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春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幽门螺
  • 7篇胃癌
  • 6篇幽门螺杆菌
  • 6篇螺杆菌
  • 5篇溃疡
  • 4篇蛋白
  • 3篇证型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证
  • 3篇中医证型
  • 3篇黏膜
  • 3篇胃溃疡
  • 3篇胃黏膜
  • 3篇杆菌感染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幽门螺旋杆菌
  • 2篇肿瘤
  • 2篇转移酶

机构

  • 14篇广州军区广州...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厦门市中医院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州军区总医...

作者

  • 16篇马艳春
  • 15篇赵亚刚
  • 8篇谢子英
  • 7篇李立平
  • 7篇孙大勇
  • 5篇吴炜景
  • 4篇周兰
  • 2篇陈婷婷
  • 1篇林金容
  • 1篇麦桥勋
  • 1篇黄定鹏
  • 1篇洪思蔚
  • 1篇宋鸿
  • 1篇周梅花
  • 1篇李晓
  • 1篇林延超

传媒

  • 4篇华南国防医学...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胃肠病学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中药材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插管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研究选择性插管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09年至2011年因胆系疾病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2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插管造影组(常规组)100例和导丝超选组(导丝组)112例,监测两组血清淀粉酶波动情况,统计两组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回顾性分析选择性插管和PEP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超作时间较导丝组长,常规组PEP发生率为13%,明显高于导丝组的5.36%(P<0.05),常规组有4例出现重症PEP,导丝组有3例重症PEP。结论 ERCP操作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胆管选择性插管不能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但能有效降低PEP发生率。
谢子英赵亚刚孙大勇周梅花周兰宋鸿马艳春
关键词: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术后胰腺炎选择性插管
不同胃黏膜病变中Runx3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2013年
背景: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是近年新发现的肿瘤抑制基因,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导致Runx3蛋白表达下调,进而参与胃癌的发生。目的:研究不同胃黏膜病变中Runx3表达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40例慢性萎缩性胃窦炎、40例胃窦溃疡和40例胃窦癌患者。应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和Giemsa染色检测Hp感染情况,免疫组化SP法测定Runx3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窦炎组、胃窦溃疡组和胃窦癌组的Hp阳性率(分别为45.0%、82.5%、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unx3蛋白表达呈逐步下降趋势(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0.0%、62.5%、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率与Runx3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胃黏膜癌变过程中,Hp感染和Runx3蛋白表达缺失可能是胃癌的危险因素。
马艳春赵亚刚孙大勇
关键词:RUNX3螺杆菌胃黏膜
电子胃镜联合miR-21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电子胃镜检查联合组织miR-21表达水平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意义.方法 纳入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96例,胃镜检查同时胃镜下钳取患者胃内病变组织,通过对比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计算胃镜确诊率及漏诊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组织进行miR-21表达水平检测,对比胃镜下不同表现的各种疾病的miR-21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胃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食管反流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检出率分别为28.12%(27/96)、30.21%(29/96)、18.75%(18/96)、10.42%(10/96)、12.50 %(12/96),胃镜检查胃癌确诊率为100.00%,漏诊率6.90%(2/29);胃癌组miR-21相对表达量为54.41±6.66,明显高于胃溃疡组及其他疾病组(P<0.01).结论 电子胃镜检查能较好地对胃癌患者进行筛查,胃镜下钳取组织行miR-21表达水平检测能提高胃镜对胃癌筛查的准确率,两者联合对胃癌诊断具重要价值.
李立平赵亚刚吴炜景谢子英马艳春周兰
关键词:胃肿瘤胃溃疡电子胃镜MIR-21
Hsa-miR-124-3p靶向下调CD151蛋白表达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构建不同hsa-miR-124-3p表达载体后对其进行靶点验证分析,研究hsa-miR-124-3p调控CD151蛋白表达的过程,探讨hsa-miR-124-3p在胃癌发生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利用脂质体载体转染技术对MGC803胃癌细胞株进行转染,建立高、中(对照组)、低3组不同hsa-miR-124-3p表达量MGC803细胞模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三组细胞hsa-miR-124-3p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3组细胞CD151蛋白表达水平,研究不同hsa-miR-124-3p表达水平对CD151蛋白表达的影响;利用PCR、突变PCR、质粒构建技术及转染技术构建CD151基因野生及突变细胞表达载体,采用pmiR-RB-REPORTTM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对两组细胞进行靶点验证实验,分析hsa-miR-124-3p是否对CD151基因3′URT存在的作用位点。