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玲
- 作品数:8 被引量:87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标本高通量测序检测EGFR突变的对比分析
- 实验目的:不同来源的样本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检出敏感性一直困扰检验学界,最近兴起的肿瘤靶向基因的检测,对于样本的选择和探讨尚未见报道。本课题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同一患者的血浆标本及组织标本进行EGFR突变检测并分析其异质性。...
- 李渊婷高小玲
- 关键词:EGFRCTDNA高通量测序
- 文献传递
- 胆红素致神经细胞内游离钙升高及牛磺酸的拮抗作用
- 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是新生儿常见病.过量胆红素通过不健全的血脑屏障沉积于脑组织,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胆红素中毒性脑病.本病严重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死亡率很高,是人类听力障碍、视觉异...
- 高小玲居军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神经细胞胆红素牛磺酸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的质量控制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核酸检测为COVID-19确诊的主要方法。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率低、检测结果与临床诊断不吻合等问题备受关注。方法通过查阅COVID-19相关诊疗方案、专家共识与相关文献,结合甘肃省人民医院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胃肠肿瘤诊治重点实验室核酸检测的经验,从分析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详细阐述SARS-CoV-2核酸检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与现存问题。结果多方面因素影响SARS-CoV-2核酸检测质量,但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样本采集、样本运输、检测试剂盒与人员培训等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综合因素导致SARS-CoV-2核酸检测存在漏检、假阴性与阳性率低的情况。
- 高小玲徐辉贾彦娟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结核分枝杆菌休眠存活调节子蛋白Rv2029c促进大肠埃希菌生长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休眠存活调节子(DosR)蛋白Rv2029c对大肠埃希菌生长的影响,以探索其生物学功能。方法根据GenBank中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核酸序列,设计Rv2029c特异性引物,采用原核表达的技术构建pET30a-Rv2029c重组质粒,并导入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通过基因测序结果,确定正确质粒,将质粒负载大肠埃希菌,测定大肠埃希菌模式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由于缺乏营养物质和氧气,空质粒组大肠埃希菌在6h进入平台期,而携带有pET30a-Rv2029c的重组质粒能够促进大肠埃希菌突破生长界限,维持快速对数生长期长达10h。结论结核DosR蛋白Rv2029c能够促进大肠埃希菌生长,突破其生长界限,提高细菌应对低氧、营养物质缺乏等应激环境的能力,这可能与其在低氧环境下促进细菌的糖酵解能力有关。
- 王永祥张本忠吴聪李豪杰何文华高小玲
-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大肠埃希菌
-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RANTES与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 黄文辉荆晓江高小玲倪安民岳淑琴宋洁吴小红
- 本研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血、尿MCP-1和队RANTES后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二者水平在血中的变化不明显,而在尿中随着肾脏损害的加重而明显增加,说明肾脏局部产生的RANIES与MCP-...
- 关键词:
-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RANTES2型糖尿病肾病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分析被引量:64
- 2020年
- 2020年,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国内和其他国家暴发流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以其高灵敏度与强特异性,被认为是COVID-19的确诊方法。然而,SARS-CoV-2核酸检测对于阳性患者的阳性率仅有30%~50%,临床较多的疑似病例需多次核酸检测之后才得到阳性结果,使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作为确诊标准备受质疑。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及在SARS-CoV-2核酸检测中的工作经验,从病原学、标本采集、核酸提取过程、试剂盒等各个方面对SARS-CoV-2核酸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对SARS-CoV-2检测出现假阴性或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为检测的准确性提供依据,也旨在为基层医院的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 李振昊高小玲杨小娟徐辉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核酸检测
- 类风湿关节炎SNP分子诊断技术建立及应用
- 目的自主建立RTKN2、LDLR、APOB、APOC1、ARL15、HLA-DMA和NFKB2基因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的临床常规化分子诊断方法,并探讨7个SNP位点与兰州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及...
- 齐晓明高小玲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单核苷酸多态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探讨被引量:18
- 2020年
- 2019年12月底,武汉市发现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随后感染人数不断上升,SARS-CoV-2核酸检测可及时对急重症及疑似患者的诊断提供直接证据。由于SARS-CoV-2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途径,检测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感染风险。因此,加强检测实验室生物防护显得极为重要。该文结合相关文献及在SARS-CoV-2核酸检测中的工作经验,从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个人生物安全防护、核酸检测过程生物安全防护等各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为SARS-CoV-2检测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提出相关措施和参考依据。
- 李渊婷高小玲李永红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