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明

作品数:105 被引量:454H指数:13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5篇胰腺炎
  • 34篇胰腺
  • 34篇腺炎
  • 27篇急性胰腺炎
  • 18篇细胞
  • 16篇重症
  • 11篇蛋白
  • 10篇创伤
  • 9篇手术
  • 9篇重症急性
  • 9篇外伤
  • 8篇重症急性胰腺
  • 8篇重症急性胰腺...
  • 8篇外伤性
  • 8篇小肠
  • 8篇病情
  • 7篇多发伤
  • 7篇诊治
  • 7篇肠破裂
  • 6篇血清

机构

  • 9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0篇安徽医科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省寿县中...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105篇高明
  • 62篇项和平
  • 52篇李贺
  • 24篇张长乐
  • 20篇尹纯林
  • 19篇葛魏巍
  • 18篇王伟
  • 16篇姜大同
  • 13篇程俊
  • 11篇付锐
  • 10篇王召华
  • 8篇汪海平
  • 5篇邓跃华
  • 5篇洪磊
  • 4篇刘弋
  • 4篇耿小平
  • 4篇程晓虎
  • 4篇叶广坡
  • 3篇尹梅
  • 3篇曹云霞

传媒

  • 12篇中华医学会急...
  • 9篇中华医学会急...
  • 8篇中华急诊医学...
  • 5篇安徽医学
  • 4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当代医学
  • 3篇肝胆外科杂志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药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医学信息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2篇中国医学人文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年份

