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亮
- 作品数:6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显微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讨论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微创治疗方法,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2005年收治的46例上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经验。结果46例中全切除36例,次全切除10例。4例病人术后—侧偏瘫,—例下肢瘫,随访1—8年,5例复发行第2次手术。结论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效果取决于肿瘤生长部位、侵犯矢状窦的范围。了解矢状窦是否通畅、保护中央静脉及其它引流静脉,显微手术分块切除肿瘤及受侵犯的颅骨、脑膜、静脉窦壁,是根治肿瘤,防止肿瘤复发的重要因素。
- 莫业和王子珍蔡雄黄秋虎孙邦勇陈政刚马春阳叶富跃黄亮
- 关键词:矢状窦脑膜瘤显微手术
- 老年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右半结肠癌合并肠梗阻外科治疗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08年收治的148例年龄≥60岁的老年右半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
- 余壮明陈兴超李合黄亮
- 关键词:结肠癌肠梗阻老年预后
- 文献传递
- 免辅助切口自制套管器在腹腔镜辅助降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免辅助切口自制套管器在腹腔镜辅助降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免辅助切口腹腔镜降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的6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所有患者在免辅助切口全腹腔镜降结肠癌手术后,标本均经过自制套管器经肛门取出,对手术情况、并发症及术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患者;手术时间299~326 min,平均手术时间(306.4±8.5)min;术中出血量46~85 ml,平均手术出血量(63.0±15.3)ml;清扫淋巴结12~15枚,平均(14±1.0)枚;切除标本大小2.8cm×2.2 cm×1.3 cm^3.2 cm×2.6 cm×1.8 cm;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7~28 h,平均(23.8±4.0)h;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4 d,平均(3.1±0.6)d;术后第4~5天患者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漏、腹腔感染、肠道狭窄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患者排便功能正常,未出现复发、转移及死亡患者。结论免辅助切口自制套管器在腹腔镜辅助降结肠癌根治术中具有实用的临床价值,手术安全、效果可靠。
- 黄亮余壮明李军李昌伟
- 关键词:结肠肿瘤结肠切除术
- 腹部无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经肛门取出标本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腹部无辅助切口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经肛门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患者采用经肛门自然腔道取出标本的无腹部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无切口组)、67例采用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治疗(常规组),数据分析采用SAS10.0软件处理,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评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比较采用χ2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切口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术后12、24、48 h,无切口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和手术并发症,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的无切口腹腔镜低位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
- 黄亮余壮明李军李昌伟
- 关键词:直肠肿瘤肛管无切口
- 上调miRNA-34a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上调miRNA-34a表达对人结肠癌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人工合成的miRNA-34a模拟物与阴性对照序列转染人结肠癌HT-29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的凋亡;q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的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转染阴性序列的HT-29细胞比较,转染miRNA-34a模拟物的HT-29细胞48 h后增殖能力明显降低;72 h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miRNA-34a靶基因SIRT1的m RNA与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iRNA-34a可能通过调节其靶基因SIRT1的表达影响结肠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上调miRNA-34a的表达能抑制结肠癌细胞的生长。
- 李军许荣华周晓华黄亮
- 关键词:结肠肿瘤微RNAS细胞增殖
- 自固定聚丙烯/聚乳酸复合补片改善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后的慢性疼痛被引量:32
- 2018年
- 背景:目前已有多项关于自固定补片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研究发表,但是否自固定补片优于普通缝合补片仍存在争议。目的:对比自固定聚丙烯/聚乳酸复合补片及普通聚丙烯补片修复后,腹股沟疝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差异。方法:将90例男性初发单侧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治疗,其中自固定补片组(n=45)采用自固定聚丙烯/聚乳酸复合补片,对照组(n=45)采用传统聚丙烯补片,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后1 d、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及慢性疼痛情况;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1)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自固定补片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1 d的疼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自固定补片组治疗后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疼痛轻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随访6个月,除了对照组有5例患者自述有术区补片异物感之外,两组患者中均无尿潴留、皮下血肿、伤口感染及复发等情况出现;(4)结果表明,与传统聚丙烯补片相比,采用自固定聚丙烯/聚乳酸复合补片对单侧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因其无需缝合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另外其自身的结构特点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慢性疼痛及不适感。
- 黄亮余壮明李军李昌伟
- 关键词:聚丙烯类腹股沟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