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作
- 作品数:25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 从他人到“他者”——拉康与他人问题
- 在有关他人的问题上,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哲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在批判“我思”哲学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分析独特的经验,并运用结构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既别于现象学,...
- 黄作
- 文献传递
- 思之受动性及其局限--从笛卡尔的“Videre Videor”谈起
- 2023年
- 法国现象学家米歇尔·亨利创造性地解读了笛卡尔在第二沉思中谜一般的表述--“videre videor”(“在我看来我看到”),用“自身感受”理论突出了感知的根本维度;马礼荣则通过吾身(合一或肉)现象学进一步彰显了这一原初感知的价值,由此,他们都主张把“我思”的确定性还原到这种感受性。通过分析《指导精神的规则》《第一哲学沉思集》《哲学原理》和《灵魂的感受》中的相关文本,梳理笛卡尔“思维活动”(cogitatio)概念的由来和发展,可发现笛卡尔在感受性问题上确实推进得非常彻底,即他主张所有思维活动都可以是受动的。但是,单独的感受性或受动性一面有其局限,无法决定“我思”的明见性和确定性;相反,带有亚里士多德主义色彩的行动理智和受动理智相结合的理论框架,会更适合解读“我思”之确定性。
- 黄作
- 关键词:思维活动受动性
- 论马里翁对笛卡尔“吾身”概念的阐发——从《第六沉思》中的一条暗线谈起被引量:2
- 2017年
- 马里翁先生在其近作《论笛卡尔的受动性思想》中认为笛卡尔的"吾身"概念是《第六沉思》的一条暗线,有助于最终赢回一开始受到怀疑的外部世界,不过,当他把"吾身"等同于"肉"这一当代现象学的新宠时,又不可避免地引起了一些争议。我们发现,《第六沉思》中的一个文本恰恰可以把"吾身"视为"肉"的前提,从而进一步支持马里翁先生的上述观点。
- 黄作
- 列维-斯特劳斯与拉康在象征问题上的不同路径——从《马塞尔·莫斯的著作导言》说起
- 2019年
- 1950年,列维-斯特劳斯应古尔维奇之邀为莫斯的《社会学与人类学》一书撰写了《马塞尔·莫斯著作导言》;在该文中,列维-斯特劳斯借助于莫斯的地位与威望,在赞誉莫斯成就的同时,通过提出象征之核试图全面推行其纯粹象征系统理论。拉康受惠于列维-斯特劳斯在象征之核(漂浮的能指)问题上的理论创新,但并不赞同后者抛弃圣神之物后所推行的纯粹象征系统理论,相反试图用普遍性的象征界(总是拉康的"三界"之中的象征界)理论来解释内含复合结构的社会象征系统。
- 黄作
- 关键词:象征界
- 马里翁通过“给予性”概念超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 2023年
- 当今欧洲大陆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法兰西科学院院士马里翁作为第三代现象学家的领头羊,以“给予性现象学”闻名于世,可是“给予性”(Gegebenheit/donation)概念并非马里翁所创,相反,它具有深厚的现象学理论渊源。在马里翁看来,胡塞尔把“给予性”视为可以超越任何二元对立的终极规范,从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但同时他受限于对象性范式,从而在“给予性”门口停滞不前;海德格尔从代表“给予性”维度的“它给出”出发,超越传统主体与对象关系的惯常模式,但他最终走向了“本有”,从而偏离了现象学道路。马里翁始终坚持“给予性”的原初性维度,把之上升为现象性的终极规范,从而后者得以超越对象性和存在者性,而马里翁本人也由此超越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
- 黄作曾子忠
- 普遍怀疑还是一种策略?——第一、第二沉思中笛卡尔式怀疑浅析
- 2010年
- 《沉思集》第七答辩(法文第二版)中笛卡尔有这么一段回话:“在第一沉思的结尾处我说过,强有力的和经过深思熟虑的众理性能够迫使我们去怀疑我们还没有足够清楚地领会到的所有东西,因为,我在这里只谈论我经常自身称之为双曲线的和形而上学的、这种一般的和普遍的怀疑………”这是他明确使用术语来称呼其怀疑的为数不多的地方之一。
- 黄作
- 关键词:笛卡尔怀疑形而上学领会
- 笛卡尔是一个二元论者吗?被引量:5
- 2018年
- 在西方哲学史之中,以现代哲学鼻祖闻名于世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一直被认为是心物(精神与物体)二元论经典形式即实体二元论的始作俑者,然而,通过当代法国笛卡尔思想研究大家古耶和马礼荣等人的文本解读,我们发现,所谓的"笛卡尔式的二元论",乃笛卡尔的反对者和继承者为了反对笛卡尔合一理论所使用的概念,其实是一个历史性的误解,而思想结构相当复杂的笛卡尔本人也绝不会是一个二元论者。
- 黄作
- 关键词:身心合一自我
- 是我还是他?——论拉康的自我理论被引量:18
- 2003年
- 从根源上说 ,自我一开始就是一个他人。借助于想像的统一性与整体性 ,主体把这一他人当作了自我。然而 ,想像的统一性并没能掩盖由他人的他性所带来的分裂性与异己性。自我总是把他人误认为自己 ,而不知自己就是一个他人这一关于自身的真相。
- 黄作
- 关键词:镜像阶段自我理论
- 《关于〈被盗窃的信〉的研讨班》VS《真理的邮递员》——德里达在能指问题上对拉康的批评辨析被引量:2
- 2017年
- 拉康在《关于〈被盗窃的信〉的研讨班》中详细阐述了其独特的能指理论,德里达从原子论、菲勒斯-逻各斯中心主义和在场形而上学出发对之进行了猛烈批评。不过,从各自不同体系的书写理论即结构性书写(能指结构)与源初性书写(延异)出发却不难发现,正是不同的理论路径造就了各自在能指问题的不同姿态,同时也说明了德里达在此对拉康的批评更像是某种类似于"越界错误"的情况。
- 黄作
- 一切真实的东西都是普遍的--马里翁(Marion)与中国学者对话录
- 2018年
- 2017年11月21日,由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当今欧洲大陆最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之一、法兰西学院院士Jean-Luc Marion(1946—,中译马里翁或马礼荣)先生与六位中国学者(大部分也是其著作的中译者)进行了一场学术对话。Marion先生是巴黎索邦第四大学荣休教授、芝加哥大学教授、巴黎天主教学院教授。早年以笛卡尔研究三部曲闻名于世,后又以现象学研究三部曲惊艳学界,推出了自己的"给予性"现象学;同时在基督教神学和美学领域内也造诣非凡。根据Marion先生学术成就的领域,我们把本次对话的内容记录相应地分为三部分。Marion先生的发言,现场由张逸靖博士口译,会后由黄作教授重听录音整理成文。现摘录如下,以飨读者。
- 贾江鸿黄作方向红朱刚徐晟王恒