6、5.2 g/kg)的中药灌肠方和阳性药柳氮磺吡啶0.2 g/kg灌肠,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肠。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切片病变程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水平;采用生理生化检测试剂盒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1,ZO-1)、闭合蛋白(occludin)、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沉默调节蛋白6(sirtuin 6,SIRT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DSS可诱导结肠炎症、隐窝丢失、杯状细胞耗竭、炎性浸润;血清TNF-α、IL-6、IL-1β及IL-18炎症因子水平,MPO活性和NO、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01),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灌肠方治疗后明显改善DSS诱导的结肠炎症隐窝丢失、杯状细胞耗竭、炎性浸润的现象;血清TNF-α、IL-6、IL-1β及IL-18炎症因子水平,MPO活性和NO、MDA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01),中剂量和高剂量组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中药灌肠方组小鼠结肠组织ZO-1、occludin、SIRT6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P<0.01,P<0.05),中剂量和高剂量组NLR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
顾红田玉雯夏晶晶马炯
关键词:中药灌肠方肠道屏障NLRP3
改良PPH与经典PPH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远期疗效对照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对比改良PPH与经典PPH治疗重度脱垂性痔的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本院36例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行改良PPH治疗,对照组行经典PPH治疗,观察比较术后第1周和24周的肛门出血、肛缘皮赘、坠胀感、痔核脱垂情况。结果:术后1周,观察组排便带血发生率较对照组多,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24周,对照组肛缘皮赘残留及肛门坠胀感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改良PPH术式在解决肛缘皮赘残留及肛门坠胀感方面的远期疗效优于经典PPH术式,对于重度脱垂性痔患者,建议采用改良PPH术式。
高庆建马炯袁保缪剑辉
关键词: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期环状内痔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Ⅲ、Ⅳ期环状内痔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Ⅲ、Ⅳ期环状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Ⅲ期环状内痔65例,Ⅳ期环状内痔2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8±0.5)年,观察术后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Ⅲ期与Ⅳ期环状内痔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应用卡方检验作对比分析。结果Ⅲ期环状内痔再次大便出血2例(3.1%),出现肛门坠胀4例(6.2%);Ⅳ期环状内痔再次肛门肿物脱出2例(9.1%),大便出血5例(22.7%),出现肛门坠胀3例(13.6%),排便困难1例(4.5%),I度肌门失禁1例(4.5%),未出现肛门疼痛、肛门狭窄、异物不适及急便感等并发症。运用卡方检验作对比分析显示:Ⅲ期环状内痔术后脱出与出血的复发率明显低于Ⅳ期环状内痔术后。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治疗环状内痔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疼痛轻、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再手术率低等优点,但远期疗效Ⅲ期环状内痔优于Ⅳ期环状内痔。
缪剑辉马炯丁红岩袁保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