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顺元

作品数:23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生态
  • 6篇文化
  • 5篇社会
  • 4篇藏族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3篇文化圈
  • 2篇冬虫夏草
  • 2篇畜牧
  • 2篇畜牧业
  • 2篇移民
  • 2篇社会进步
  • 2篇生态移民
  • 2篇寺院
  • 2篇盆地
  • 2篇文化变迁
  • 2篇牧业
  • 2篇佛教
  • 2篇藏传
  • 2篇藏传佛教

机构

  • 21篇青海省社会科...
  • 6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共青海省委...

作者

  • 23篇鲁顺元
  • 2篇张生寅
  • 1篇张立群
  • 1篇赵宗福
  • 1篇陈玮
  • 1篇孙发平
  • 1篇肖莉
  • 1篇拉毛措
  • 1篇杜青华
  • 1篇才项多杰
  • 1篇谢热
  • 1篇鄂崇荣
  • 1篇王昱
  • 1篇陈玮

传媒

  • 13篇青海社会科学
  • 3篇攀登(哲学社...
  • 1篇青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国藏学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在即将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重大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勇前进。青海作为欠发达的边远多民族省份,准确认知其在实现"中国梦"中的重要价值,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摆正位置进而激励全省上下奋发有为、实现"两新"目标、推进"三区"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政治稳定功能、生态保护屏障、社会建设典型、资源支撑作用、文化发展活力等重要方面,全面梳理了青海在实现"中国梦"中已经存在并将可能继续衍生的价值,并从青海各族人民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共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提出了在发展中求稳定、在保护中寻跨越、在创新中谋突破、在多样中立主导、在核心中增活力等使各种正能量竞向迸发的思路。
赵宗福鲁顺元鄂崇荣张生寅
高寒欠发达民族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果洛州达日县的社会调查
中国高寒欠发达地区发展草地畜牧业,不仅是一种自然选择,而且其适宜性和发展优势日益凸显,有着其他产业不可比拟的潜力。但在新的条件下,其面临着冬虫夏草经济的冲击、政策环境的影响和"禁宰(售)"风波的压制。这些问题十分突出,严...
鲁顺元
关键词:草地畜牧业冬虫夏草炫耀性消费
玉树灾后重建与藏族传统文化保护被引量:4
2010年
青海玉树州经济贫困,但资源富足,特别是其藏族传统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十足的魅力。地震灾害给玉树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灾后重建则要十分关注物质文化重建及藏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这种重建要在解决面临的现实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把传统文化保护置于宏观的经济发展中予以考虑,要重新考量旅游业和畜牧业在地区发展、生态平衡、文化保护这些目标中应有的位置,在灾后重建中特别突出二者的发展。
陈玮鲁顺元
关键词:灾后重建藏族文化保护
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创新与《道德经》思想启迪
2013年
如何加强和创新藏传佛教寺院管理,是关系当下藏传佛教主要信教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应当在正视藏传佛教作为信仰民族、特别是藏族文化核心元素及藏传佛教独特价值、特殊功用,准确判断和把握藏传佛教发展态势和寺院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阐释并科学借鉴蕴含在《道德经》的管理思想,借此实现藏传佛教寺院管理创新。
李红英鲁顺元
关键词:《道德经》
用中华民族意识凝聚青海各民族问题调研报告被引量:2
2005年
青海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过长期的交流、相互融合,形成了各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这是用中华民族意识凝聚青海各民族的历史与现实条件。但在现阶段仍存在着阻碍青海各民族中华民族意识生长的因素,据此,提出青海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对策建议。
拉毛措鲁顺元肖莉
关键词:凝聚力
关于柴达木盆地自然生态变迁的人文考察被引量:2
2007年
柴达木盆地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这种状况不但由其禀赋所决定,更与近50多年来人类在盆地开展的大规模生产活动不无关系。该时段的大部分时间,盆地内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对立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其自然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并向恶化的方向持续变迁,已经严重威胁到该区域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因此,在统筹柴达木盆地各种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时,要更加重视其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以确保我国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
鲁顺元
关键词:生态环境柴达木盆地
从人口分布看青藏高原藏文化圈的基本形态被引量:1
2012年
文化圈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具有一定的适用性。青藏高原具有文化传播、发展进而形成文化圈的独特自然地理条件。其中藏文化圈可以从人口聚居程度这个尺度观察而得出其基本形态:以高原隆起中心为文化圈核心,向东、向南呈扇状展布;河湟洮岷—四川盆地西缘—云南中北部一线这一狭长的民族走廊地带,以及喜马拉雅南麓,属于青藏高原藏文化圈的边缘文化带;二者之间,在向东、向东南、向南的不同区域,存在基本可联结起来的不同级文化圈层。
鲁顺元
关键词:人口分布青藏高原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0
2009年
本文围绕社会群体社会适应这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命题,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厘析了三江源区生态移民群体中所凸现的不适应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鲁顺元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会适应
文化圈边缘藏传佛教寺院经济的兴与衰
2012年
塔尔寺和广惠寺分踞黄河支流湟水南北,其所处地域为青藏高原藏文化圈边缘文化带。二者先后建于明、清两朝,宗教地位略别,历史上的寺院经济发展各有侧重和优势。但在青海解放后、特别是宗教改革以来,二寺寺院经济走上迥异的发展道路,从中折射出藏传佛教在不同人文地理环境下相异的发展轨迹和历史命运,这可归结为不同的历史和现实因素。
鲁顺元
关键词:寺院经济藏传佛教文化圈兴衰
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青海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认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青海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分析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青海的对策建议。
鲁顺元王昱
关键词:生态安全社会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