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旭炜
- 作品数:13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近海台风立体协同观测科学试验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近海台风立体协同观测科学试验”(2018 YFC1506400)针对防台减灾国家需要和缺乏台风直接探测资料这一制约我国台风学科发展和业务预报能力提升的关键瓶颈而立项,经过3年(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的研究,全面完成了项目的目标任务。采用目标观测指导外场观测—基于观测资料的诊断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观测资料验证—观测研究成果业务应用的技术路线,首次对近年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设备高空无人机及平流层飞艇等开展了台风探测适应性改造,完成近海台风“地—海—空—天”多基平台立体协同观测方案设计,组织实施了16个近海目标台风的多基平台协同的外场观测试验,基于多源直接观测资料的分析对台风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进行了改进,并应用于国家级的台风业务模式,效果显著,实现台风业务模式的路径和强度预报精度提高5%、降水预报精度提高3%~5%的预期目标。构建的台风多平台观测体系及协同观测方案,将为我国近海台风直接观测的业务建设奠定基础,并有望实现由目前的“跟跑”向“并跑”和部分“领跑”迈进。
- 赵兵科汤杰雷小途张雪芬段晚锁李泓高志球钱传海鲍旭炜骆婧瑶张帅
- 关键词:台风
- 二维多单体雷暴系统中对流单体生成和发展的新机制被引量:10
- 2010年
- 在多单体雷暴系统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系统内新对流单体的生成和发展是系统维持最为重要的因素。文中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研究了环境风场存在低层反向切变(U_z<0)情况下,一种新对流单体的生成和发展机制——处于"亚最优切变态"的多单体雷暴系统的维持和发展机制。与以往处于"最优切变态"条件下新对流单体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不同,由于环境风场存在低层反向切变,此时密度流产生的水平涡度要大于环境风切变产生的水平涡度,密度流向外扩展较快,使两者处于"亚最优切变态",此时多单体雷暴系统中的新对流单体不再是从密度流前沿的阵风锋前上升气流分离出,而是由发展旺盛的主体对流体在其前部中低层激发的垂直上升运动引起。新生成的对流单体因其前部低层湿空气的流入得到快速发展,而其西侧原有的主体对流体因湿空气的流入被切断而开始减弱、消亡并最终被新对流单体所替代。这种新机制的出现与低层环境风反向切变的强度及地表风速有关。在一定的低层反向风切变条件下,这种新机制可与"最优切变态"机制交替作用:当密度流较强时,多单体雷暴系统中新对流单体的生成主要是以"亚最优切变态"机制为主,且新生成的对流单体强度也较弱;当密度流较弱时,多单体雷暴系统中新对流单体的生成主要以"最优切变态"机制为主,此时阵风锋前上升气流得到快速发展,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新对流单体从阵风锋前上升气流中分离出。
- 鲍旭炜谈哲敏
- 关键词:飑线
- 强风条件下地面激光雨滴谱仪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强风条件下地面激光雨滴谱仪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中根据当前采样时的水平风速风向修正雨滴粒子的直径和下落末速度,经修正的雨滴粒子直径和下落末速度,得到优化的雨滴谱分布。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强风条件下的雨滴谱...
- 林立旻鲍旭炜
- 文献传递
- 火箭弹下投探测台风气象参数新技术及初步试验被引量:11
- 2017年
- 与飞机探测台风的技术路线不同,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历时3年完成了一种基于火箭弹的台风下投探测新技术的设计和研制.2015年10月3日23时00分(北京时),首枚台风探测试验火箭弹在海南省万宁市试射成功,6 min内即将携带的多枚下投式探空仪"精准"送入200 km之外的强台风"彩虹"内核区域.与车载GPS探空等资料的初步比对分析表明,实时传回的火箭弹下投探测资料质量可靠.试验的成功,为快速而精准地获取台风内部(不同区域、同时刻)精细结构特征提供了有效的直接观测手段,也为实现基于预报的台风目标敏感性观测提供了新途径.
