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钦忠

作品数:72 被引量:47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上海市科委科研计划项目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9篇天文地球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3篇地震
  • 23篇地电
  • 19篇地电场
  • 16篇震前
  • 11篇地震前
  • 11篇前兆
  • 11篇向量
  • 9篇地震预报
  • 8篇地震前兆
  • 8篇信号
  • 7篇强震
  • 6篇地震活动
  • 6篇地震预测
  • 6篇支持向量
  • 6篇支持向量机
  • 6篇向量机
  • 5篇特征向量
  • 5篇青藏高原
  • 5篇贡献率
  • 5篇边界元

机构

  • 58篇上海市地震局
  • 11篇国家地震局
  • 10篇上海大学
  • 5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兰...
  • 3篇中国地震局地...
  • 3篇中国地震台网...
  • 2篇上海第二工业...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2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河北省地震局
  • 1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应急管理部国...

作者

  • 72篇马钦忠
  • 19篇王炜
  • 13篇李伟
  • 12篇赵利飞
  • 11篇林命週
  • 11篇钱家栋
  • 10篇吴耿锋
  • 9篇赵文舟
  • 7篇吴绍春
  • 7篇周江南
  • 6篇林命周
  • 5篇方国庆
  • 5篇陈有发
  • 4篇宋治平
  • 4篇刘悦
  • 4篇龚耀
  • 3篇温燕林
  • 2篇薛顺章
  • 2篇尹京苑
  • 2篇赵和云

