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旭

作品数:11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延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切除
  • 4篇尿道
  • 4篇切除术
  • 4篇肿瘤
  • 3篇增生
  • 3篇手术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增生
  • 2篇增生症
  • 2篇肾癌
  • 2篇术后
  • 2篇坦索罗辛
  • 2篇前列腺增生症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良性前列腺增...
  • 2篇后腹腔
  • 2篇后腹腔镜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膀胱

机构

  • 11篇延安市人民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作者

  • 11篇高旭
  • 8篇张建勋
  • 7篇刘安
  • 4篇刘磊
  • 3篇郭亚雄
  • 3篇王涛
  • 2篇何海宝
  • 2篇刘龙强
  • 2篇王刚
  • 1篇宫大鑫
  • 1篇郭吉军
  • 1篇郭彩霞
  • 1篇武国军
  • 1篇贺文彦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河南职工医学...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睾患儿手术后睾丸容积近期变化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隐睾患儿手术后睾丸容积近期变化情况。方法:对102例术后隐睾患儿进行为期24周的随访,观察不同年龄段及不同隐睾类型患儿术前、术后12周及24周的睾丸容积变化。结果:隐睾术后12周,患儿睾丸容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周,≤2岁、2~5岁患儿睾丸容积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均P<0.05);≥6岁患儿睾丸容积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侧隐睾患儿中,术后24周,≤2岁、2~5岁、≥6岁患儿睾丸容积均较术前明显增大(均P<0.05);在双侧隐睾患儿中,术后24周,≤2岁患儿睾丸容积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2~5岁、≥6岁患儿睾丸容积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隐睾患儿行手术治疗均有明显疗效,但越早手术(6个月龄后至2岁)术后睾丸生长发育越好。
高旭刘磊贺文彦刘龙强
关键词:隐睾睾丸容积手术治疗近期随访
微创术式与综合药物保守治疗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症状及控尿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探讨微创术式与综合药物保守治疗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症状及控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延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60例老年BPH患者为研究对象,向患者讲解微创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方案,在参考患者个人意愿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68)与对照组(n=92)。研究组采用微创术即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对照组采用坦索罗辛联合度他雄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控尿能力、前列腺症状以及性功能,评估生活质量,统计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残余尿量、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勃起功能评分(IIEF-5)分别为(10. 25±1. 83) ml、(7. 82±1. 48)分、(11. 04±2. 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 06±2. 74) ml、(9. 75±1. 71)分、(14. 16±2. 69)分(P <0. 05);研究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生活质量(BPHQOLS)总分分别为(22. 19±4. 04) ml/s、(269. 11±48. 5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6. 40±2. 97) ml/s、(252. 36±45. 67)分(P <0. 05)。结论:微创手术与综合药物保守治疗均为老年BPH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TURP在症状缓解与控尿功能改善上优于综合药物保守治疗,但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对患者勃起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王涛王刚张建勋刘安高旭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老年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坦索罗辛度他雄胺
蚕茸柱天胶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观察蚕茸柱天胶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勃起功能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性交前30 min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初始剂量为50 mg/次,1次/d,每周至少1次但不超过4次,剂量25~100 mg。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蚕茸柱天胶囊,2粒/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阴茎勃起硬度、国际勃起功能-5(IIEF-5)和勃起质量量表(QEQ)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0.00%、9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阴茎勃起硬度Ⅰ级和Ⅱ级患者人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且阴茎勃起硬度Ⅲ级和Ⅳ级患者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IEF-5和QE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IIEF-5和QEQ评分比对照组升高的更明显(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蚕茸柱天胶囊联合西地那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具有疗效好、副作用低,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刘磊刘龙强张建勋高旭刘安
关键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勃起功能障碍
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8
2017年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局限性肾癌患者80例,分为LRN组39例和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41例(ORN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ORN组相比,LRN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白细胞、C-反应蛋白、肌酐和尿素氮均明显降低(P<0.05);LRN组的切口感染、术后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气胸、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2.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27%(P<0.05);随访3~30个月,LRN组有1例术后5个月出现双肺转移,经口服索拉非尼后,现在病情已平稳;ORN组有1例术后4个月出现双肺转移,2例术后1年出现肿瘤全身转移。结论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高旭刘安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开放手术局限性肾癌
