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斐

作品数:25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政治法律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政治
  • 6篇新中国
  • 6篇新中国成立
  • 6篇新中国成立初...
  • 6篇主义
  • 5篇社会主义
  • 5篇思想政治
  • 5篇农民
  • 5篇教育
  • 3篇政治教育
  • 3篇治教
  • 3篇社会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社会主义核心...
  • 3篇思想政治教育
  • 3篇民主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生
  • 2篇政治认同
  • 2篇知识分子

机构

  • 22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作者

  • 24篇高斐
  • 3篇张润枝
  • 2篇葛照金
  • 1篇王桂兰
  • 1篇张扬

传媒

  • 3篇毛泽东邓小平...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人民论坛(中...
  • 1篇当代世界与社...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决策探索
  • 1篇理论研究
  • 1篇沧桑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四川统一战线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共伊犁州委...
  • 1篇安阳工学院学...
  • 1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北京教育(德...
  • 1篇学校党建与思...
  • 1篇美与时代(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现状及优化路径被引量:10
2023年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当前“大思政课”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课堂+社会”模式初见成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日益完善,教学内容丰富多样。时代背景复杂、规划不足、教学资源整合存在一定困难等因素导致“大思政课”建设也面临各学段各自为营、课程目标形式化、资源整合欠缺、内容深度不够、教育格局有待完善、评估反馈占比偏少等困境,需要从透视宏大时代、立足社会实践、锤炼教师队伍、共建思政平台等方面探寻优化路径,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高斐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反右派斗争与知识分子
2007年
1957年在我国发生的反右派斗争,对于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潮以及右派分子的进攻进行批判和反击是必要的,也是正确的。但是,敌视社会主义的人在国内毕竟只是极少数。由于当时党对阶级斗争的形势作了过于严重的估计和判断,导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判为右派分子,造成了不幸的后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高斐
关键词:反右派斗争知识分子右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刍议被引量:13
2012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突出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突出共同理想的社会主义属性,突出理性爱国和创新能力培养,突出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等方面把握教育重点;从理论灌输与价值引导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等方面创新教育模式;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方面丰富教育载体。
高斐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政治意识的构建被引量:2
201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农民政治意识萌生和构建的一个关键时期,通过划分阶级成分、推翻地主阶级、削弱宗族影响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促进了农民阶级意识的形成;通过乡村基层民主政权和党群组织的建立、农民成为政治骨干、农民参与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保障农民享有民主权利,培养了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通过树立示范典型和表彰模范人物给予农民政治荣誉,增强了农民的责任意识。农民政治意识构建的过程是基层政权建设和农民政治认同同构的过程。
高斐
关键词:农民政治意识新中国成立初期
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引量:1
2007年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张扬高斐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的四个转变被引量:1
2009年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形势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原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具体而言,可以从教学环节入手,通过四个转变,实现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
高斐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育形势教学理念
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方法论研究
2006年
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走什么路的问题,解决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并提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条件。而这些理论成果的取得,是与邓小平运用了正确的方法论分不开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矛盾分析方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普遍联系的观点等,这些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葛照金高斐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
倡导荣辱观的思想伦理教育的方法论价值
2006年
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改变了传统的思想伦理教育模式,实现了思想伦理教育方法的创新。其思想伦理教育的方法论价值主要体现在:在内容上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途径上实现了主导意识教育与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形式上实现了倡导性教育与是非观教育的有机结合,在方式上实现了正面引导与负面鞭挞的有机结合,在手段上实现了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
王桂兰高斐
关键词:荣辱观方法论
关于加强民主党派参政能力的思考
2006年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当前正面临着如何加强执政能力的重大课题。与此相联系,民主党派也面临着如何加强参政能力的问题,因为民主党派是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合作共事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加强民主党派的参政能力是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
高斐
关键词:民主党派政治共产党参政能力参政党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境塑造
2015年
情境塑造是使青少年在预先设定的情境中通过切身感受和自我体验而提升思想境界,塑造政治人格的教育方法。情境塑造具有直观性、渗透性、日常性,通过生动的故事情境、优美的音乐情境、丰富的纪念活动情境、有趣的网络游戏情境等,充分发挥和调动青少年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情境塑造中要着力于情理交融、设置和利用情境并提高青少年的参与性。
高斐
关键词: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