传媒

  • 13篇地震学报
  • 11篇西北地震学报
  • 7篇地震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3篇华南地震
  • 3篇中国地震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2篇国际地震动态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地震海啸与地...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山西地震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震科技情报
  • 1篇高原地震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自然科学
  • 1篇2006年纪...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2篇2022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4篇1997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东地区地电场变化特征与地震关系研究
马钦忠方国庆李伟龚耀赵文舟张继红温燕林周江南
在地震短临预报中国际上不少学者认为地震电磁学方法是有希望的方法,但其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方面,是在地震电磁信号的产生过程方面还须做出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地电流在地下传播路径的变化特征与区域地质条件的密...
关键词:
关键词:地震短临预报电法勘探
上海地区电磁辐射信号特征及其与大震的关系研究
2016年
通过对上海地区近5年电磁扰动观测资料的整理,从扰动能量的角度分别对雷电信号、高压输电信号、工业源信号、测区作业信号、地铁干扰信号和地震电磁扰动信号等观测异常信号的能量强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目前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不存在能使电磁扰动观测电场能量变化超过1 000mV/km量级的电磁辐射源;(2)青浦台记寻到的电磁扰动观测异常信号在变化形态上与其他可识别的异常信号存在明显差异,其中31次电磁扰动观测异常信号具有短期地震前兆异常的特性;(3)与震例对比分析后可知,大地震在孕震过程中产生的电磁信号可以远距离传播,其传播距离可以达到800km以上,甚至有可能超过2 000km。
李伟马钦忠宋先月方国庆周江南赵文舟
关键词:电磁扰动电磁异常震例
强震前崇明台观测到的电磁波异常现象
<正>上世纪20年代以来,地震前的电磁波前兆异常信号已被越类越多地记录到,尤其是强烈地震前都有它的临震异常现象的发现与记载。崇明电磁波观测点位于长江出海口的上海崇明岛。这里地形开阔,无大型工业干扰源,观测环境较好。崇明地...
马钦忠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缘及其邻区的地壳结构与地震关系初探被引量:17
1997年
用人工地震测深资料及天然地震反演结果给出了东经96°~108°,北纬32°~40°范围内的莫霍面埋深图,并讨论了莫霍面轮廓与中强地震发生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强地震多发生在地壳厚度急剧变化。
周民都赵和云马钦忠钱家栋
关键词:地壳结构莫霍间断面青藏高原强震地震
青藏高原隆生演化变形模式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多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地球科学家对青藏高原的形成和演化进行多学科研究,各种构造变形模式的观点和假设相继出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最新资料的不断积累,已有的一些模式不断被质疑、修正,新的模式不断出现。本文对11种模式进行追踪梳理、简洁综述,对一些模式的不足和质疑问题也予以简介,并对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变形模式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以期对全面认识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变形模式研究的过程有所裨益。
马钦忠
关键词:青藏高原欧亚板块隆升机制
文县地电场震前异常变化及其在2001年昆仑山口西M_S8.1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9年
在文县地电场观测系统中实现了地震异常信号与干扰信号的分离技术.长年的观测实践证明,文县地电场观测点是一个很灵敏的"地震窗口".研究表明,对于文县地电场观测点而言,震级、震中距、异常电信号幅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对带宽为0.003—30Hz的异常信号而言,震前异常的时间长短与异常开始至发震时刻的时间长短存在着密切关系,且与震中方位有关.这些关系为文县观测点预测未来地震时、空、强"三要素"提供了很有意义的经验公式,在给出昆仑山口西MS8.1地震预测意见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马钦忠赵卫国张文平
关键词:地震预测地电场
与2008年汶川M_S8.0地震有关的成都台地电场异常信号被引量:7
2018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M_S8.0地震前,位于震源区内的成都台2008年4月10—17日观测到非常强烈的地电场短临异常信号连续不断出现,25天后汶川大地震发生。本文基于地电场多极距原理和2007—2017年10年尺度的地电场观测资料回顾性地检查论证了可能与汶川地震有关的地电场异常前兆。研究结果显示,在与地震有关的强烈电信号中,4月10日23:00至4月11日3:40期间出现的强烈异常信号与4月11日4:00至4月16日12:00出现的40次脉冲信号并非源于同一地点,与4月17日2:00—3:00和22:00—23:00期间的异常信号也不是同源信号。这4个时段出现的大幅异常来自于不同位置的4个区域,暗示着地下的4个应力释放区。最后从机理上对该地电场异常信号进行了可能的解释,认为不同的应力积累区域可能是这些地电场异常信号的源区。由于成都台位于汶川特大地震的震源区内,故此次与地震有关的地电场异常信号可以作为汶川特大地震的孕震物理过程研究的重要参考指标。
马钦忠
关键词:地电场汶川MS8.0地震短临异常
青藏高原新生代隆升的动力环境、结构特征与差异隆升的研究
该文研究以青藏高原为对象,通过现有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和计算,运用自然地理 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重点解析青藏高原北缘新生代隆升演化的差异性特征,同时分析与此相关的动力环境和高原结构特征.
马钦忠
关键词:青藏高原差异隆升动力环境气候变化结构特征
文献传递
上海市地铁对地磁观测影响的实验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用国际上先进的高精度数字化磁通门 ,在距上海市地铁交通线的不同距离处进行了野外观测 ,对上海地区地磁观测环境进行了实测试验和分析。结果显示 ,城市地铁交通对其周围的地磁观测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分析了地铁列车运行时段在地磁观测中高频成分所呈现的干扰信号空间形态特征、幅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得出这种干扰信号随着距离地铁交通的远近不同而出现的噪音衰减特征 ,从而为识别地磁台站观测中的地铁等轨道交通干扰噪音给出了有意义的依据。
马钦忠王炜龚耀赵俊香
关键词:地磁场地铁
地震活动参数约简的因子分析方法被引量:1
2006年
目前地震活动性分析有许多指标参量,各参量在不同时段变化各异,预报效果不理想。由于各参量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选择地震频次N(ML≥3.0)、b值、η值、A(b)值、Mf值、Ac值、C值和D值8个参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的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的综合指标Wfa。结果表明Wfa在2005年江西九江5.7级地震和华北14次5.7级以上地震前出现明显的异常变化,可以较好地反映地震活动时、空、强异常特征。还对因子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王炜林命週赵利飞马钦忠
关键词:地震活动参数特征向量贡献率九江地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