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排石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探究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后排石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2月行ESWL治疗的25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128例。常规组术后予以呋塞米治疗,联合组术后给予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治疗。记录两组各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及排石成功者的排石时间,观察两组的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差异。结果联合组上段及下段输尿管排石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 <0. 05)。联合组各段输尿管排石成功者的排石时间、肾绞痛和膀胱刺激征发生率以及镇痛药使用率均低于常规组(P <0. 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 <0. 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盐酸坦索罗辛联合呋塞米对输尿管结石患者ESWL术后的排石效果显著,不仅能增加排石成功率、减少排石时间,还能缓解疼痛程度、提升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王涛郭吉军刘安张建勋高旭
关键词:碎石术盐酸坦索罗辛呋塞米
不同直径肾上腺肿瘤应用后腹腔镜技术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对比
2014年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手术切除不同直径肾上腺肿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61例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直径分为A组和B组,A组肿瘤直径〉6em(24例),B组肿瘤直径在3—6em(37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均较顺利完成,A组和B组手术时间[(138±66)min比(106±45)min]、出血量[(324±168)ml比(165±50)m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和输血率A组略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6.7±1.2)d比(5.4±0.6)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A组随访(22±10)个月,19例B超未见局部复发,失访3例,2例发现肾积水或胰腺囊肿;B组随访(24±11)个月,32例B超未见局部复发,失访4例,1例肾功能不全。A组术后病理以髓样脂肪瘤、嗜铬细胞瘤和神经节细胞瘤为主;B组病理以皮脂腺瘤、嗜铬细胞瘤和髓样脂肪瘤为主。结论后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治疗肾上腺肿瘤效果良好,对于有一定经验的术者,可以安全地经后腹腔途径切除肿瘤直径在6cm以上的复杂肾上腺肿瘤。
高旭武国军张建勋郭彩霞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腹腔镜检查外科手术
经尿道二次电切术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二次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机械抽样方法分成两组,每组60例,试验组于首次经尿道电切术后4周行经尿道二次电切术,外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首次经尿道电切术后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两组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复检,随访6~34(18.6±6.5)个月,对比其术后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在随访期内,试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1.7%(13160)比6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复发患者中,以高级别肿瘤(Gz、G,级)的复发为主,试验组高级别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2%(11/42)比70.0%(3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1)。结论经尿道二次电切术可以降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尤其是高级别肿瘤)的术后复发率,可以更准确地进行肿瘤分期和发现残存肿瘤,在临床治疗上是有应用价值的。
刘安郭亚雄高旭何海宝王刚张建勋
关键词:膀胱肿瘤复发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QOL和PVR下降幅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生活质量评分(QOL)和残余尿量(PVR)下降幅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68例,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QOL和PVR变化,并计算两者的下降幅度,分析所有患者术中、术后和术后晚期并发症情况。并对比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患者的临床相关情况,最后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QOL和PVR下降幅度与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术后所有患者QOL评分与PVR明显低于手术前(P<0.05);16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其中尿失禁7例,尿潴留2例,勃起功能障碍4例,逆行射精3例,尿道狭窄3例;并发症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和合并糖尿病人数明显高于非并发症组,QOL下降幅度和PVR下降幅度明显低于非并发症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年龄、前列腺体积、合并高血压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导尿管留置时间、合并糖尿病与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QOL下降幅度、PVR下降幅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后患者QOL和PVR下降,而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仅为12.50%,在可接受范围内,这也证明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通过对并发症患者的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和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是并发症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而且出现并发症后患者的残余尿量下降幅度降低,进而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
朱元宏高旭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残余尿量生活质量并发症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切除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103例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有5 a以上经验的经尿道手术医师采用双极等离子体切割系统进行标准前列腺切除术(PK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3例高危BPH患者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进行标准切除术,并对手术前后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3例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46 min,手术前后IPSS、QOL、Qmax、RUV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充分术前准备,由具有5 a以上经验经尿道手术医师采用双极等离子体切割系统进行标准切除术(PK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可行的,基本可以切除干净增生组织,可推广应用于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患者。
张建勋刘安高旭郭亚雄刘磊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高危
推剥技术在经尿道膀胱浅表肿瘤切除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推剥技术在经尿道膀胱浅表肿瘤切除术中预防闭孔神经反射的作用。方法:对82例膀胱侧后壁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经尿道推剥技术治疗。结果:82例均成功经尿道手术切除膀胱肿瘤。发生轻度闭孔神经反射32例,均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推剥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经尿道膀胱浅表肿瘤切除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并发症的方法。
张建勋刘安高旭郭亚雄刘磊
关键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闭孔神经反射膀胱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