  • 2篇2024
  • 7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10篇2015
  • 15篇2014
  • 15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78例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腹股沟嵌顿疝的诊治方法,减少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对本院收治的78例腹股沟嵌顿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8名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其中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者7例,传统疝修补术...
程晓虎项和平李贺高明张长乐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
程俊项和平李贺高明张长乐
小肠扭转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探讨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总结成人小肠扭转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经验。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4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42例小肠扭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2例小肠扭转患者中原发性小肠扭转6例,继发性小肠扭转36例,术后腹腔粘连为主要继发原因,有24例(57.2%)。临床表现:早期持续剧烈腹痛42例,频繁呕吐35例,肠型或腹部包块28例。42例小肠扭转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6例术前CT确诊。术中见肠坏死25例。治愈38例,死亡4例。结论小肠扭转以继发性为主,术后腹腔粘连是小肠扭转的主要原因;早期小肠扭转具有腹痛剧烈、呕吐早、症状体征不符等特点;早期诊断以临床特征为主,CT检查具有辅助诊断价值;该病起病急,进展快,宜早期手术介入。
程俊项和平李贺高明
关键词:小肠扭转发病机制
原发性肝细胞癌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我国主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及发展是多阶段的,虽然它的病因和明晰的发病机制尚待研究,但目前已明确其发病是多基因变异及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大量研究表明,多种基因和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原发性肝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研究其相关分子机制对其早期的诊断、治疗以及总体的诊疗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明综述项和平审校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分子机制
胃癌患者检测细胞质胸苷激酶的临床意义
目的 通过检测手术前胃癌患者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的含量,分析血清TK1对胃癌患者的诊断意义,并检测手术后胃癌患者血清TK1含量,探讨其对胃癌患者疗效监测、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 利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60...
程晓虎项和平高明姜大同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治疗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特点,以期提高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98例肝门部高位胆管癌的临床资料。诊断主要依靠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最终病理确诊。结果按Bismuth-corlitte分型,Ⅰ型8例,Ⅱ型19例,Ⅲa型17例,Ⅲb型14例,Ⅳ型40例。根治切除49例,姑息手术12例,内引流16例,PTCD 5例。根治性切除组平均中位生存期28.6个月,其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65.3%,37.5%和3.9%。姑息手术组平均中位生存期17.6个月,其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7%,26.8%,8.9%和0%。内引流组平均中位生存期4.5个月,其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21%,13%,0%和0%。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典型临床表现出现晚,早期诊断必须依靠辅助检查,根治性手术仍是提高疗效和改善预后的惟一有效手段。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多元化,且应个体化。
高明项和平耿小平张长乐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预后
血清I-FABP、HBP、IL-1β动态监测在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肝素结合蛋白(HB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动态监测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早期预测及病情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诊治的65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ACS将其分为无ACS组(48例)、ACS组(17例),动态监测两组患者血清I-FABP、HBP、IL-1β水平,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评判各观察指标对SAP患者并发ACS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效能及早期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病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CS组CRP水平、WBC水平、入院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以及腹内压(IAP)最大值均高于无ACS组(均P<0.05);ACS组第1、4、7天I-FABP[(97.41±15.02)ng/ml vs(37.28±18.34)ng/ml、(103.32±18.40)ng/ml vs(56.96±19.12)ng/ml、(85.69±22.94)μg/L vs(36.88±10.49)ng/ml]、HBP[(92.19±14.59)ng/ml vs(24.56±10.96)ng/ml、(106.11±15.03)ng/ml vs(37.17±13.83)ng/ml、(128.11±16.43)ng/ml vs(68.94±15.91)ng/ml]、IL-1β水平[(15.78±1.44)pg/ml vs(11.26±1.34)pg/ml、(19.34±1.87)pg/ml vs(13.51±2.84)pg/ml、(20.95±1.96)pg/ml vs(16.03±1.04)pg/ml]均持续显著高于无ACS组(均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I-FABP、HBP、IL-1β三项指标与IAP最大值(r=0.745,0.793,0.770)和入院时APACHEⅡ评分(r=0.510,0.489,0.445)均呈正相关(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I-FABP、HBP、IL-1β水平单独早期预测ACS的曲线下面积(AUC)(0.846,0.873,0.902)均高于CRP(0.681)、WBC(0.765)、入院时APACHEⅡ评分(0.795),三项指标联合进行平行试验的灵敏度为0.997、联合进行系列试验的特异度为0.994。结论血清I-FABP、HBP、IL-1β水平动态监测在评估SAP患者并发ACS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此外,三项指标检测对SAP患者并发ACS亦具有较高的早期预测价值,其中三�
王琪高明尹纯林孙远松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白细胞介素1Β
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在闭合性小肠破裂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动态监测闭合性小肠破裂患者血清肾上腺髓质素前体(pro-adrenomedullin,pro-ADM)水平,探讨此类患者术前血清pro-ADM水平与术后继发腹腔感染之间的关系;以及术后血清pro-ADM水平对其术后腹腔感染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外科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5例闭合性小肠破裂患者;并依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腹腔感染,分感染组及无感染组;感染组依据其感染严重程度分为SIRS,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四组。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及患者术后第1、3、5天检测血清prowADM、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患者入院时各组指标之间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并通过对各指标预测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进行ROC曲线阈值分析,比较各指标对此类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预测价值。并对术后血清pro-ADM水平及APACHEⅡ评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两者对患者术后腹腔感染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入院时及术后感染组血清pro-ADM(P=0.03,P〈0.01)、IL-6(P=0.02,P〈0.01)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P〈0.01)显著高于无感染组(P〈0.05);感染组术后血清pro-ADM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随感染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r=0.924),且各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IL-6及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闭合性小肠破裂患者术前血清pro-ADM水平对预测患者术后继发腹腔感染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患者术后血清pro-ADM水平对患者术后腹腔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评估作用。
相亚伟项和平高明李贺王伟
关键词:闭合性小肠破裂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
胸腔积液联合血清MCP-1、sTREM-1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75例AP患者资料,根据病情的轻重将其分为轻症组(31例)和非轻症组(44例),比较两组入院时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差异,并分析两组血清MCP-1、sTREM-1水平与健康人的差异以及动态变化。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判各观察指标对AP严重程度的早期评估效能。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原因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非轻症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APACHEII评分、胸腔积液发生率明显高于轻症组,且住院时间明显长于轻症组(均P<0.05);血清MCP-1及sTREM-1水平在轻症组与非轻症组均明显高于健康人,但两者在非轻症组均持续高于非轻症组(均P<0.05)。采用CRP(≥98.55mg/L)、APACHEII评分(≥8)、胸腔积液、MCP-1(≥27.84pg/mL)、sTREM-1(≥0.39ng/mL)为指标,分析各自或联合对AP严重程度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胸腔积液联合血清MCP-1、sTREM-1的评估价值最高(AUC为0.884,灵敏度93.2%,特异度91.3%)。结论:胸腔积液联合血清MCP-1、sTREM-1检测在AP严重程度早期评估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宋磊高明
关键词:胰腺炎胸腔积液趋化因子CCL2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外伤性脾破裂的外科诊治进展被引量:17
2017年
外伤性脾破裂易导致失血性休克,病情危急,需要早期诊治。腹部B超和CT检查是明确诊断脾破裂的主要依据,并能提示脾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外科手术是救治外伤性脾破裂的方法之一,关键在于快速全面的诊断伤情,把握手术指征,正确安排救治的先后次序,采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实施个体化治疗。全脾切除术是各种脾破裂治疗方法的基本保证,但术后并发症较多,人体免疫功能受损;各类保脾手术和全脾切除+自体脾片组织移植术,能够保留全部或部分脾脏,从而保留脾功能;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的诊断与治疗脾破裂的方法,符合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叶广坡项和平李贺高明
关键词:脾破裂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