结果利用转染技术构建3组不同hsa-miR-124-3p表达量的MGC803细胞模型中,高表达组细胞hsa-miR-124-3p的相对表达量为71.700±11.157,对照组(中等表达组)为49.905±9.956,低表达组为6.932±3.35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255,P<0.001;3组细胞模型中,hsa-miR-124-3p高表达组细胞CD151蛋白相对表达量为19.825±12.144,中等表达组为42.824±1.108,低表达组为73.810±10.11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567,P<0.05;3组不同hsa-miR-124-3p表达量的MGC803细胞模型中,hsa-miR-124-3p的表达水平与CD15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43,P<0.05;成功构建CD151野生及突变载体,pmiR-RB-REPORTTM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显示,野生型或突变型载体相对荧光值为0.87±0.05和1.03±0.06,差异未达30%以上,提示hsa-miR-124-3p对CD151基因的3′UTR不存在明显的调控作用。结论在胃癌细胞中,hsa-miR-124-3p能下调CD151蛋白的表达,但与CD151基因mRNA的3′UTR结合不明显,提示Hsa-miR-124-3p可能通过对CD151基因5′UTR区域进行调控,从而在胃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扮演重要角色。
李立平吴炜景张家仕孙大勇谢子英马艳春赵亚刚
关键词:CD151MGC803
CD151蛋白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中医证型及胃癌转移相关性初探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中医症型胃癌患者癌变组织CD151蛋白表达差异,探讨胃癌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分型与CD151蛋白表达情况的相关性;初探CD15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转移相关性。方法:以主诉"胃脘痛"并确诊为"胃癌"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中医四诊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标本CD151蛋白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研究不同CD151蛋白表达对MGC803细胞迁移及增殖影响。结果:91例患者中医证型以"痰瘀互结"为主,占38.5%;胃癌组织CD151蛋白过表达(P<0.01);痰瘀互结证型患者胃癌组织CD151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证型高(P<0.01);远端转移患者CD151蛋白表达量较高(P<0.01);CD151蛋白高表达组12h后划痕距离明显缩短(P<0.01);CD151蛋白高表达细胞组凋亡率较低(P<0.01)。结论:"痰湿"与"瘀血"可能导致CD151蛋白高表达间接参与胃癌发生及发展;CD151蛋白高表达可能是导致胃癌远端转移的因素之一,临床上可尝试把CD151蛋白表达水平作为一项胃癌病情发展的评估指标。
李立平吴炜景李晓张家仕马艳春谢子英孙大勇赵亚刚
关键词:中医证型胃癌癌转移
幽门螺杆菌及肿瘤相关Gst-π蛋白和Runx3蛋白与胃癌相关性研究
目的:  1.探讨胃窦癌、胃窦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窦炎三种胃粘膜病变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Gst-π蛋白及Runx3蛋白的表达情况。  2.探讨Gst-π蛋白、Runx3蛋白的表达与胃窦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3.探讨...
马艳春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免疫组化RUNX3蛋白
文献传递
养胃散对消炎痛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养胃散对消炎痛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的预防和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5组:养胃散治疗组、替普瑞酮组、模型组、养胃散预防组、正常对照组。用消炎痛损伤胃黏膜,再给予养胃散治疗消炎痛伤所致的黏膜损伤,用替普瑞酮为阳性对照。光镜下观察大鼠胃黏膜组织学改变,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1β,TNF-α和IL-10的含量。结果:肉眼观察:各组胃黏膜均没有形成溃疡,但有数量不等的针尖样黏膜糜烂;治疗组、替普瑞酮组、预防组间糜烂灶数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替普瑞酮组、预防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病理切片观察:治疗组、替普瑞酮组、预防组不论在胃黏膜层的炎性反应方面,还是在表层细胞的完整性方面均显著优于模型组,正常对照组胃黏膜上皮未见异常表现。结论:养胃散能有效减轻消炎痛引发的胃黏膜损伤和炎症反应。
周兰谢子英赵亚刚黄定鹏马艳春
关键词:养胃散替普瑞酮胃溃疡黏膜糜烂
谷胱甘肽-S-转移酶在胃癌领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0年
马艳春赵亚刚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胃癌HP感染
谷胱甘肽-s-转移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马艳春赵亚刚
关键词: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谷胱甘肽-S-转移酶
广东地区胃窦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研究广东地区胃窦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探讨该地区胃窦溃疡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分析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同期经胃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胃窦溃疡"和"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的病例各150例,分别进行14C呼气试验,明确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Hp阳性标本进行CagA基因检测;同时对入选病例按中医"胃脘痛"进行辨证分型。结果:①胃窦溃疡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80.67%,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窦炎组的39.33%(P<0.05);②胃窦溃疡组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证"为主,占39.33%,明显高于其他证型(P<0.05);③感染Hp的"脾胃湿热证"患者CagA阳性率为96.43%,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组(P<0.05)。结论:广东地区胃溃疡患者以"脾胃湿热证"常见,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CagA基因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
吴炜景李立平林延超陈婷婷谢子英马艳春赵亚刚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中医证型胃脘痛CAG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