- 雷小途雷明赵兵科王江汤杰高辉文曾智华李国兰罗建平吴敏余晖叶雷方平治杨道安张帅邹勇波周鄂炯林立旻陈平钟业诚石保平何海龙李运生杨晓晖赵涛鲍旭炜刘卓陈国民邬华明吴丹黄飞王建军罗珊伊蕾
- 关键词:台风火箭弹
- 基于台风气候降水率的降水类型分类方法及其分类系统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台风气候降水率的降水类型分类方法,包括:针对检测一时刻下降水类型,获取该时刻及其前后时间区间内降水率的多个连续样本R<Sub>i‑n</Sub>~R<Sub>i+n</Sub>;根据台风雨带降水类型、...
- 鲍旭炜吴立广林立旻
- 文献传递
- “菲特”(1323)台风降水的极端性分析被引量:24
- 2017年
- 基于1981—2013年间的热带气旋降水资料,使用百分比法研究了台风"菲特"所带来降水的极端特性,并进行了降水重现期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台风"菲特"期间的日降水量、小时雨强、过程降水量超过"单站热带气旋极端降水阈值"和"中国热带气旋极端降水阈值"的站点几乎覆盖了整个上海以及浙江北部地区,并且日降水量和过程降水量达百年一遇标准的也占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有的站点创历史极值,此次过程在这些地区是很罕见的。相比较而言,"菲特"影响期间,极端日降水和极端过程降水的分布范围以及极端性都大于小时雨强,极端过程降水较极端日降水分布范围小,但极端性更强。
- 王晓余晖鲍旭炜白莉娜
- 关键词:热带气旋极端降水重现期
-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4
- 2017年
-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对天气过程发展的物理描述主要通过物理过程参数化实现,因此,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的发展一直是国际研究热点,也是数值模式改进的难点。在阐述对流、云微物理和边界层等主要物理参数化方案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在高分辨率模式网格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改进将是未来数值模式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高性能计算能力的迅速发展,目前业务模式网格距已逐渐精细到小于10 km,但模式所使用的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大多并未针对高分辨率网格设计,其理论假设的适用性值得商榷。根据目前国际研究趋势,探讨了今后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研究改进的重点方向。
- 马雷鸣鲍旭炜
- 关键词:对流参数化边界层参数化
- 第9届中韩热带气旋联合研讨会简介
- 2016年
- 根据中国气象局与韩国气象厅(KMA)的双边合作计划,2016年5月15—20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台风和海洋气象预报中心、上海海洋气象台组团赴韩国参加了中-韩双边台风学术交流活动。
- 余晖李泓鲍旭炜郑运霞黄奕武杨棋
- 关键词:热带气旋海洋气象预报气象厅
- 基于全球集合预报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预报的评估和改进被引量:4
- 2020年
-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在2018年7~8月间的预报,特别是在上海登陆的温比亚(2018)、安比(2018)和云雀(2018),给数值模式和预报均带来巨大的挑战.文章基于ECMWF和NCEP的集合预报对这些热带气旋的预报技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CMWF的集合预报对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预报技巧高于NCEP的集合预报.对于在上海登陆的三个台风,ECMWF的集合预报对温比亚(2018)和安比(2018)的强度预报技巧优于NCEP的集合预报,但两者对云雀(2018)在峰值附近的强度预报技巧都较低.为了提高集合预报对热带气旋的预报技巧,文章提出了一种集合预报成员的适应性权重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集合成员的预报场和分析场相对于观测的距离,适应性地估计集合成员在集合平均中的权重.当适应性权重方法应用于ECMWF和NCEP的集合预报时,二者的集合预报对热带气旋路径和强度的预报技巧都得到了改进,并且ECMWF集合预报的改进要优于NCEP集合预报.
- 雷荔傈葛杨金晞谈哲敏鲍旭炜
- 关键词:热带气旋
- 强风条件下地面激光雨滴谱仪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强风条件下地面激光雨滴谱仪的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中根据当前采样时的水平风速风向修正雨滴粒子的直径和下落末速度,经修正的雨滴粒子直径和下落末速度,得到优化的雨滴谱分布。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强风条件下的雨滴谱...
- 林立旻鲍旭炜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